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超前,超前,又见超前 [打印本页]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2:57
标题: 超前,超前,又见超前
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最近鼠版活跃,可谓是百家争鸣,在众多声音中,一股主旋律悠然而起,超前、超前、再超前

这个东西我们这一代人是有深刻记忆的,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五年赶英、十年超美……,结局是几千人被饿死。

国人好空想不好科学,一个良好的愿望,就可以决定任何手段都是合理的

于是在养育孩子的领域,也提出了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下,不断的超前再超前。

二、什么是超前

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有的普通的孩子学习认知的阶段,再提前上几年。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运动学都是研究这种发展规律的。

对于这些研究我们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不屑去了解。

确实不是现在存在的东西就全是合理的,里面也一些是可以调整的,但总体上不会是不符合规律的。

确实现在的孩子和20年前的孩子会有很大的不同,某些知识获取的深度和年龄,会远远超过以前那个年代的孩子,但这种和以前相比的超前是普遍的和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

但是,人的心理、身体、能力的成长依然是有其规律的。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胎教、从思维还未定型的时候,就开始灌输抽象的概念,孩子身体尚未发育完成的时候,就去进行某项工作或运动,都将是违背规律的而让孩子会受到损害。

三、超前的误区

其实仔细分析,目前对孩子确实有些东西可以提前进行,比如英语,原本在国外就是该年龄的孩子就开始学习的,我们国内就缺少这么一个环境,一旦营造了,就可以顺利进行。但却是孩子的英语学习里还有超前的东西,比如让三四岁的孩子拼写英文。

但是比如让3岁的孩子就去学钢琴,孩子的手的大小和力度,都无法驾驭钢琴这种乐器,最后的结果就是养成了一种不好的手法和习惯。让4、5岁的,尚未有抽象和逻辑概念的孩子去学习加减乘除,最后导致的是孩子对数学理念理解的错误,而影响了了孩子数理思维的发展。

有人说孩子不能超前,是缺乏一种好的方法。于是就有了很多人对杜曼、珠心算之类的东西无比感兴趣。这些人非常关心孩子表现出了什么,而对孩子是否这正掌握了该事物的规律不去关心。曾经见过有实施杜曼父母宣称自己4、5岁的孩子已经会了微积分、解线性方程,实在是对他们的那个“会”的要求水准,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还有很多父母,看自己学珠心算的孩子能很快的表演三位数的加减法,就觉得孩子对数学已经掌握了,可是他们想不到当孩子正经学习数学的时候,这种背诵的方法,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其实那些方法,都不是符合孩子真正规律的方法,只是利用孩子在2、3岁的时候,处于无意识的记忆的阶段,把一些无意义的东西,让孩子进行记忆而已。除了记忆训练,没有其他任何益处。

四、超前的代价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提前学到一些东西,感觉很得意,但他们并没有考虑过得到这些这些而付出的代价。

你的孩子提前跑了,你就能得到第一么?你三岁的孩子先跑10分钟,一个八岁的孩子也可以很轻易地超越你。

所以就学习任何一种东西,你超前的学习,需要付出的就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代价,而一个在合适的时间开始的孩子,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可以轻易地超越你。

更可怕的是应用了错误的方法,那今后孩子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修正错误。我在英语斑块就写过文章,反对把Ponics作为中国孩子英语入门的学习,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还有就是孩子接触很多东西的时候,一开始都会有兴趣,并且回取得一些进展。但他们终究会遇到难点,而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心理、生理、思维能力所解决的,这时候的放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所学的东西很“难”的心理,这种心理可能会导致孩子一生对这项学习的恐惧,那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这个道理,可是面对着自己的可爱的孩子,总还是忍不住的去拔一下、再拔一下。

五、我们和孩子

我是从根本上反对对儿童的“教育”的,而来这个坛子的大多数人,就是奔着“教育”这两个字来的。

其实在养孩子过程中,真正受到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做父母的。

我们国家的传统,是父为子钢,有人说我现在也不打骂孩子了,也不那么独裁了,岂不是改变了么

其实改不了,以为我们没有民主、平等的传统,我们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可以这么那么做,孩子就不可以。我们还要去规划设计孩子,孩子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我们制造的一个产品。

我们希望孩子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而不需要他是快乐的

我们关注的是孩子学会了什么知识,而不是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和一个好的品德

我们自以为我们是聪明的父母,但结果可能还不如那些平时似乎不太关注孩子的父母

其原因就是,我们想得太多了,我们要得到的太多了,但是我们缺乏一个正确的思维。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5 13:00
反正我们已经起跑晚,别落在最后就行.
你们跑去吧.
作者: yhbb    时间: 2008-12-15 13:04
Tutu只是跑了50步而已,坛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想混过去!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5 13:09
标题: 回复 #3 yhbb 的帖子
我跑了50步?我咋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没学着杜曼,Ponics,珠心算之类的,我正遗憾呢.我以前不知道.
知道我也学的.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5 13:09
不教而教。。。也是一种教育

按照所谓的脑神经理念, 用进废退, 你不教他, 他就自然退化, 以后再难挽回

按照传统的经验,你不教他好的东西, 他自然会去学习别的东西,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
家里打麻将的孩子很早就会打麻将, 成天看电视的孩子自然就会背广告...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 当鹰以为他是鸡的时候, 连围墙越飞不过..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5 13:10
所以说你是50步.........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15 13:09 发表
我跑了50步?我咋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没学着杜曼,Ponics,珠心算之类的,我正遗憾呢.我以前不知道.
知道我也学的.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5 13:14
超前, 更重要的父母..

你在准备生孩子前学习了如何怀孕和哺乳的知识么?
你在哺乳的时候学习过如何进行幼儿教育么?
你在孩子入学前学习过如何培养孩子么?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5 13:15
我说的超前不是把"现有的普通的孩子学习认知的阶段,再提前上几年"

现代学校教学适合中等偏下认知能力的孩子,超前就是把这个提前到正常或者中上孩子的正确阶段进行自我学习而已.和那些超前灌输有本质的不同.

也就是说:不等着老师来灌输,而是先学了,等老师来复习.

早灌迟灌都是灌,我们不要灌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3:19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5 13:15 发表
我说的超前不是把"现有的普通的孩子学习认知的阶段,再提前上几年"

现代学校教学适合中等偏下认知能力的孩子,超前就是把这个提前到正常或者中上孩子的正确阶段进行自我学习而已.和那些超前灌输有本质的不同. ...


汉语确实太简陋了,所以我特意写一个超前的定义

我批评的不是你,也不是他,甚至不包括我们论坛的任何一位坛友,我批评的是他们,包括其他论坛和不上论坛的父母们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5 13:20
标题: 回复 #8 jiangying 的帖子
你说的超前只适合超常儿童,有几个孩子能自己学习的?
老师能灌进去就不错了.
我赞成什么时候干什么事.
作者: zhaoyz    时间: 2008-12-15 13:23
说得好,为我这个懒妈妈找了个借口
作者: candiswang    时间: 2008-12-15 13:25
教与不教,这是个问题。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15 13:25
嘿嘿
俺不属于超前的
也不属于滞后的
继续俺的边玩边学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3:26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shanlon2008-12-15 13:23金钱+2闪那么快! 比狐狸还狐狸!
shanlon2008-12-15 13:23威望+2闪那么快! 比狐狸还狐狸!


