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知识与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22 21:56
标题: 知识与能力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公共状态的知识,二是私密状态下的知识,
私密状态下的知识如果涉及到新技术,那是很宝贵的知识,而前者,则是廉价的知识。

对于学习者而言,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知识都是公共状态下的知识,
换句话说,都是一些廉价的知识,即便是哈佛这样的高等大学,
只要公开传授的知识都是廉价的知识,像哈佛和麻省理工,现在已经把许多课程公开
放到网上,任何人可以免费来学习。

这类知识会越来越廉价,这是趋势。

既然这些知识如此廉价,为什么莘莘学子趋之若鹜?宁愿花费十数年的时间去把这些
廉价的知识从纸上或者网上或者其他媒介装入自己的脑袋。为什么?

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一个文科学生,必须把地图刻入自己的大脑,因为当出题人
问他马达加斯加的邻国是哪一个的时候,他必须准确回答。当出题人问他黄河需要
流经几个省份的时候,他必须准确回答他。一个高考的高分生说自己学习地理的经验
就是天天背地图,地图已经深深刻入他的大脑。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应试能力,他的知识离开应试这个环境,这个“场”便一钱不值。
因为无论他的大脑存储量再大也比不过google map。

有人辩解说,他背这些东西也不是一点用没有啊,他锻炼了记忆能力。他锻炼了学习能力。

这种逻辑就像说一个成天吃不饱的人能够很好保持体形一样可笑。

我们看美国人的考试,基本上是考真实能力为主,你的思维能力,你的逻辑能力,你的阅读能力,
而不是类似雨人那样的照相记忆能力。

critical thinking,实际上就是思辨力,或者说就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但是我们的高中生,写的作文除了假大空的高调就是堆砌的词藻和建筑在空洞内容上的文采。
根本体现不出思辨能力。

有人说,应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说孩子今后考这考那离不开考试啊。实际上这混淆了考试的意义,
高考和考试不是一回事,高考是空前绝后的,是一种极为特殊化的考试,其他考试,大多是建立在
真实能力基础上的,即便公务员和考研。

此外,人生更是一场考试,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各种考试也许不是以考卷的形式存在,但其地的确确
是考试,考察的是你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判断力,也就是真实的能力。

无论如何低头,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应试教育当作教育的全部。宁可不要清华北大,也要让孩子的基本素质过硬,
如果孩子成了废柴,即便进了名校,教育也是失败的。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8-12-23 09:01
这些公共知识是基础,楼主莫非是想造空中楼阁?

假如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如果能大概记得当地的地图话,我看还是这些廉价的知识能救命吧,就算再有能力,没有廉价的地图知识印在脑里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昨晚看DISCOVERY,节目中的那位科学家教人们如何在沙漠中生存,我看他说的都是些廉价的共公知识啊,但他的野外生存知识非常丰富,教我们认识沙漠中的植物,比如芦荟的汁能补充水份,还能涂到皮肤上防晒伤,碰到一条蛇,他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毒蛇,然后知道如何捕捉,知道这种蛇毒咬一口就让五个成年人致命,然后他割下蛇头,告诉我们如何引火然后将火熄灭将蛇埋着烤熟以补充体力,但不能吃太多,吃太多会消耗身体的体液,在沙漠中最重要的是辩方向和找水源,片中的那位科学家心中就有一本地图,他知道往哪边走会到达什么地方,如果要到达那个地方就要利用当地的地形找到较浅的地表水源,告诉我们如何在沙漠中挖掘水源,有了水源补充就能走出沙漠了。
这个节目里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但是如果不知道这些廉价的知识,我看是命都难保吧,还谈什么工作能力,判断能力呢?

我认为这些廉价的知识能知道是多多益善,当然,学知识最好的方法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需要用时的知识掌握得最快,也最实用。

我认为楼主应该告诫大家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进行运用,将这些死的知识盘活成可以有所用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一概的去唾弃,否则的话大家就无所适从了。

[ 本帖最后由 心香如意 于 2008-12-23 09:04 编辑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23 09:15
赞成心香的话。

如果没有廉价的知识,
那楼是造不起来的。

以前大家抨击高分低能
总把清华北大扯出来
现在怎么小易有把哈佛麻省也扯出来的意思
那我们应该怎么跟孩子说:
“你别天天在乎学校那点成绩了,考个哈佛麻省什么的也不过如此,网上都下得到教材的。”
哪个家长愿意这样跟孩子说?

