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你肯定不知道!“床前明月光”中床的意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漫步音乐
时间:
2008-12-24 18:25
标题:
你肯定不知道!“床前明月光”中床的意思?
——五句诗词,仍在“以讹传讹”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几乎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仅举五个手边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一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 •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 “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还是共同努力,广求甚解吧;否则,祖宗的根脉便越丢越少了。
作者:
漫步音乐
时间:
2008-12-24 20:14
呵呵,今天有时间,看到好东东就往坛子里转,有的发错了板块!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4 21:27
那个床应该是胡床,也就是今天的小马扎
作者:
优优妈妈060515
时间:
2008-12-24 21:32
了解了,谢谢楼主了,以后给孩子讲时不会讲错了
作者:
liuqunb
时间:
2008-12-24 21:48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作者:
龙泉剑
时间:
2008-12-24 22:54
这些东东并不太懂,也有些疑问,大家探讨探讨:
一、关于床
床
牀
chuáng
【名】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1]同本义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又如: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2]床形物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又如: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3]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如:琴床,印床
床
chuáng
【量】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简释〗====
床
chuang2(ㄔㄨㄤˊ)
[1]供人睡卧的家具:~铺。木~。~榻。
[2]像床的东西:车~。机~。河~。
[3]量词,用于被褥等:两~被。
[4]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金瓶素绠汲寒浆」。
在现在许多的解释中,“床前明月光”的床被解释又为“胡床”,是一种坐具(马未都说)。解释为“井上围栏”也通,但并不一定。我觉得解释成“胡床”更容易接受一些。毕竟“胡床”属于日常用品,而“井上围栏”不见得家家都有。这个解释不见得可以用在这个地方。
二、关于不上船
“衣领曰船”不见得“船”一定要解释为“衣领”。而且即使“船”解释为“衣领”,“上船”为什么解释成“扣扣子”?
李白醉的“
天子呼来
”醉得“
上不了船
”历史上也有记载,并非杜工部凭空杜撰。《
李太白全集》卷一《李太白集序》中“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
墓碑
并序”段中(作者为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记载:“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天宝初,召见于金銮殿。玄宗明皇帝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玄宗嘉之,以宝床方丈赐食于前,御手和羹,德音褒美。褐衣恩遇,前无比俦。遂直翰林,专掌密命。将处司言之任,多陪侍从之游。
他日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
。既而上疏请还旧山,玄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遂之。”
再来看看原诗: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
新唐书·本纪》载:穆宗、敬宗都多次“观竟渡于鱼藻宫”。皇帝召李白,难道就一定是进宫,在驾幸的龙舟上就不能召李白?为什么一定认为“不上船”不能解释成不登龙舟?
把“不上船”解释为“不扣扣子”的是清朝诗人袁枚,他的《随园诗话》中记载出自《明道杂纪》。作者还举了《康熙字典》的解释为佐证。其实细读《康熙字典》,不难发现,是作者对字典作了有意无意的曲解。《康熙字典》该义项全文为:“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
或言衣襟爲船,誤
。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康熙字典》已经明确的用一个“误”字否定了这个说法。无论是《明道杂纪》还是《康熙字典》,都明确说这是四川方言的一种叫法。杜甫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虽不可考,但大体应该是天宝年间的作品,而老杜入川是肃宗乾元2年,他又是河南人,当时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提前学习过四川方言了。
三、落霞是飞蛾?这个的去问问王勃
“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
好一副凄惨景象
这样的景色是旷世美景?“
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看来我的想象力还是不够丰厚
四、屋漏是指方位?
如果屋漏不是指屋子漏雨,而是方位词。就很难解释“无干处”是怎么回事,屋子既然没漏雨,怎么会“无干处”,杜甫在屋子里洒水撒多了?
如果屋漏是方位词,从逻辑上来说床头也应该是方位词,但从解释上来看应该不是,就是指睡觉得床头。 屋漏是西北角,床头也可能是西北角。不见得可以指代整间屋子。
我觉得这种解释是强行把屋漏这个表示动作状态的词当做名词来翻译了。
对不对大家来讨论,不要拿砖来拍我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8-12-25 10:05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24 21:27 发表
那个床应该是胡床,也就是今天的小马扎
马未都先生写的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中有详细分析。
作者:
rosemary2008
时间:
2009-1-20 15:24
原来我真的是不懂也,伤心啊
作者:
汽车男孩
时间:
2009-1-20 16:11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