犯不着为一点小事让大家猜疑甚至生气

我思故我写,也不期望有几个赞同我的。

但让一些人心里不痛快,却不是我最初的本意,故特意说明了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5 13:27
标题: 回复 #9 qqyou 的帖子
有些话说多了也没用.大家说的就不是一会事.
我说超前学习,别人想到的就是超前学习教学,就说提前学会了上课不听讲怎么办?我觉得真的是很无语.你超前灌了,课堂灌的时候就灌不进去了.孩子超前学了,课堂灌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思考深层次的东西.

常常有人问我,洋洋认这么多字,数学这么好.用的什么教材?我说我没用教材,没教孩子,别人根本不相信.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5 13:31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15 13:20 发表
你说的超前只适合超常儿童,有几个孩子能自己学习的?
老师能灌进去就不错了.
我赞成什么时候干什么事.


我告诉你的负数如何?

什么时候干什么事,那我就要说5岁就该研究负数了,可是教材上呢?你说这个负数算不算超前?5岁学会负数是不是超常儿童?也许你会说有的孩子5岁不会,那好,6岁会呢?反正也比教材早.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5 13:35
应该没有人猜疑或生气吧,

如果和人谈话的时候, 对方总是yes, 那有什么意思?

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升华和进步, 否则大家就去做井底之蛙好了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5 13:37
标题: 回复 #15 jiangying 的帖子
不是不信.是这样的孩子少.没有代表性.
大多数孩子是要家长和老师教的.

我妹的小孩就属于那种早慧的.3岁就会自己看书.样样都行.
是孩子姥爷引导的,没按教材教.还不是和老师教一样.

能超就超.
跟跑赛一样,想超也的能超才行呀.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3:38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5 13:27 发表
有些话说多了也没用.大家说的就不是一会事.
我说超前学习,别人想到的就是超前学习教学,就说提前学会了上课不听讲怎么办?我觉得真的是很无语.你超前灌了,课堂灌的时候就灌不进去了.孩子超前学了,课堂灌的时候孩 ...


没关系,你告诉他们,孩子上课不听讲了,可以继续看其他的书啊,没啥可怕的。

不过有些人,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不听课了,就去干扰其他的孩子,那确实也挺可怕的,也不能为老师所容下

其实我自己以前做过这种超前学习,确实知道里面也有很多问题,所以我现在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很小心不让他提前接触这些学校里要学的东西,而让他把一些时间放在课堂不学习的东西方面。

问题在主要哪里呢,以我的体会,那就是会养成一个不在意老师讲什么的习惯,对于自己学过的,可能没什么问题,可是还有一些课自己没学过呢。在就是自己会了其一,可能就不去了解其二、其三了,这个也是很不利的。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在我的儿子身上,我会尽力避免。其实还有太多他适合有喜欢的东西可以学,何必集中到课本里的那些东西呢,是吧。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3:40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5 13:31 发表


我告诉你的负数如何?

什么时候干什么事,那我就要说5岁就该研究负数了,可是教材上呢?你说这个负数算不算超前?5岁学会负数是不是超常儿童?也许你会说有的孩子5岁不会,那好,6岁会呢?反正也比教材早.


数学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数学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5岁知道了负数,甚至还会计算负数,绝对不意味着他学会负数了。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15 13:41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5 13:31 发表


我告诉你的负数如何?

什么时候干什么事,那我就要说5岁就该研究负数了,可是教材上呢?你说这个负数算不算超前?5岁学会负数是不是超常儿童?也许你会说有的孩子5岁不会,那好,6岁会呢?反正也比教材早.

负数也不是什么难事。。负数不就是数的分类么。。。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3:43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8-12-15 13:41 发表

负数也不是什么难事。。负数不就是数的分类么。。。


真的不那么简单,中国有文化差不多3000年,基本上没有“0”这个数,更没能形成负数这个概念。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5 13:48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5 13:40 发表


数学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数学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5岁知道了负数,甚至还会计算负数,绝对不意味着他学会负数了。


5岁知道的负数,当然限于知道不够就是负数,低于0就是负,就够了.你还真要他了解什么极坐标,象限,向量什么的?

问题是这么个简单的东西,在教科书中多久才学到,孩子就能理解负数的全部了?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4:0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5 13:48 发表


5岁知道的负数,当然限于知道不够就是负数,低于0就是负,就够了.你还真要他了解什么极坐标,象限,向量什么的?

问题是这么个简单的东西,在教科书中多久才学到,孩子就能理解负数的全部了?


你这次说的有些对了,在教科书中,很久才去学负数,就是因为孩子到了那个阶段,才能比较好的理解负数这个概念。

要求5岁的孩子去学习和理解,就是超前了。

5岁的孩子可以知道有-1,-2,也可以会计算2-3=-1,只要你告诉他规则,但是不可能去了解整个负数的规律,那个一定要在孩子对前面的数学知识已经有了理解的基础上。

所以我前面会说,很多的父母都愿意津津乐道孩子似乎懂了一些什么东西,而不愿意去关心这个事情的实质。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8-12-15 15:01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5 14:10
标题: 回复 #24 qqyou 的帖子
如果超前知道了负数就是不够,在教科书接触到负数的时候,孩子能扩展思维去找负数的其他规律.

如果老师上课是负数概念的第一来源的时候,他就只知道不够就是负数.

规则可以教会,也可以自己学会,看家长如何操作了.

前面王老师说我以点盖面.我要说的是以点带面.

孩子自己的探索,而不是灌输,他会习惯于这样的探索,不会盲从老师的话语.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5 14:11
标题: 回复 #24 qqyou 的帖子
我不知道现在孩子什么时候学负数,我是在2年级时学负数的.
那时南北方教材不统一.南方教负数,北方没有.北方在教面积和体积.
当时我两个都没明白.
5年级时我突然都明白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5 14:17
标题: 回复 #26 wangtutu 的帖子
你,总把超前学和超前教混在一起,无语
作者: jiahuima    时间: 2008-12-15 14:20
标题: 我同意版主的说法,
版主说得不错的,我也这么认为.不管你怎么着急,最后能学得好的孩子必竞是少数的.只是大多数家长不甘心自己的孩子的平庸.我一直想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自发学习的习惯,可发觉这样比直接教她学点什么困难得多了.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就学乘除法了,我觉得她倒是理解性的记忆.一般也能做,就是慢,拿铅笔慢慢画圈圈慢慢数.也只要比别的孩子多一点时间学习就觉得很不划算.我也不想跟她报很多班,只希望她身体健康所以报个武术班,结果她每天跟我哭,不愿去上,原因只是因为她比别的孩子晚回家一会.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15:03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15 14:11 发表
我不知道现在孩子什么时候学负数,我是在2年级时学负数的.
那时南北方教材不统一.南方教负数,北方没有.北方在教面积和体积.
当时我两个都没明白.
5年级时我突然都明白了.


