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教育制度无解,家庭教育有解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30 14:20
标题: 教育制度无解,家庭教育有解
计划:许多问题,就教育制度而言是无解的。比如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问题。
应试教育由于标准过硬,对许多教师来说必须增进责任心,否则,
自己的班级成绩一团糟面子很不好看。这就像地方政府的GDP之类一样,
如果完全废除了分数,考评之类,就会出现许多混日子的东郭先生。

的确,分数会扼杀许多孩子的灵气,但是,分数同样可以保障教师的责任心,
教师会督促孩子学习,严格管理,这样能够维持好班级的秩序,能够保障
一个相对良好的读书氛围。

如果废除了高考,废除了分数,大搞所谓的素质教育,那么,由于老师素质
与责任心这个瓶颈存在,其效果可能比搞应试,搞分数更差。

同样高考也是如此,这个标准废除,那么,进大学可能就成了权力与金钱的比拼。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长时间内,教育制度是无解的。批评可以帮助认识问题,
但是,变革这个制度显然时机与条件都是不具备的。

虽然教育制度无解,但家庭教育是有解的。

家庭教育可以更加灵活,可以与应试教育形成互补。也就是说,你可以将应试教育
的弊病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孩子在学校里养成严谨的学习作风,培养起良好的
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纪律观念,学习到框架化的知识(实际上我们的学校虽然
有不少问题,但优点还是很多的。就像我在那篇受益者与受伤者的文章中写到的,
有许多学生,甚至占大多数的学生,会从这个制度中受益,即便是受伤的学生,
也是相对受伤,也是能从学校中多少获得一些有益帮助的。)

家庭教育比较容易实现个性化,或者说因材施教。比如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名列前茅,
父母需要帮助他认识到天外有天,不要养成目空一切的习惯。而成绩差的学生,
父母应帮助其找到自信。

父母与学校应该成为一种互补,或者说对冲的关系。而不应该成为共振的关系。
而我们现在恰恰看到更多的是后者。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只是一味指责。而孩子成绩好了,父母比孩子还骄傲,
这样,家庭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病,反而将其强化。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仅仅把应试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目标,而没有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当然不是说家长可以对分数满不在乎,而是说要客观面对,如果是孩子学习不够努力,
敷衍应付,则可以就这点通过批评帮助孩子改进,如果是能力问题,指责只能加重
孩子的厌学,于事无补,应该帮助孩子找到提高能力的途径。

家庭教育的优势就是个性化,或者说差异化,而学校教育的劣势就是“工业化”,每个学生好像都是
标准件,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长远的成功而言,差异化才能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就像那个
时髦的词“蓝海”,而同质化必然导致惨烈的竞争,如同“红海”。

能够帮助孩子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最成功的。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8-12-30 22:15
体制如果也由形如 市场规律 来规范——优胜劣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教育体制如此,政 治体制也如此的

也没见开明的体制就都是一锅粥的样喃?!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30 22:39
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扯淡了
作者: syneetong    时间: 2008-12-30 22:55
随着女儿年龄的长大,越发觉得教育制度的弊端,现在女儿三年级,语文要求背一堆的成语,又不会用,很快就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数学有些知识太深了,什么时间、闰年,又是要求背下来,道理不懂有什么用。
教育应该循序渐进,不断地展开知识面,首先要讲明原理,再去深入学习,不断扩展。
现在的孩子成了考试的机器。
这学期刚学作文,期末考试就要考作文。老师把题目告诉了大家,要求家长帮着改,让孩子背下来,考试时默写。这不是教孩子做假吗?就象林妙可的假唱,做假从孩子教起呀!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8-12-30 23:03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么大个国家,教育又切身关系到每个民生,教育体制不好改呢,这些我们还是理解的。

改革一般最后触及到的是意识形态,有人把“意识形态”翻译成“意底牢结”,我觉得翻译的很恰当,人最牢不可破的就是这个。

但自家孩子不能等教育体制都完善了再教,这时家庭教育就尤显重要了。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8-12-30 23:15
知易行难,家庭教育在我家现在也无解状态中...
作者: syneetong    时间: 2008-12-30 23:41
同感呀,我家的教育也无解,苦闷中
作者: 国际学校    时间: 2008-12-31 07:26
标题: 回复 #4 syneetong 的帖子
用家庭庭教育去弥补学校教育。要求家长多了点,但值得。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31 08:33
正解
我也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
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靠父母建立起来的
现在的学校老师不打击孩子的信心已经很万幸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31 08:58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30 14:20 发表
……父母与学校应该成为一种互补,或者说对冲的关系。而不应该成为共振的关系。
而我们现在恰恰看到更多的是后者。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只是一味指责。而孩子成绩好了,父母比孩子还骄傲,
这样,家庭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病,反而将其强化。 ...

