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哈哈,回忆一下,和我一起贴,时间久了,很多就像不起来了,在这里贴贴,尽量多想出点来
skyye+-->引用:skyye 加分置顶,欢迎继续。对了,不知大家小时候玩过摔泥巴没有?乐趣无穷哦。^-^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有哇,我们那时候这样玩,每人一块泥,当然最好是胶泥。拿手搞成碗状(有点像现在的陶艺),但是底部要薄薄的,举起来往地下一摔,砰的一声,破一个大洞,对方要从自己的泥巴上拿下一块(尽量的少),拍成薄片,补上那个大洞,最后谁的泥多谁就赢了。泥巴虽然唾手可得,但是这样输了泥巴仍难过得不得了,这才是纯粹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为金钱,就为胜利。
skyye+-->引用:skyye 还有在软硬适中的泥地上分田地,至今小手指上还有一个疤,是分田地时不小心给洋钉扎的。
skyye+-->引用:skyye 还有斗树梗,也很好玩。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平时放学专门拣好的叶梗,放到鞋子里,天天用脚踩着,两天后取出,叶梗又黑又亮,水分已吸干,但并不干燥。经如此处理后,牛筋坚韧无比。
zgl+-->引用:zgl 做过一次真地雷 两块红砖,一块掏空,一块刻出坑,叠放绳捆,将高射机枪子弹弹头拔掉(那时民兵训练多,偷的),把火药和大花炮里的黄药面到入,引线是花炮的捻子,呵呵,威力惊人,比较后怕!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尜,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了,试试看谁能说出他念什么 <font color="red">制作材料:小圆木棍一根 <font color="red">制作方法:将圆木棍两头削尖,像枣核状 <font color="red">玩法:取宽木板一根做棒子,敲击尜的尖部,使其弹起,然后挥动棒子,将其尽力击出 有点像是打板球,选的木头要尽可能坚硬,最好是枣木。那时候在学校这是严禁的项目,据说是教室玻璃被打碎的元凶,尜被没收了,也会找一些小木棍去打。尜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两头小,中间大。
cced+-->引用:cced 我来个:水枪 制作材料:听诊器用橡皮管一根 制作方法:胶皮管一头扎死 玩法:将没有封口的一端对着水龙头,用力抓牢,然后开水龙头,水就灌入橡皮管,逐渐充大,灌满后,就可以喷水了。 夏天玩是最爽的。
zgl+-->引用:zgl 斗鸡玩过吧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没有,但是小时候每年夏天都玩斗蛐蛐 ......................................
zgl+-->引用:zgl 我说的是一腿单立,另一腿盘起用两手端住了,漆盖冲前与其他小伙伴对抗,谁到地或提起的腿被打下为输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哦,哈哈,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 这种游戏在我们那儿叫做“撞拐”,大概取的是“像拐子一样互撞的意思”。“斗鸡”也不错,斗的还都是“金鸡”。 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分为两拨,按个子大小分均匀,前面画两条线,作为各自阵营,一声令下,搬拐上阵,被撞松手的就会被罚下。累了可回自己大营去休息。 撞拐的窍门是,先把膝盖放底,从下往上,挑他一个人仰马翻。
柔光宝宝+-->引用:柔光宝宝 俺小时候也有枪玩哦,哈哈,爸爸给我和妹妹卖的两把铁皮手枪,真枪那么大小,还有漆过呢。可是我和妹妹都不感兴趣。可笑的是,爸爸只给我和妹妹买过一个布娃娃,结果,我俩把娃娃的脖子抢断了。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