和美国的一些教材相比,我们的教材显得已经很超前了。

这种超前,是好、是不利,我不予评价,事实会给予评价的。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5 15:10
标题: 回复 #27 jiangying 的帖子
我给她提前讲明白的,就是超前教的.
她自己提前研究明白的,是她超前学的.
她不认字,从来没自己看书搞明白过问题.
都是老师或我给她讲的.
不就是提前教吗?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15 15:17
的确,学,无所谓超前不超前——学当然包括问和解答;但学生比较被动,教的一方按某种计划中的速度教,这就存在超前。所以关键看学生想了没有,问了没有。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8-12-15 15:58
跑啊跑,因为跑得太快,沿途的风景统统错过,并且没有好好休息的机会。边散步,边欣赏欣赏风景有什么不好的?
作者: zzfeihua    时间: 2008-12-15 17:59
偶属于滞后的,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要孩子七岁才上学,轻轻松松多愉快呀。
作者: 我不是帅哥    时间: 2008-12-15 18:35
我的女儿幼儿园时学了珠心算,能熟练的进行三位数的加减乘除。可现在她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让她进行三位数的笔算,还没有以前用心算时的速度快。真的是不明白。现在小学里有很多题在我们上学时初中才学的,不知是现在的小孩太聪明,还是我们以前太笨了?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8-12-15 19:20
珠心算的算法和一般算法是相反的,它对孩子思维能力不是锻炼,而是摧残。
作者: 卷耳    时间: 2008-12-15 20:42
前面说到负数,我也说2句。经常到-1楼,-2楼,孩子就会问为什么1楼下面是-1、-2楼?很自然就说到负数
同时还知道正极负极,因为要装电池,这些在生活中四处可见的东西,告诉孩子没什么不妥的

生活中处处可见线段、直线、射线、直角等等,为什么一定要当成数学来学习?而不是发现生活?
这些与孩子的年龄没关系,如果孩子发现这些有趣的东西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20:57
原帖由 卷耳 于 2008-12-15 20:42 发表
前面说到负数,我也说2句。经常到-1楼,-2楼,孩子就会问为什么1楼下面是-1、-2楼?很自然就说到负数
同时还知道正极负极,因为要装电池,这些在生活中四处可见的东西,告诉孩子没什么不妥的

生活中处处可见 ...


仅仅是一方面呀。比方说0搂在那里,很麻烦吧

其实我们古代的人也会发现,比方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记载了下来,后来居然被叫做了勾股定律,笑死,哪有什么定律呀,遇到勾四股六,他就不知道弦是几了。

数学除了有形象的一面外,更多的是抽象和归纳。
作者: 君涵妈妈    时间: 2008-12-16 08:43
鼓掌通过!!!
有些话我都不敢说了,说了怕得罪人......
楼主替我说了呵......
作者: 卷耳    时间: 2008-12-16 09:19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5 20:57 发表


仅仅是一方面呀。比方说0搂在那里,很麻烦吧

其实我们古代的人也会发现,比方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记载了下来,后来居然被叫做了勾股定律,笑死,哪有什么定律呀,遇到勾四股六,他就不知道弦是几了。
...

是我们自己想复杂了,孩子也没有成年人这么复杂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6 11:12
原帖由 卷耳 于 2008-12-16 09:19 发表

是我们自己想复杂了,孩子也没有成年人这么复杂的。


不是想复杂的问题,而是到时候就说不明白了。

所以在英式英语里管第二层楼叫First Floor,而一楼叫Ground Floor 了,那就有0层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6 11:20
标题: 回复 #40 qqyou 的帖子
公元几年还没0年呢

其实没那么复杂,小孩可以理解的

洋洋的理解有1楼,2楼,-1楼,也有外面.

另外在年龄上也好理解,-2岁时候还没有,-1岁在妈妈肚子里,0岁就生出来了.等等.

温度计也可以理解

在生活中理解数的含义是最有效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6 11:58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6 11:20 发表
另外在年龄上也好理解,-2岁时候还没有,-1岁在妈妈肚子里,0岁就生出来了.等等.
...


所以中国传统上有个虚岁么,就要把在妈妈肚子里的那段时间抢过来。

不过中国的那个传统的年龄算法很有趣的,比方明年1月中旬生的孩子,一出生,虚一岁,等过了春节,就又增加一岁,结果孩子还没有满月呢,就已经两岁啦!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6 12:02
标题: 回复 #42 qqyou 的帖子
不要考虑这么复杂,说实话,孩子理解负数,甚至分数概念真的不难.

生活中这些东西多的是,抛开生活,用书本强灌,才不可理解
作者: 徐大鹏    时间: 2008-12-16 12:07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 当鹰以为他是鸡的时候, 连围墙越飞不过..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6 12:31
原帖由 徐大鹏 于 2008-12-16 12:07 发表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 当鹰以为他是鸡的时候, 连围墙越飞不过..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超人,于是就从楼上跳下去了。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6 12:56
1. 你试验下把鸡从楼上扔下去, 一点事情都没有的..

2. 鸡就算以为自己是鹰, 想飞上天空, 飞不上去摔了下来, 也是一点事情没有的...

3. 当然也有可能有鸡以为自己是黄金, 火里也烧不死, 结果变成了叫化鸡, 这种情况有必要讨论么?!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6 12:31 发表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超人,于是就从楼上跳下去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16 14:40
有所谓“自我实现预言”。但过程不能蛮干而已。就成人而言,避免蛮干是自我实现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孩子由于理性尚未长成,如果家长揠苗助长的话,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6 19:14
所以我开题就用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么

就有很多人相信思想可以决定行为的,还有人觉得愿望是好的,怎么做都不该受批评
作者: lulunancy52    时间: 2008-12-17 09:00
"问题在主要哪里呢,以我的体会,那就是会养成一个不在意老师讲什么的习惯,对于自己学过的,可能没什么问题,可是还有一些课自己没学过呢。在就是自己会了其一,可能就不去了解其二、其三了,这个也是很不利的。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在我的儿子身上,我会尽力避免。其实还有太多他适合有喜欢的东西可以学,何必集中到课本里的那些东西呢,是吧"
----深有感触!!还有很多好东西需要家长挖掘引导孩子!
作者: anewmm    时间: 2008-12-17 15:25
我不要求孩子超前, 只要能跟上大部队不落伍就行了.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17 22:24
分歧的关键在于价值取向。

看每个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什么吧。

实现你未能实现的宏伟理想?过上中上小康的日子?或者,是其他?

价值取向不同,采取的措施肯定大不相同。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7 22:53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8-12-17 22:24 发表
分歧的关键在于价值取向。

看每个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什么吧。

实现你未能实现的宏伟理想?过上中上小康的日子?或者,是其他?

价值取向不同,采取的措施肯定大不相同。


其实有些人目的性很强,比如就是要让孩子10岁上大学,而且又采用相应的手段。尽管我不会这么做,但我并不认为他做的不对,毕竟是人家的孩子么。

可怕的是,为了这个目标,盲目的做一些事情,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比较惨了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18 00:43
我倒是觉得,既然是"人家的孩子",自然人家有充分的理由去为孩子操心,与你何干?