我又想起“一屋不扫”的故事
总有人说“人嘛,各有所长,天才用去扫屋是浪费”
但这高分也不成,扫屋的能又太低级
到底我们该怎么做!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23 09:24
小易同学怎么这么看不起高考呢?

其实高考在减负以前就是考的能力,减负以后也考了部分的能力.只不过现在背多分越来越占优势而已.

书到用时方恨少呀,有时候,不是随时可以上网的,有时候即使可以上网,没有基础知识,也是不知道怎么搜索的.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23 09:31
有时候即使可以上网,没有基础知识,也是不知道怎么搜索的.

这话说得太到位了
同一个问题
有些人上网就是搜得到答案
有些人怎么找怎么找不到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23 09:50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似乎应该先掰哧一下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

沙漠里的知识,对要入沙漠的人有效,对一辈子不看到沙漠的人,除非兴趣很大的(兴趣很大,不去看看怎么好?),大概还是无用的吧?

连最基本的识字都不会,大概是文盲,肯定不会搜索,说不定都没听过GOOGLE。这种状况估计不在楼主讨论之列。
搜东西,我觉得已经不在知识之列了。
论坛够开放了吧,但是有的人就是不看说明,来了就叫,怎么下载啊,提些一搜就搞定的傻问题。——他们具备基本知识(或者楼主所谓的公共状态的知识)了吗?具备。但是有没有把这基本知识转化成需要知识(或者楼主所谓的私密条件下的知识)的能力呢?我看是,无。

当然网络虽然方便,但是充斥的信息太多,杂乱,真想搞研究,估计光靠网络是不够的。
一个人能够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各种渠道组织自己需要的知识,我觉得,大概这个人占有的就不仅仅是公共状态的知识了。。。。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23 10:06
思辨力也是要知识做基础的...........

如果大家都不记忆东西,都靠google来搜索知识,
那你也要能分辨搜索到的东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坏的能力, 这些都要靠知识为基础的

比如前几年比较流行的美国登月造假的事件, 双方都有理有据, 没有知识连双方辩论的内容都看不懂...
更别说思辨真假了...

知识也分好几种, 记忆类的是, 逻辑推理的也是, 对不同的人各有取舍,
但是知识总是越多越好..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23 10:20
网络上充斥了许多知识呢。慢慢学吧。

儿教论坛上知识也很多,祝大家的孩子学习愉快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8-12-23 11:12
感觉大家对小易的意思理解得有点偏颇哦. 小易强调的知识是记忆, 能力是思辨和逻辑. 没有后者, 人类何以创造出新的知识呢? 要知道,现在大家记忆的知识,也是前人靠自己的实践及经验获取而来的。例如地图,那是多少探险家历经艰险实地考察而来的。那不是平面的知识,而是创造。

学习一些知识很重要,那是基础。可是基础打好之后却没有创造,那是莫大的遗憾。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的窘境。我们记忆了很多知识,但却停留在“知道”而已,常常忘记其渊源,更不能利用它们去创造。

反思我自己,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是很失败的。有了孩子以后,才感觉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23 11:26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22 21:56 发表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公共状态的知识,二是私密状态下的知识,
私密状态下的知识如果涉及到新技术,那是很宝贵的知识,而前者,则是廉价的知识。

对于学习者而言,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知识都是公共状态下的知识, ...

     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的也就是理论和实践,,,,我国的教育,习惯于先理论后实践,甚至于只讲理论不管实践,,外国的教育,是先应用,在实践中学理论,,,理论能用于实践的,这个理论就化为了自己的能力,,只是学习理论,不能运用的,理论自然就是廉价的知识,,,,所谓私密状态下的知识,都是人家已经消化的理论,有自己实践运用反思过的理论,,,,
    对于孩子来说,先让他知道知识在实践中有什么作用,再去有针对的学习知识,这个知识就不是廉价的了,他一定是主动去探求,,,,,,,对于成人,却可以先从理论化的阶段学习,因为成人已经有了各种的经验和反思,一接触理论,就会用理论反思自己的经验。。。。。
     也是在考虑,孩子的学习方式问题,从经验阶段、从反思阶段、从理论阶段、从应用阶段。。。从哪个阶段开始学习,才能让知识化成能力。。。。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8-12-23 11:52
简单说一句:

楼上有几位误读了本文的意思。

我说知识廉价并非说知识无用,只是说这种廉价知识是容易获得的,没有必要为这些知识花费十多年
的时间去将其植入自己的大脑。很多知识,你只要知道大致的骨架,知道如何去提取他,在什么地方
提取就可以了,没必要去照相记忆一样的机械迁移。

但是,能力不同,能力是不容易提取的,不是现成摆在那里的,是需要长时间锻炼的,所以说是昂贵的。
这道理就像黄金和粮食一样,知识是粮食,不能说知识没用,但是,由于粮食现在太容易获得所以说是
廉价的,黄金虽然没有粮食那么重要,但是,由于很难提炼,所以昂贵。

现在我们许多人都做法,是把粮食像宝贝一样存放在大脑这个容器里,可能是挨饿太久的缘故,
还没有习惯新的世界。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2-23 11:57

  被人诟病的记忆力
  是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环
  拿打牌和麻将来说
  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
  胜算会很大
  根据以往的出牌顺序、牌号、出牌人表现表情等判断
  作出的决策基本八九不离十可以走向胜利或者在牌不好时避免大的失利

  围棋高手在下完棋后可以复盘
  这个能力一般人不具备

  电脑内存都在不断升级
  按道理说
  硬盘够大就可以了
  为什么对内存这么关注呢
  因为电脑能力再强
  没有硬盘内的程序和数据充实也是空运转
  而内存不够大的话
  同时处理的东西少
  效率低

  人脑记忆的知识量如果看作内存数据
  可以随时掌握的知识看作硬盘数据
  每台电脑都愿意内存数据可以同时处理得越多越好

  再举个具体例子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
  一个军事指挥官听到一个地名在脑子里就有这个地方的具体数据(地形、高度、坡度等)
  马上产生相应的战术方案并投入运用
  另一个军事指挥官脑子里没有概念
  他随便按一个键就可以从google map得到相应数据
  就算他的机子不出一点故障
  他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该地的数据
  但是只是数据
  数据之间的联系绝对没有那个脑子里存有活地图的指挥官多
  也就是短时间内
  后一个指挥官得到的只是一堆尚待建立关联的数据的时候
  前一个指挥官已经有了很好的方案

  从一个复杂系统中单独拆出这些来批驳没有什么益处
  记忆力的锻炼不可放弃
  知识不可轻视

  家长如果同样情绪对待记忆力和知识学习
  很容易让孩子走入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的误区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23 11:58
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
千锤百炼.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23 12:29
我是推崇记忆力的,记忆力强的人,逻辑推理及想象力也一定强,否则是不容易记忆住的。
批判我们的教育,却不能批判记忆力,不是因为记忆力约束了孩子的发展。。。
记忆力也许是中国人的一个强项吧。总不能捡了西瓜丢了东瓜。。。
还是知识的运用的问题,从课堂到考核,如果都有运用的环节。。。
现代科技的发达,知识肯定会越来越廉价,人也越来越懒,鼠标移动就能找到知识,,,但能力却不是鼠标移动,就能得到能力,,,所以还是要运用知识,但是,在运用以前或过程中,用记忆力运用知识却是将知识化为能力的关键一环。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23 12:42
纯粹拍砖, 赞同结论, 推倒一个论据:

围棋棋手复盘, 主要不是靠记忆力
靠的是逻辑推理.........

自己的每一步棋和对手的每一步棋都是有关联,有逻辑在的......

他们能复盘高手下的棋, 但是初学者下的棋反而很少能复盘完整..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8-12-23 11:57 发表

  被人诟病的记忆力
  是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环
  拿打牌和麻将来说
  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
  胜算会很大
  根据以往的出牌顺序、牌号、出牌人表现表情等判断
  作出的决策基本八九不离十可以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23 13:05
象棋大师的记忆力跟我们平常说的记忆力不是一回事。
那是一种超越记忆力的直觉力,不是记住几个定式就可以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23 13:13
另外,我用另外一个帐号发了帖子,结果还是被审核中,所以这里不得不再重复一下。

楼上有几位误读了我的意思。

我说知识廉价,不是说知识无用。

比如我们说粮食廉价,但是,你能说粮食无用吗?