zgl+-->引用:zgl 哈哈,是这样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想几个车的吧,我儿子车最多了,各种各样,可是我的童年里车却是最少的,不是不喜欢,那时候画画主要就是画汽车和军官(不是共军,是国军那种带大檐帽的军官),可是玩具里,实在想不出太多的车来。 <font color="red">制作材料:粉笔头一个,瓢虫一只 <font color="red">制作方法:用小刀将粉笔头劈半,雕刻成车的形状,底部平面挖一个小洞 <font color="red">玩法:将课间抓的瓢虫,盖在车下 上着课,一辆辆小车在课桌上爬行。彩色粉笔最难找,所以大多数是白色的。
jerryhao+-->引用:jerryhao 父亲节了,来一个给男子汉提气的游戏,就叫“抽老婆”这个老婆可不是娶来的,使自己制作的 <font color="red">制作材料:圆木一小段(最好是用铁锹把之类的现成硬木),滚珠一个,小棍一根,鞭梢一根 <font color="red">制作方法:圆木用刀子削成一头尖的形状,类似高脚杯的杯子,底部的尖端嵌入滚珠,鞭梢拴在小棍上,做成鞭子 <font color="red">玩法:用鞭子把“老婆”缠绕起来,用手扶正放好,左手按住“老婆”不动,右手把鞭子一拽,“老婆”就会急速地旋转起来,不断的用鞭子抽打“老婆”,保持旋转 对了,学名应该叫“打陀螺”,滚珠是自行车轴承里面的,经常在“老婆”顶面上用彩色蜡笔,画上各种颜色,旋转起来很好看。抽起来有很多技巧,可以控制其行进方向,甚至可以跳跃障碍物。 受气的劳工们,快去作一个打打吧
柔光宝宝+-->引用:柔光宝宝 俺小时候也有枪玩哦,哈哈,爸爸给我和妹妹卖的两把铁皮手枪,真枪那么大小,还有漆过呢。可是我和妹妹都不感兴趣。可笑的是,爸爸只给我和妹妹买过一个布娃娃,结果,我俩把娃娃的脖子抢断了。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有哇,我们那时候这样玩,每人一块泥,当然最好是胶泥。拿手搞成碗状(有点像现在的陶艺),但是底部要薄薄的,举起来往地下一摔,砰的一声,破一个大洞,对方要从自己的泥巴上拿下一块(尽量的少),拍成薄片,补上那个大洞,最后谁的泥多谁就赢了。泥巴虽然唾手可得,但是这样输了泥巴仍难过得不得了,这才是纯粹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为金钱,就为胜利。
skyye+-->引用:skyye 哈哈,就是这样,还有的高手会用泥巴做成坦克、手枪、轮船等,然后晒干,再涂上颜料,哇,炫的不得了。 还有在软硬适中的泥地上分田地,至今小手指上还有一个疤,是分田地时不小心给洋钉扎的。 还有斗树梗,也很好玩。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斗树梗是秋天的游戏 平时放学专门拣好的叶梗,放到鞋子里,天天用脚踩着,两天后取出,叶梗又黑又亮,水分已吸干,但并不干燥。经如此处理后,牛筋坚韧无比。
zgl+-->引用:zgl 做过一次真地雷 两块红砖,一块掏空,一块刻出坑,叠放绳捆,将高射机枪子弹弹头拔掉(那时民兵训练多,偷的),把火药和大花炮里的黄药面到入,引线是花炮的捻子,呵呵,威力惊人,比较后怕!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尜,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了,试试看谁能说出他念什么 <font color="red">制作材料:小圆木棍一根 <font color="red">制作方法:将圆木棍两头削尖,像枣核状 <font color="red">玩法:取宽木板一根做棒子,敲击尜的尖部,使其弹起,然后挥动棒子,将其尽力击出 有点像是打板球,选的木头要尽可能坚硬,最好是枣木。那时候在学校这是严禁的项目,据说是教室玻璃被打碎的元凶,尜被没收了,也会找一些小木棍去打。尜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两头小,中间大。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哦,哈哈,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 这种游戏在我们那儿叫做“撞拐”,大概取的是“像拐子一样互撞的意思”。“斗鸡”也不错,斗的还都是“金鸡”。 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分为两拨,按个子大小分均匀,前面画两条线,作为各自阵营,一声令下,搬拐上阵,被撞松手的就会被罚下。累了可回自己大营去休息。 撞拐的窍门是,先把膝盖放底,从下往上,挑他一个人仰马翻。