你呼吁的是什么?

要超前,但不要盲目的超前?要方法合宜的超前?什么是盲目,什么不是?怎样的方法是合适的,怎样的不是?

每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

当然,有的人的看法也会改变,但绝对不是因为一场辩论而有所改变。只有事实才能证明,而且还不能是一个人,一家人的事实,而是一代人,几代人的事实。

拭目以待。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8 10:59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8-12-18 00:43 发表
我倒是觉得,既然是"人家的孩子",自然人家有充分的理由去为孩子操心,与你何干?

你呼吁的是什么?

要超前,但不要盲目的超前?要方法合宜的超前?什么是盲目,什么不是?怎样的方法是合适的,怎样的不是 ...


哈,哪里有呼吁,我还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心

我说过我思故我写,有时候写点什么也是种乐子

从来不敢去想说服谁,因为不需要都去走一条小路

不过,有各种说法摆在那里,对看的人还是很有益处的

俺不赞成超前,只是理解很多人所做的

用不适合方法的人,最终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这是毫无疑问的

某些不好的方法,文中也曾点过一些,不在多举例子啦,免得像在英语版那边,让某些人心里不痛快
作者: 卷耳    时间: 2008-12-18 11:02
特务小小强?是这个名字吗?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8 13:20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8-12-18 00:43 发表
我倒是觉得,既然是"人家的孩子",自然人家有充分的理由去为孩子操心,与你何干?
...


不过在美国,如果你在家里打了孩子,不巧被邻居看到了,他一定会打电话叫警察来的。

哪怕在中国,也免不了在背后评议一下的。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15:38
正在看你的贴,看你在论坛,问个问题:你有孩子了吗?能否回答的快点?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8 15:46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8 15:38 发表
正在看你的贴,看你在论坛,问个问题:你有孩子了吗?能否回答的快点?


问我么?有一个,正考虑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15:51
那你生一个班吧,有利于开运动会!而且前十年冠全还总是你。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8 17:53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16:34
你的的发展规律说,超前代价说,拔苗助长说,偶很欣赏,我认为是对的,但你的理论无可否认的存在以下的问题:

你是玩理科的吧,我也是个玩理科的,可能没你那么厉害,但也算深究过。看你一楼发的言论就知,你的孩子杜曼过?估计没有,你孩子珠心算过? 估计没有,你跟踪过从前杜曼与珠心算过的孩子吗?估计你没有!你有过近距离长达四五年的时间观察过二三十位智力超常的孩子吗?我不知道,你有杜曼数学,珠心算,及课堂上的数学教学经验?杜曼及珠心算你应没有,课堂教学呢,我不知道,你学过奥数吧,但你教过奥数吗?我也不知道。但起码数学早教上那个卷耳就知道的比你多。

如果你没有经验作为基础,你没有认真研究、实践过杜曼、珠心算,如果你没有课堂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及理论依据,那你是如何判断杜曼与珠心算是无用的?如何判断0是教不会的?空想?

你认为数学就是抽象与归纳,什么叫抽象与归纳呢?如何让孩子尽量快的从形象变抽象呢,归纳又是什么呢?你参加过奥数时,你会解题,但不等于你会教学,最优秀的奥数选手未必就是最优秀的奥数老师!那怕是优秀的奥数老师,他也不一定真正的了解什么是数学,奥数并不是数学!

与你正好相反,除了珠心算,我没用上,其它的东西我都由于种种原因,有涉及,有实践,我虽说也一定有局限性,但我差不多敢肯定,你除了上面第一段的理论正确,其它的东西,你说得不对吧。

为人父母者,不得不严谨,不得不求真,这是为自己也是他人的孩子负责啊!我甚至发现骂杜曼“脑残”的人,却在用杜曼一样的东西脑残自己的孩子!

语言固然可以尖锐些,但语出之际要有理论,有实践,有依据!

同志哥,我们的早教,绝不是扯皮,也不是什么写出来自己乐乐,难道我们也生产三聚氰氨?去毒害你、我、他的孩子? 堂而皇之的挂在版面上让别人说我们无知者无畏?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8 18:47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16:36
给反对的人想好了两句话哩。

   1.我不同意你的理论,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哈!
   
   2.我来论坛都是为资源而来,为鼠版而留!


所以老鼠走了,老虫也走了,好多人走了。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8 20:50
标题: 回复 #61 小米爸爸 的帖子
原来这些人都是因为你来了,他们才走的呀,哈。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8 21:11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8 16:34 发表
你的的发展规律说,超前代价说,拔苗助长说,偶很欣赏,我认为是对的,但你的理论无可否认的存在以下的问题:

你是玩理科的吧,我也是个玩理科的,可能没你那么厉害,但也算深究过。看你一楼发的言论就知,你 ...


我知道,你无非就是说我没亲身做过,就没资格批判你了。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吧

要是按照你这个说法,老易干脆就禁止发言了,因为他目前还没有实施的机会

其实你错了,我们反对盗窃犯,绝对不是因为我们偷盗过。

任何东西都是有其规律的,孩子的教育就是如此,数学的思维也是如此,违反了这个规律的方法,就是错误的方法

珠心算如果你是个会计、商人、普通人,那你学那个我从来都不会反对,算的快有什么错呀。可是你拿他给孩子进行启蒙,影响的是孩子一生的数学认知和能力,我当然反对。

Doman在美国给智障孩子做治疗,虽然没人肯定过他,似乎也没有特意反对的,但你给孩子用当然就应该反对了,因为它影响孩子思维的形成。

其实大米做Doman,反对你的更多的是那些玩Doman的人吧,那个圈子是很在意正宗的,不喜欢你这种另类的。

关于事实问题,你在这个坛子里,就可以看到很多实施过珠心算的爸爸妈妈,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告诉大家,他们的孩子上学后在数学方面遇到的困难。他们都是勇于反思的爸爸妈妈。

8年前,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和玩Doman的父母们交往,那里面有很多都是台湾人,那些都是贤妻良母这些人的前辈了。说实在,这些玩Doman的人,都是非常好的父母,他们在孩子方面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和他们很多人都是好朋友。现在他们没兴趣上各种坛子了,除了个别以此为生的(教授Doman),其他的朋友现在提起当年,也都是唏嘘不止。他们的经历,也都是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8-12-18 21:12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22:24
我知道,你无非就是说我没亲身做过,就没资格批判你了。


你没吃过米饭的,你就能说出米饭的味道?逻辑通吗? 亏你还是个玩数学的高手?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吧


所以,哪怕你看到了毛泽东,你也会说:“这是个脑残!”, 当然大米“脑残”那是没关系的,哈!

其实你错了,我们反对盗窃犯,绝对不是因为我们偷盗过。


看!中国政府都反对盗版,但全国网民都用过盗版软件!逻辑通不!要不你说这是形象数学吧,哈!