粮食廉价,黄金昂贵,不是从使用价值来说的,而是说其取得的难度,
那些公开的知识,取得非常容易,那么,就不必花费十数年的必要劳动时间去取得,

而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难取得的,所以需要花费很多事情是值得的。

过去,我们大多靠人工种植粮食,生产效率低下,
现在,我们用机械了,生产效率高了很多,

粮食由昂贵走向廉价,是生产力提升的结果,

知识也一样,过去,知识放到书里或者教授的脑袋里,
很难提取,现在,有了电脑和网络,以及搜索引擎,

知识的提取速度和效率都大为提升,所以知识廉价了。

廉价并不是说不需要了,而是说取得以及使用他们的方式也要做出相应改变了。

就像现在,人们谁还在家里储存大量粮食,或者大白菜?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3 13:17
记忆力讲的就是背书吧,都背了几千年了,逻辑能力和想象力全都磨灭没了,居然还有人鼓吹,哈。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3 13:21
先不说下棋的那是不是背下来了,先说逻辑

象棋大师记忆力好---并不能由此推导出记忆力好的人就可以下好棋、打好麻将

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23 13:27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23 13:17 发表
记忆力讲的就是背书吧,都背了几千年了,逻辑能力和想象力全都磨灭没了,居然还有人鼓吹,哈。


记忆力不完全是背书,如果记忆力只是背书,要来也没啥用.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23 13:42
好的记忆力当然重要,

但好的记忆力不是用来存知识的,而是要转化为能力,

就像学英语一样,记住一大堆知识并不能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8-12-23 13:47
心理学家说:记忆(这里指长期记忆)是以节点和链条的形式存在的。我的理解是:链条的作用就体现在想象力上。因此,不应该把记忆力和想象力割裂开来。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23 13:49
标题: 回复 #22 pianocrazy 的帖子
同意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2-23 21:25
原帖由 shanlon 于 2008-12-23 12:42 发表
纯粹拍砖, 赞同结论, 推倒一个论据:

围棋棋手复盘, 主要不是靠记忆力
靠的是逻辑推理.........

自己的每一步棋和对手的每一步棋都是有关联,有逻辑在的......

他们能复盘高手下的棋, 但是初学者下 ...



  我不会围棋 
  但觉得两个人下完后直接再走一遍
  主要还是凭记忆力
  当然逻辑推理可以减轻记忆负担
  具体的情境可能要围棋高手来答疑了

  而关于纸牌
  我自己有亲身经历
  因为是马大哈
  打双升级的时候
  只看自己的牌不看别人出牌也不记牌(没早教没上过幼儿园,记忆力差,成年以前不玩牌)
  某次出错了把对子牌拆了
  对手有个记忆力好的不声不响查了我的牌
  把牌一丢重新开局
  下一局嘴里还不干不净
  觉得很冤
  很想不玩了
  想起武术书上一个原则
  当你受到最重攻击的时候正是回击对方的最好时机
  他既然对作弊这么熟悉
  也有可能就是作弊高手
  我这回卯足了劲记大家出牌情况
  重点防着他
  果然到后面他也作弊
  然后我也和牌
  不打了
  再打我也没有能力记牌了
  那真是体力活
  耗内力 

  这是我唯一一次记忆力超好的
  所以记忆深刻
  也同时明白了如果保持这样的状态去打牌和麻将
  不作弊也能取得好成绩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2-23 21:32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23 13:21 发表
先不说下棋的那是不是背下来了,先说逻辑

象棋大师记忆力好---并不能由此推导出记忆力好的人就可以下好棋、打好麻将

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没有谁说记忆力可以代替逻辑推理能力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单独拆出任何一个部分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
  有逻辑推理能力没有记忆力储存知识
  同样是怪胎
  四核CPU配小内存
  肯定要被笑话

  逻辑不是万能的
  比如情感问题
  就不是逻辑能解决的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23 21:53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8-12-23 21:25 发表



  我不会围棋 
  但觉得两个人下完后直接再走一遍
  主要还是凭记忆力
  当然逻辑推理可以减轻记忆负担
  具体的情境可能要围棋高手来答疑了

  而关于纸牌
  我自己有亲身经历
...

好彩没有和你一起打牌,,,
我不会麻将,但打牌还算高手,最主要的招数:就是会记牌。这个记牌也不是死记硬背的记,也是有目的有逻辑的记,最喜欢玩五个人四副牌的,比如我要甩牌,我就会记住那些会影响我甩牌的牌出完了没有,,对手出了什么牌然后会推测他手上还有什么牌,下次自己出牌,仍然记得对准他的牌打。。。这些都是有计谋的记忆,或者说有推理的记忆。。。
当然,也会有过目不忘那种记忆力,那种不能算记忆力,只能是特异功能,不在讨论之列。
记忆力磨灭逻辑能力和想象力?这只能说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测,中国过去没有想象力创造力是因为思想没有开放,没有自由造成的,和记忆力无关,和背诵也无关。如果。。。。。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8-12-23 21:55 编辑 ]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24 09:10
俺只说你例子错误而已! 如果是记忆力为主,那么什么棋谱都能摆得出来!
实际高手的棋谱好复,初学者的很难复! 就算是高手的棋谱没打过谱一般也复不出来的!
复盘主要靠逻辑推理, 记忆为辅!