sdwfkjk+-->引用:sdwfkjk 那时身子骨弱,只能找窍门,挑是最常用的,要么就是从后面袭,好羡慕那些人高马大的就象一辆重型坦克,轧轧轧地横冲直撞,任你挑、顶、抬、压都无济于事。
八戒公子+-->引用:八戒公子 曾经有一杆红樱枪,找个木棍,削尖,找块红布系上,晚上和几个小伙伴扛着枪在院子里巡逻,远远看见一个人,忙隐藏在小树丛里,待他过来时从小树丛里一跃而出,大叫一声:“口令!”我每次巡逻时都会斜背上家里的军用水壶,甭管里面有水没水。
skyye+-->引用:skyye 加分置顶,欢迎继续。
对了,不知大家小时候玩过摔泥巴没有?乐趣无穷哦。^-^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方宝就是用两张纸叠出的四四方方的东西(一张纸也能叠出),叠方宝的纸张主要有报纸、练习本的纸、画报纸、牛皮纸…,其中以牛皮纸叠出的方宝最佳。 玩的时候,要两个以上的人,一人把方宝放在地上,一人用手中的方宝去拍,只要把对方的拍翻过来,就算赢了。如果没有拍过来,就要轮到对方去拍,如此这般。 拍方宝的窍门是,轮对方先拍的时候,要把方宝的四边折一折,尽量放在平的地方。轮到自己拍的时候,要把上衣的最后两个纽扣悄悄的解开,然后把手抡圆了,连拍带扇,自然赢多负少。
skyye+-->引用:skyye 说起游戏,想起来小时候玩的一比较惊险的,走独木桥,那是真正的独木桥。记得小河大约宽有近2m,一根直径比光盘略大的圆木横跨在上面,我们几个小伙伴没事就从这边顺着圆木跑到那边,有一个诀窍,就是一定要快,否则越慢掉下去的可能性越大,现在到是想不起来究竟有没有人掉下去过,只记得第一次跑过去后腿都软了,哈哈。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偷萝卜的事情还真没干过,不过西红柿黄瓜是经常的,还有毛豆。可能大家都想不到,还会偷茄子吃,嫩的茄子生吃,是非常好吃的。刚灌浆的麦子生吃真的很好吃,甜甜的,烤麦子吃的火当然不是钻木取火得来的。当然是来自火柴呀,2分钱一盒。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夏天了,最爱吃的当然是冰棍儿,那时候牛奶的是5分钱一根,小豆的和红果的是3分钱一根,吃完了还要把那根冰棍中间的棍儿保存起来,我们那里叫冰棍儿筷子,因为那时候是竹子做的棍很细,那些冰棍儿筷子可是宝贝,上学的时候都要盯着地下,见到冰棍儿筷子,都会拣起来,不是为了保持卫生,而是因为那是一种财富,现在的孩子如果拣一根,家长肯定会说:多脏呀,快扔掉!那时候可没有这种想法,每个人都保存一大摞。 玩的时候,实现每个人抓一把,然后比较谁出的多,谁多谁先玩,把两个人的冰棍儿筷子团成一团,竖着放在地上,一松手,所有的棍儿就交织在一起了。然后用一根冰棒棍去一根根挑其它的。如果能挑起一根而且不动到其它的,这根棍棍就归你啦!反之,就轮到下一位了。相较之其它的游戏,这就是十足的技术活儿喽。屏住呼吸,小脑瓜子快速转动,先挑哪根,可是要全盘考虑。
八戒公子+-->引用:八戒公子 接着说一种吃的,女同志们不要恶心,就是嘬蚂蚁屁股。蚂蚁的选择比较有讲究,最好是黑色的,饱满的。。。长大以后才知道那叫什么蚁酸。不过黄蚂蚁可不能嘬,曾经有一个同学给嘬晕了,轻微中毒。呵呵。
tnt+-->引用:tnt jerry粘过知了没有?
葡萄干+-->引用:葡萄干 我先挑个头吧 不知有多少人收集过糖纸,反正我对童年最鲜活的回忆就是这了。相对邮票、火花这些高端产品,糖纸的收集可谓经济便利,而且不乏趣味。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搜集、精选、制作和保存四步。
tnt+-->引用:tnt jerry粘过知了没有?
八戒公子+-->引用:八戒公子 说的时候两眼冒光,估计很好吃。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我们也搜集呀,有一种玻璃糖纸是<font color="red">“活” 的,可宝贵了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是的是的,要选那种大蚂蚁,不过我不赞成叫嘬蚂蚁屁股,因为是把蚂蚁从中间断开,从肚子里拉出一个白色的包包,里面是酸酸的汁。
葡萄干+-->引用:葡萄干 你的确是高人,能不能说说“活”糖纸什么样的?
葡萄干+-->引用:葡萄干 我先挑个头吧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就是放在手心上,它会慢慢的翘起来...