任何东西都是有其规律的,孩子的教育就是如此,数学的思维也是如此,违反了这个规律的方法,就是错误的方法


这个很赞同!那你说说正确的数学的教育规律是什么?要是说不出,那还不如杜曼。我起码还有条路可走。

珠心算如果你是个会计、商人、普通人,那你学那个我从来都不会反对,算的快有什么错呀。可是你拿他给孩子进行启蒙,影响的是孩子一生的数学认知和能力,我当然反对。


这就是你认识的珠心算?你这样的珠心算倒真的不学的好,要不你再说说你心中的珠心算,说不定我理解有误,可以再学习下,偶天生的脑残,你培训、培训下,辛苦点。大家齐观。

Doman在美国给智障孩子做治疗,虽然没人肯定过他,似乎也没有特意反对的,但你给孩子用当然就应该反对了,因为它影响孩子思维的形成。


Doman在美国给智障孩子做治疗, 这个倒是真的,杜曼的方法影响孩子的思维,最早听老鼠说过,既然你说了,何不公开一下,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思维的?为什么呢?如何解决呢?  当然你别问我,我知道也不会说。

其实大米做Doman,反对你的更多的是那些玩Doman的人吧,那个圈子是很在意正宗的,不喜欢你这种另类的。

没关系,他弄他的,我弄我的,你不也反对俺吗,只要你不是正宗的就行! ,那怕你是正宗的,你还得回答我上面的种种数学及思维上的问题,说不清楚那是假正宗。

关于事实问题,你在这个坛子里,就可以看到很多实施过珠心算的爸爸妈妈,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告诉大家,他们的孩子上学后在数学方面遇到的困难。他们都是勇于反思的爸爸妈妈。


这个问题,当年老虫早讲过了,没人注意,活该!

8年前,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和玩Doman的父母们交往,那里面有很多都是台湾人,那些都是贤妻良母这些人的前辈了。说实在,这些玩Doman的人,都是非常好的父母,他们在孩子方面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和他们很多人都是好朋友。现在他们没兴趣上各种坛子了,除了个别以此为生的(教授Doman),其他的朋友现在提起当年,也都是唏嘘不止。他们的经历,也都是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


这个呢,太阳好象从西边出来了,告诉你吧,贤妻良母正是大米的好友,她虽更强调圣经在育儿上的作用,但她对杜曼的方法是很推崇的。你撞到枪口上了吧。俺与多多妈也是两三年的网友了,多多杜曼没完全成功的原因,我恰恰是知道的。偶还是同同妈天使花园里的常客,同同、童心表现很出色哦,还有rainbow虽不是大米的朋友,但她的孩子杨智杰也就是杰杰表现更是出类拔萃,问问本论坛的月下小楼便知。

最后我告诉你吧,你不是说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吗? 那怕是流行了几十年贵为国内外正宗的蒙氏,问题出得也够多了,蒙氏成了傻子的大有人在,但是蒙氏着的爸爸、妈妈正前仆后继呢,淘宝上的蒙氏教具更是贵得上了天了啦,
哎,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人身上,还唏嘘不止呢! 小样的,哈哈。。。:lol

当然,你可以说,这些用心的妈妈们成功是当然的,不杜曼也会成功,那偶这个爸爸杜不杜曼都会成功,偶就是爱说杜曼七田不错,你又当如何? 哈哈!!千万别重复偶滴话.:lol

还有一句话要问,杜曼影响思维, 也就是说杜曼不好, 大家应反对杜曼不是,今天好几个人反对了呢,只有丽莹妈咪一个人赞同

我就不明白新加坡、台湾的杜曼中心,七田中心怎么还不倒啊,还赚了大钱呢?台湾、新加坡民主社会,这些中心难道也象那个奶粉对百姓进行招、摇、撞、骗?而且历经多年不倒,连偶大陆这边都有人都知道了,这么多年了,马英九总统及李显龙总理怎么没下令给关了呢,难道小马与小李也吃了三聚氰氨-----“脑残”了?


那么多人都与大米一样脑残了?还有本论坛的fengnwei超版,月下小楼(对不起两位,将你们也扯进来了)等等人都脑残?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哪一个人的孩子比不了你小子孩子厉害,哈哈,她们都杜曼或七田过呢,虽说不是严格上的,所以你反杜曼反啥?你要正宗要啥啊?:lol眼前不正宗的多了去。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1:30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22:44
真奶奶的痛快!哈哈,哈哈。。。。。。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22:46
快来回答我60楼的问题:你认为数学就是抽象与归纳,什么叫抽象与归纳呢?如何让孩子尽量快的从形象变抽象呢,归纳又是什么呢?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22:48
快来告诉我:杜曼是什么?珠心算是什么?及幼儿的早教数学是什么?你不是说要符合规律吗?讲出 幼儿数学的规律来,讲出来大米就服你,认你是条好汉,讲不出, 你小子就是奶奶的瞎扯蛋,混球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0:50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8 22:57
再帮你痛骂一下小米爸爸:“小米爸爸,你小子讲话啥不文明点?”

我先认了啊!

小子,那怕你理论说通了,再教咱点实践如何?你不是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吧”

你不是玩过奥数?你算是见过猪跑了?现在给大家吃点猪肉吧,别老是空头支票,或是拿老三套的棋类啊什么的,拿出新意来。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9 00:55
呀,大米一直在等着我那,去泡了一个澡,好舒服呀,就回来的晚了一些。其实你不必干等,在大呼痛快的同时,应该好好改改文章,避免硬伤。

你会引用,俺也会

你没吃过米饭的,你就能说出米饭的味道?逻辑通吗? 亏你还是个玩数学的高手?


还是你那套逻辑,看来你要不是吃点毒药,你是绝对不会相信那玩意居然可以毒死人的了。

所以,哪怕你看到了毛泽东,你也会说:“这是个脑残!”, 当然大米“脑残”那是没关系的,哈!


哈哈,真会拉大旗

看!中国政府都反对盗版,但全国网民都用过盗版软件!逻辑通不!要不你说这是形象数学吧,哈!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实际上都是贼。哈哈哈。那我可没杀过人,你杀过么,不要告诉你你不知道杀人犯是坏人呀,只有等你杀了人才会知道。


这个很赞同!那你说说正确的数学的教育规律是什么?要是说不出,那还不如杜曼。我起码还有条路可走。


谢谢还有些赞同的,让我去讲数学,怕绝不是几句话能讲出来的。我简单说说吧,数学绝对不是数数那么简单。1、数学的第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他是总结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后,抽象出共同的东西来。2、数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是以一些公里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而形成的一个完善的体系。3、数学的东西必须通过推论和证明而得到,而不能通过经验或者实验得到。一般实验得到的东西叫做猜想,比如众所周知的哥德巴赫猜想。而大米脑子里的东西,只能叫做瞎想。4、学习数学是一步步的、不能一蹴而就,绝不是背诵几个答案和定理就可以学会的。


这就是你认识的珠心算?你这样的珠心算倒真的不学的好,要不你再说说你心中的珠心算,说不定我理解有误,可以再学习下,偶天生的脑残,你培训、培训下,辛苦点。大家齐观。


不知道你理解的珠心算是什么,以前还有一个史丰收计算法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这些人属于有一些手艺,属于某一方面专长。不过人家可没用于教孩子数学。还有哪些背诵圆周率后多少位的,也不是什么数学天才,只能说记忆力不错罢了。


Doman在美国给智障孩子做治疗, 这个倒是真的,杜曼的方法影响孩子的思维,最早听老鼠说过,既然你说了,何不公开一下,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思维的?为什么呢?如何解决呢?  当然你别问我,我知道也不会说。


你说你好好的不去和人打交道,却去听什么“老鼠”说道,动物也能明白人的道理么?原来说你脑残不过是玩笑,现在我真的有点相信了。


没关系,他弄他的,我弄我的,你不也反对俺吗,只要你不是正宗的就行! ,那怕你是正宗的,你还得回答我上面的种种数学及思维上的问题,说不清楚那是假正宗。


你好可怜,搞doman的不认可你,你却在为Doman四处打拼


这个问题,当年老虫早讲过了,没人注意,活该!