说得好。完全正确。如果说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水平,家长的水平则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如果说学校教育水平不高,那么家长要反省你自己得之于学校者多少,你小时候得之于你的父母家庭者多少,你自主学习思考了多少。我的结论是:家长要和学校形成互补、对冲,必须有自己的学校所学之外的所学所思——也即这种互补、对冲绝不是无条件就可以产生的。
作者: hghua2007    时间: 2008-12-31 09:16
家长的水平则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平,虽然我的学历也不低,可是我能有多高的教育水平,汗。。,学习中,我感觉我的第二事业就是孩子的教育。我是孩子的妈妈,可能孩子的爸爸是不是没有着感觉
作者: beansky    时间: 2008-12-31 09:38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老师的素质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是两个最重要的角色.老师以教育者的角色出现,家长则是养育者的角色.而现在很多老师是只行使了教的功能,把教+养+育都压在了家长身上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31 09:51
高素质的人进入教师队伍依赖教师经济地位的提高,但这在我国财力投入状况下是不可能的。试问各位家长有多少愿意做小学教师的?教育部门实际形成的择校机制实际是搞钱机制,这带来的创收使被择较多的学校的老师收入提高了,教学积极性提高,可能也吸引了一些相对素质较高的老师,但也带来问题,这些问题我想抵销前面所说的提高而有余:

一、班级人数太多,老师管不过来;

二、学校超额招生,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大大小于法定标准,孩子失去活动空间(我们这里这样的学校,招生人数翻番,在操场建楼,学生下课不准下所在楼层);

三、学校和老师为了证明这所学校被择的合理性,压榨孩子的分数,以使择校机制可持续,这实际上是在搞欲速不达、竭泽而渔的勾当;

……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31 10:01
孩子是自己的,,,不要认为学校有培养你的孩子符合你的目标这样的想当然的想法。
学校就是一个社会,孩子在学校学会怎么在社会生活,就这点足够了。
如果学校能让孩子养成好的品德,这就算赚了。。。
如果学校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偷笑吧。。。
如果学校能让孩子自信,那就要感激涕零。。。。。
昨天老师让孩子留下来帮老师批改试卷,我笑不拢嘴了,多好的老师。(外国不会有吧,,,偷笑)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31 10:21
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扯淡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xylonhong2008-12-30 23:52金钱+1期待下文。
xylonhong2008-12-30 23:52威望+1期待下文。

我的话,写的不太准确,让你误会了

没准备反对楼主,因为他文章里的大多数观点我都赞成

说他文章扯淡,主要说的是标题。

所谓教育制度无解和家庭教育有解这个结论是扯淡的

其实呢,楼主的分析是对的,目前的教育制度,某种意义上来说,适合这个社会相匹配的。以前毛主席也觉得里面有很多弊端,试图解,但是并不成功。这套制度一直也在改进,但不会有太大变革。

宣传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大家不要太激动了才好。

楼主说的家长应该做的,说的也很好,家长不应该做帮凶害了孩子。

但得出结论说家庭教育有解,那就错得太大了,似乎又把责任归到了学校,其实他前面已经说了,学校是没责任的,责任在于制度。

所以正确的结论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但是家庭教育也无力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家长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移民。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31 10:32
批评制度,批评老师都没有用。
自己“处理”自己的孩子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31 10:38
义务教育基本属于免费午餐。富裕如美国,做得如何?美国前众院议长金里奇曾说:美国学校对美国孩子做的有些事情,如果是外国人所为,那就无异一种战争行为……

这固然带有政客说辞的成分,但也说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对教育都是最重视的。但重视归重视,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却是客观的。因此家庭教育就变成最可机动的部分,中美可能概莫能外……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8-12-31 13:16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8-12-31 10:38 发表
家庭教育就变成最可机动的部分


这就是做父母的责任和压力.从何开始呢? 自己摸索中前行,心里始终不那么踏实...
作者: fanchongfu    时间: 2008-12-31 16:25
标题: 素质教育要适应国情
中国人多,竞争激烈,素质教育的结果只是精英日益精英,平庸之人日甚
素质教育赖于教师高超灵活的教学艺术,目前教师质量严重不匹配
作者: glk    时间: 2008-12-31 17:33
标题: 回复 #14 小小小鲸鱼 的帖子
欣赏你的观点!知足者常乐!看问题多看她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也未必不是件坏事!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31 19:16
基本赞同楼主的看法。
楼主总能在一堆乱象中发现问题,抓住要害。。所谓见微知著,这眼光,难得。

说扯淡的,恐怕不是很了解现行中国的教育。当然了,即便很了解,也还是不要武断的好。
作者: syneetong    时间: 2008-12-31 23:55
曾为女儿的学习和校长交流过,可是她说:“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管,学校怎么管?”把责任全部推到家长身上了。当时无语。事后想想,也是,指望学校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家多指导孩子了,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多,如果在学校学不到什么,那不是浪费时间呀,有时学校教育是起反作用的。家长的责任重大呀.

[ 本帖最后由 syneetong 于 2009-1-1 00:10 编辑 ]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7-25 05:55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