引用:<<!--quote1-->...一般压得好的糖纸的标志是放在手心它会很快缩成一个小卷筒。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有空讲讲你们跳皮筋把,只见过没玩过,那是总看女孩子唱那些歌。 “二五六,二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鲜血;叛徒叛徒朴志高,你是革命大草包””米多多多发米来、你的裤子掉下来、倒霉倒霉你活该、谁让你不系裤腰带“
葡萄干+-->引用:葡萄干 咳,就这呀,我还以为什么高科技呢。在我的那个贴里不是提到了吗?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哈哈,这个不是自己做的,就是普通的自行车,车太少,拿来凑数.
那时候基本都是28的车,26的很少,更没有现在孩子们有辅助轮的自行车。很小就开始学骑车,开始只是掏腿,就是在大梁下面骑,长高了开始骑大梁,最后才上座子。
后来有了自己的车,就学着拉兹玩飞车,推着车座子跑,然后从后面飞身而上。现在拿了车,再没有那种胆量了。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哦,哈哈,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
这种游戏在我们那儿叫做“撞拐”,大概取的是“像拐子一样互撞的意思”。“斗鸡”也不错,斗的还都是“金鸡”。
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分为两拨,按个子大小分均匀,前面画两条线,作为各自阵营,一声令下,搬拐上阵,被撞松手的就会被罚下。累了可回自己大营去休息。
撞拐的窍门是,先把膝盖放底,从下往上,挑他一个人仰马翻。
jerryhao+-->引用:jerryhao 父亲节了,来一个给男子汉提气的游戏,就叫“抽老婆”
这个老婆可不是娶来的,使自己制作的
<font color="red">制作材料:圆木一小段(最好是用铁锹把之类的现成硬木),滚珠一个,小棍一根,鞭梢一根
<font color="red">制作方法:圆木用刀子削成一头尖的形状,类似高脚杯的杯子,底部的尖端嵌入滚珠,鞭梢拴在小棍上,做成鞭子
<font color="red">玩法:用鞭子把“老婆”缠绕起来,用手扶正放好,左手按住“老婆”不动,右手把鞭子一拽,“老婆”就会急速地旋转起来,不断的用鞭子抽打“老婆”,保持旋转
对了,学名应该叫“打陀螺”,滚珠是自行车轴承里面的,经常在“老婆”顶面上用彩色蜡笔,画上各种颜色,旋转起来很好看。抽起来有很多技巧,可以控制其行进方向,甚至可以跳跃障碍物。
受气的劳工们,快去作一个打打吧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方宝就是用两张纸叠出的四四方方的东西(一张纸也能叠出),叠方宝的纸张主要有报纸、练习本的纸、画报纸、牛皮纸…,其中以牛皮纸叠出的方宝最佳。
玩的时候,要两个以上的人,一人把方宝放在地上,一人用手中的方宝去拍,只要把对方的拍翻过来,就算赢了。如果没有拍过来,就要轮到对方去拍,如此这般。
拍方宝的窍门是,轮对方先拍的时候,要把方宝的四边折一折,尽量放在平的地方。轮到自己拍的时候,要把上衣的最后两个纽扣悄悄的解开,然后把手抡圆了,连拍带扇,自然赢多负少。
八戒公子+-->引用:八戒公子 偷麦子
偷麦子高手,长大有可能成为诗人。
麦子在真正成熟之前有两个阶段吃起来比较香。
第一阶段,刚刚灌浆。这时的麦子生吃即可。找一处茂盛的麦田,先“喜看麦子千重浪”,同时看好某一小块长得好的,迅速卧倒,翻身,背朝黄土面朝天,有无数个麦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招摇,揪一个,揉一揉,吃,重复。吃饱为止。
第二阶段,麦子接近成熟的时候。这时最好放学时背着书包去,因为偷来的麦子要烤了吃才香。偷的过程与前相同,但要注意偷完的麦穗要放到书包里,要放在书的中间,这样从外表看书包还是规规整整的。至无人处,找火(我就是有点想不起来当时火是怎么找来的)。烤熟了吃。香!
zgl+-->引用:zgl 偷麦子,把麦粒塞满嘴巴嚼呀嚼,最后成了白白的面筋,可以吹泡泡,算是自制泡泡糖/口香糖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