这个不靠谁指出,正确的道理才能真正说明问题

这个呢,太阳好象从西边出来了,告诉你吧,贤妻良母正是大米的好友,她虽更强调圣经在育儿上的作用,但她对杜曼的方法是很推崇的。你撞到枪口上了吧。俺与多多妈也是两三年的网友了,多多杜曼没完全成功的原因,我恰恰是知道的。偶还是同同妈天使花园里的常客,同同、童心表现很出色哦,还有rainbow虽不是大米的朋友,但她的孩子杨智杰也就是杰杰表现更是出类拔萃,问问本论坛的月下小楼便知。


哈哈哈


最后我告诉你吧,你不是说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吗? 那怕是流行了几十年贵为国内外正宗的蒙氏,问题出得也够多了,蒙氏成了傻子的大有人在,但是蒙氏着的爸爸、妈妈正前仆后继呢,淘宝上的蒙氏教具更是贵得上了天了啦,哎,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人身上,还唏嘘不止呢! 小样的,哈哈。。。:lol


总体来说,蒙氏和那些相比,还是比较合理和正规的方法,


当然,你可以说,这些用心的妈妈们成功是当然的,不杜曼也会成功,那偶这个爸爸杜不杜曼都会成功,偶就是爱说杜曼七田不错,你又当如何? 哈哈!!千万别重复偶滴话.:lol

还有一句话要问,杜曼影响思维, 也就是说杜曼不好, 大家应反对杜曼不是,今天好几个人反对了呢,只有丽莹妈咪一个人赞同

我就不明白新加坡、台湾的杜曼中心,七田中心怎么还不倒啊,还赚了大钱呢?台湾、新加坡民主社会,这些中心难道也象那个奶粉对百姓进行招、摇、撞、骗?而且历经多年不倒,连偶大陆这边都有人都知道了,这么多年了,马英九总统及李显龙总理怎么没下令给关了呢,难道小马与小李也吃了三聚氰氨-----“脑残”了?


哈哈,不倒的东西多了去了,只要到了的才是不好的?不倒也是因为还能让一些人相信而已。不过我知道的是,西方这么多年,也没人认可过那是个什么教育方法。大陆这么多人,也不过几个人信奉而已,这就是事实。



那么多人都与大米一样脑残了?还有本论坛的fengnwei超版,月下小楼(对不起两位,将你们也扯进来了)等等人都脑残?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哪一个人的孩子比不了你小子孩子厉害,哈哈,她们都杜曼或七田过呢,虽说不是严格上的,所以你反杜曼反啥?你要正宗要啥啊?:lol眼前不正宗的多了去。


别人都很正常,唯有大米脑残了,这也是没啥办法的事情。



后记:今天(哈是昨天了)小儿放学归来,告诉我他在学校的数学综合竞赛上获得了一等奖,他们班只有两个。嗯,有乃父当年的风范。于是狠狠的亲了他,一晚上都在洋洋得意中。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9 01:09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实际上都是贼。哈哈哈。那我可没杀过人,你杀过么,不要告诉你你不知道杀人犯是坏人呀,只有等你杀了人才会知道。


这个与是不是坏人有关系?你有杀人的心理体验? 是杀人凶手对杀人心理体验真切?  还是你这个旁观都体验的更真切!

你说你好好的不去和人打交道,却去听什么“老鼠”说道,动物也能明白人的道理么?原来说你脑残不过是玩笑,现在我真的有点相信了。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我什么和动物打交道呢?你讲个啥,去问问论坛里的朋友,真是有问题。

谢谢还有些赞同的,让我去讲数学,怕绝不是几句话能讲出来的。我简单说说吧,数学绝对不是数数那么简单。1、数学的第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他是总结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后,抽象出共同的东西来。2、数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是以一些公里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而形成的一个完善的体系。3、数学的东西必须通过推论和证明而得到,而不能通过经验或者实验得到。一般实验得到的东西叫做猜想,比如众所周知的哥德巴赫猜想。而大米脑子里的东西,只能叫做瞎想。4、学习数学是一步步的、不能一蹴而就,绝不是背诵几个答案和定理就可以学会的

后记:今天(哈是昨天了)小儿放学归来,告诉我他在学校的数学综合竞赛上获得了一等奖,他们班只有两个。嗯,有乃父当年的风范。于是狠狠的亲了他,一晚上都在洋洋得意中。


原来你知道的数学是这样。


俺再告诉你一下,俺3岁都不到的孩子几个月前打架就打过了5岁的孩子了,偶博客里就有,是她自己打架哦,不是我教的,

最后有句话,学校的数学是脑残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半夜里突然想,你要是美女多好?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9:22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9 01:16
69楼,学校数学是脑残训练,你还那么看重,有时偶教奥赛与学校数学其实心里是很痛苦。但无何奈何。

声明一下,大米绝无攻击哪个孩子之意,偶是真的对学校数学有意见。累了,呼呼去!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3:34 编辑 ]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9 01:23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1:09 发表


这个与是不是坏人有关系?你有杀人的心理体验?哈哈!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我什么和动物打交道呢?你个脑残,去问问论坛里的朋友,真是无知。



原来你知道的数学是这样。

然后再告诉你一下, ...


大米是个老师,还教数学呀!!

可后来怎么成了脑残了呢?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9 11:54
看来大家都被我和大米的一唱一和给吓住了,怎么没人敢来说话了呀。

别怕别怕,据我了解,大米可是一个有气度好同志,不会为一两句话,就真的恨你的。他最喜欢和别人斗嘴啦。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9 12:21
标题: 回复 #73 qqyou 的帖子
你俩慢慢打,我看看杜曼到底咋回事.

我在坛下载了杜曼的资料了,什么都有,还挺全的.我选了几个.
PPT的,觉得挺好的.
就是百科全书吗.小孩看看应该不错的.
好多知识我都不知道呢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0 00:25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19 12:21 发表
你俩慢慢打,我看看杜曼到底咋回事.



看来要让你失望啦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21 09:29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7 22:53 发表


其实有些人目的性很强,比如就是要让孩子10岁上大学,而且又采用相应的手段。尽管我不会这么做,但我并不认为他做的不对,毕竟是人家的孩子么。

可怕的是,为了这个目标,盲目的做一些事情,甚至采用了错 ...