你说的记牌的事情,一般人都是记忆关键张, 只有赌徒和天才才能记忆所有的牌。 而关键张是有推理的成分在的,否则你那个牌友都不用查你的牌了!

很多打桥牌的会记得住打过的牌  , 比如
W                E
H AQxxx          H xxx
S KJ9x           S 8xx
有的时候小牌5/6也会记得住, 因为是关键张, 有时K在哪家也是拿不准的, 因为不关键

记忆并不纯粹是记忆!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8-12-23 21:25 发表



  我不会围棋 
  但觉得两个人下完后直接再走一遍
  主要还是凭记忆力
  当然逻辑推理可以减轻记忆负担
  具体的情境可能要围棋高手来答疑了

  而关于纸牌
  我自己有亲身经历
...

作者: 唐小丫    时间: 2008-12-24 09:37
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
作者: smjuu    时间: 2008-12-24 20:38
看各位讨论,受益非浅。
作者: 悦心    时间: 2008-12-24 20:54
各自弄好自己孩子就得了。


作者: er00892    时间: 2008-12-25 11:40
真的高深!
记忆力在生活和学习中极其重要。记忆力好总比不好强。很多知识的升华是在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基础上的。
至于信息检索,是一门学问,可以在大学专门学习3年甚至更久。其中牵连出的学科太多了。
作者: liwsundy    时间: 2008-12-25 11:54
说的都在理,只是大家的角度不同
作者: liwsundy    时间: 2008-12-25 11:56
原帖由 悦心 于 2008-12-24 20:54 发表
各自弄好自己孩子就得了。



呵呵,怎么有点隔岸观火的感觉啊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8-12-25 15:32
知识不等于能力。昨夜又梦见复习功课准备高考了,醒来痛恨中国的高考制度,害人不浅啊
作者: ytchxiao    时间: 2008-12-25 15:39
同意楼主的意见。只是私密状态下的知识我们到那里才能找到?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8-12-27 14:29
怎么回事,俺的回复没有了。 只好重新写。

俺看楼主又有点机械了,又把知识和能力绝然的分开。

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公开的知识是廉价的知识?人的能力是各种知识的综合处理,没有了根植于大脑的知识谈论能力,纯属瞎扯。

知识和能力不是粮食和黄金那样可以绝然的分开。楼主又忘了人是会思考的,你输入了知识,积累了知识,这些知识会让人产生思考。大脑中的知识经过人的综合和分析,形成自我的东西产生能力,从而解决不同环境的不同问题。我很愚钝,不知如何让存在网络中知识给人以启发。没有原来基础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人的灵光一现,也不会有人对知识的自我升华,谈何能力。廉价的知识经过人的思考升华就会变成黄金-能力,粮食可以卖了换成黄金,两者好像不一样。粮食存久了会陈化发霉,知识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以启发。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大量历史知识积累的考过工作者,可以给文物断代。没有大量文学积累的人可以成为文学家?记不住人体结构的人可以当外科医生?连地图也记不住的人搞地理研究?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廉价”的公开知识,但如果没有人在大脑中的大量的、长期的积累,它们能转化成能力。

如果可以通过搜索来解决问题,世界上的大部分事都可以不用人来解决,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只可惜计算机不会综合的分析问题。

那些楼主所说的不是“廉价知识”的专有技术是凭空产生的吗?

希望楼主给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不积累基础知识而来培养和加强能力。

俺很反感这种看起来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们更能迷惑人。

永远不要用这种机械化的思维看待会思考、有思想的人的事情。

我不得不说(有点得罪人,但忍不住),楼主善于用机械化的方法分析人的事情,并且高产,可惜了,您学机械比较好。

关于记忆力,俺基本同意hq1996的观点。是人的人的能力中的一种,但又不能绝然的分开(俺一贯的主张,不能机械化、事物化人的事情)。记忆力虽然与上面讨论的问题有联系,但楼有盖偏之嫌。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