等了两天,看楼上不打了,来悄悄露个脸。

我的意思是,长远的目的。不是短期的,也不是中期的,而且,对孩子一辈子如何期许。

比如说,10岁上大学,可以啊,可是人的一生不是到10岁就完结了吧?后面的呢?孩子后面的几十年,要如何走下去,走不走得好?家长就不考虑?

其实我感觉这和几十年前西方国家的一些讨论很相似。

如大学里学过的课文,渔夫和富翁的对话,其实见仁见智,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解读,当然也就会有各种不同的道路走下去。

贴一个别人的解读:

......  之一:
      西方有一个故事。一天,在海滩上,大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便责备他说: "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多打点鱼呢?" 渔夫反问到:"打那么多鱼干嘛?" 富翁说:"卖钱啊!" 渔夫再反问:"卖那么多钱干嘛?" 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晒太阳、。" 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吗?"

  中国古代也有一则相似的故事。据陈赣一《新语林》载:客有诣袁海观者,于门外遇一长发叟,御布衣,挟巨碗蹀躞阶下,问何为?曰丐耳。索碗视之,则精瓷也。问售否?曰:"以此乞食,不愿售。"客曰:"与若多金可乎?"曰:"丐舍乞食外不知更有他事业,需多金奚为?"客异之,入以语袁,袁速之入,问姓名籍贯,叟曰:"大地,逆旅也,万物,刍狗也,更何里居姓氏可记?公解人,愿勿以此下问。"袁方手持鼻烟壶,以援叟,叟亦探囊授袁,视之则乾隆朝御制古月轩壶也,不禁怃然。叟出,袁目送其去,叹曰:"此古之伤心人也。"

  一个是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一个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乞丐,却都是追求本真的一种人,这未尝不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他们共同点在于:视金钱如粪土。用他们自己话说,就是要那么多钱干嘛。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比如那富翁,比如袁海观和他的客人,一生中都在犯着同一种错误:舍本逐末。我们狠命追逐的东西其实正是乞丐和渔夫所要摒弃的,我们追求的结果却正是乞丐和渔夫本身拥有的。我们的一生就像老驴拉磨一样,只是在重复地转圈,从起点到终点,我们却不知道起点本身就是终点。就这样,在物欲的追逐中,我们离这些本真的东西愈来愈远了。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能拥有许许多多东西,其实,就连我们一双脚板踏住的那一丁点土地,也不为我们所有。
==============================================================
......  之二:
     大家一定都听过渔夫的故事。从前,海边有一个渔夫,他每天上午会在海边和朋友聊天、打渔,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和老婆睡个午觉,晒晒太阳,在咖啡店来一杯咖啡,傍晚孩子放学回来,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很满意他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因为一个陌生人而打乱了。那天,有位富有的商人来到了海边,看到他打渔打得很起劲儿,跟他聊了起来,并且给了他一些人生的“教导”。
       富商说,“你以后不仅早上要打渔,下午也要打渔。”“为什么?”渔夫问。“因为这样可以多赚钱。”
  “然后呢?”“赚够了钱,你就可以买条船,雇用一些人来帮你干活。”
  “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有很多渔货,卖到各地去,赚更多钱。”
  “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买船队,到真正的海洋上去打渔,再赚更多的钱。”
  “然后呢?”渔夫搔搔脑袋。
   那个富商说,“然后你就可以退休,在家里每天过得轻松愉快,高兴打渔的时候就打渔,下午你就可以喝喝咖啡,和老婆孩子快乐生活啦!”
  渔夫微笑着说:“那样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啊!”
  你或许从很多地方听过这个故事,但是首先回答自己:如果你是这个渔夫,今天下午,你会做些什么?
   
  你会: A  跳起来继续打渔;        B 开始寻找更多打渔的机会?
  选A 的人:听完这个故事的你是不是会心的笑啦?生活有很多美,所以要享受幸福。是么?
  选B 的人,听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困惑,为什么我努力一番,还是回到原点呢?那我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呢?
  渔夫故事的谬误
  今天我来告诉你故事的另外一面。很多人会被渔夫故事迷惑,嘲笑那些努力生活的人——你们要的一切,都在你们身后,你还找什么?
  
  我想告诉你,故事里渔夫的幸福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觉。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没有竞争的年代,我们当然可以心安理得的在每天下午喝咖啡晒太阳,过自己快乐的生活,即使有一两天没有打到鱼,渔夫也会有快乐心宽的方法度过,等待第二天的丰收,这样的生活让人向往,像个喜剧。但是如果这个渔夫生活在我们今天?渔夫没有考虑到,他的渔船会破,他用什么多余的钱修缮?他的孩子会长大,他用什么来支付学费?他的父母也许会病倒,他用什么来支付医药费?他也许会生病一两个月,那个时候他用什么来生存?今天如果我们不懂得为明天准备些什么,在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一味的只看到今天下午,只会是悲剧。
  
  不妨看看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剧本。渔夫A 和渔夫B 同时听到了企业家的建议,一个下午继续去喝咖啡,一个下午开始打渔。不久,渔夫B开始积攒自己第二条小船,然后是自己的船队,然后是打渔公司。在奋斗了5年后,渔夫B终于也能开始喝下午茶——这个时候他的老朋友渔夫A,已经在午后阳光下嘲笑了他5年啦。
  有一天,一场风暴席卷了这个宁静的小海湾(这已经不是寓言了,想想这段时间的金融危机),停靠在岸边的船被破坏得很厉害,整个港湾连续一个月没有了任何鱼群。风暴过后,整个沙滩到处都是船的碎片……渔夫B 积极行动起来,他开着自己的船队转移到了另外的一个更加富裕海湾,他离开的时候从容自信——这次风暴让他损失了三条船,但是他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能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渔业公司。渔夫A在自己的小船边,这个可怜的渔夫失去了他唯一的小船,他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如何下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不是觉得很生气,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很多人的精神温床,也是很多穷人嘲笑忙碌的人群的有力武器。今天打破这个让大部分觉得安全和舒服的幻想,是想告诉你:自由是有强度、有宽度和有高度的。
  渔夫A和B都享有下午喝咖啡的自由,但是他们的强度却完全不同。一个经不起哪怕是一场病,一个却能够抗住一场风暴。看看今天在金融危机中间的公司,风暴过去才见彩虹,屹立不倒的,就是真正的高强度自由。
  渔夫A和B都享有下午喝咖啡的自由,但是他们的宽度也不同,一个只能继续打渔,一个有了一定的资本,也许能进入渔业加工业,船业,旅游业,或者心情一好买下那家很爽的咖啡店。
  渔夫A和B都享有下午喝咖啡的自由,但是他们的高度也不同,一个只能在捕鱼的行业有自己自由控制自己的收入,一个却能够控制自己海域的鱼产量,能控制自己捕鱼的种类与方法。
  今天下午,你准备做哪一种渔夫?你会追求哪一种自由?
=============================================================
......  之三:
     有一个富翁到海边渡假,他漫步海滩,遇到一个打渔人正躺在海滩上晒太阳。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嗨,你好!”
“你好!”打渔人懒洋洋抬了一下眼皮。

  “今天天气真好!”

  “是啊,天气不错。”

  “没下海打渔?”

  “回来了,收获还不小呢。”

  “天气这么好,收获又不错,干吗不多打一趟呢?”

  “为什么要多打一趟?”

  “那你就会有双倍的收入啊。”

  “那又怎么样?”

  富翁有点不高兴了,“如果你天天多打一趟,你不就富了?”

  “富了又怎么样?”

  “你就可以买艘大点的鱼船,打的鱼就会更多。”

  “那又怎么样?”

  “你的钱就会更多,就可以组织一个渔队,每天给你打更多的鱼。”

  “那又怎么样?”

  “你甚至可以买一架飞机,每天坐着飞机指挥你的渔队打渔。”

  “那又怎么样?”

  富翁是真的生气了,“那样你就会成为一个富翁!”

  “那又怎么样?”

  “那样,你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海边,看看大海,吹吹海风,晒晒太阳,甚至小睡一会,多惬意啊。”

  “先生,我现在正坐在海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对不起,我要睡一会儿。请不要打扰我。”

    绕了一个大圈,努力追求的东西,是否就会是最简单的东西来的呢?懒人的哲学,其实就是知足常乐。

    看到这也许你会有以下的想法:当我赚上一亿以上的金钱时,我就会去实现我的理想,我可以去建很多学校,建很多福利院,等等,就象比尔盖茨、李嘉诚,其实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而赚钱,他们都曾说过将来要把钱捐献给社会,这个时候,他们的赚钱,只不过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已经与我们的赚钱是两回事了。

      赚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吃饭而赚钱;第二个阶段:为了舒适的生活而赚钱;第三个阶段: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赚钱。 当你赚上一亿以上的金钱时,钱就只是一个符号了,赚那麽多钱,还不一样是穿衣吃饭。当然,赚上一亿以上的金钱,可以奢华,可以浪费,也可以摆阔。但光为了这些而去拚死拼活,我个人认为是得不偿失。

    生活的全部不是金钱,而是工作与享受,金钱只是一种生活工具,一种象征符号而已。要知道,不管你生前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巨,死后还不样是一堆枯骨,或一坛骨灰。但是不同的是,有钱人是衣食无忧地享清福,有病不愁没钱看,出有车食有鱼。渔夫可能是闲暇散散心,过一会还要去出海打鱼,去与风浪斗争。这叫螺旋型发展,看似同样,其实本质不同。

      没错,渔夫晒的不是别的,正是太阳。商人也许一生的努力,但到头来来享受的,亦不过是在海边晒太阳而已,而一文不名的渔夫得来却毫不费功夫。懒人的哲学是:既然跑来跑去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还不如不动。既然努力工作到头来得到的只不过是晒晒太阳而已,不如现在就晒。

     人生也许真的是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但这就是我们呆在原地不动的理由吗?

      走在雨中不打伞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没有伞可打;一种人是有伞不打。前一种人为伞而忧心,后一种人为雨丝渗入发端的那份清凉而惬意。有些事情光看表面,似乎是殊途同归,但真正灵魂深处的心境却有着天壤之别。

      商人经过奋斗和努力,多少年后,功成名就,仍回到那片海滩晒太阳,而散懒的渔夫也在饥一餐饱一餐中依然日日晒太阳如故。于是海边的人看到天天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晒太阳:一个无牵无挂,一个浑浑噩噩。

      富人用富人的心态、穷人用穷人的心态去看待成功和失败,不能说富人的成功就一定是成功,穷人所谓的失败就一定是失败。渔夫要生存,而富翁要生活。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1 10:44
楼上的故事可以综合成那句大俗话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即使万一没有钱,还可以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21 11:20
歪了,歪了。

可不是想谈钱呢。

当然钱也是要谈的。不过在这里不谈

只是说,人对人生的看法很不一样,于是在教育上,也会有不同的期望,而因为这些期望,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此而已。

就象一楼举的例子一样。

或者,就谈钱,看看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
有人说,我们现在遇到的经济危机和美国的不一样。
美国的是由于过度消费带来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则是有点类似美国29年经济危机那样的,属于结构转型的危机。
面对这种危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能否成功?在中国呢?

嘿嘿,转回来,除了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到各人的教育方法之外,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其实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具体实施的。。。

当然,归根结底,我觉得这也就是人的命运吧——遇到什么样的老爸老妈,那不知是幸运儿还是倒霉蛋的小家伙10余年的生活就定了基调了。。。
一生怎么样都是过。。。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1 13:30
标题: 回复 #78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哈哈,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你要说的,可以归于两个大问题

1、什么样算是成功了?
2、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我倒是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解决第二个问题

人为啥活着?

过去的人可能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者为了传宗接代(所谓传宗接代,说白了还是为了老有所养)。再高的目标那时候实现不了。即使最普通的目标,也难以达到,所以儒家最推崇的就是节制欲望,其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几千年都没有多大的进步。

现代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目标可能更高一些,但终极目标也还是衣食无忧,让自己快乐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小孩子学习也是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父母工作挣钱也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其实经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现在没有时间,说希望老了可以出去走遍各地、可以博览群书,其实我觉得旅游和读书都不是他们的真正爱好,而不过是一个梦想,真的老了,他还会找借口去避开真正的行动。真的喜欢了,那现在就收拾行装出发。

一个人可以时时刻刻的去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而不为其他的事情去发愁,我觉得那就是成功了。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8-12-21 13:30
别的不说,看到楼主说"老鼠"那段,要把我笑岔气
楼主绝对是搞笑超高手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1 13:50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8-12-21 13:30 发表
别的不说,看到楼主说"老鼠"那段,要把我笑岔气
楼主绝对是搞笑超高手


我冤枉呀,我很认真的在论坛搜索过,这个坛子根本没有老鼠、老虫这些用户,我想可能是和老易一样,是哪一位大侠的外号吧!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21 14:04
标题: 回复 #81 qqyou 的帖子


猜猜看,谁是老鼠?
一般的老鼠咱不喜欢。
不过,如果是米国来的,米老鼠,就喜欢了。
孩子喜欢。
然后呢,大人小孩都喜欢的,还有一只。。。。

这论坛上,也有一只?
作者: leowelkin    时间: 2008-12-21 15:00
列位,怎么不继续啊?俺看得起劲呢!    dawnch    和   jerryhao还是大家打口水仗的资源呢!

[ 本帖最后由 leowelkin 于 2008-12-21 07:05 编辑 ]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1 20:50
谢谢各位,这两个人我都知道的,他们都是和大家一样,是很有独特想法的人,如果他们还在,向qqyou学习几天,传他们几条真经,估计都会是很有作为的人呢。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21 22:09
关于打鱼的故事,
因了儿子这两天的作业,
罗嗦两句。

这周儿子的语文作业
两次出现“环境保护”类作文

一次是写一份鸟的侦察报告
儿子写的是侦察鸟A看见了关在笼子里的鸟B
鸟B不高兴
鸟A觉得奇怪:你不是有水有食吗?
鸟B说:没有自由。

周记儿子以一条鲸鲨的语气写了三份侦察报告
第三份侦察报告是看见海里的捕鱼船
然后很多小鱼告诉它
它们的爸爸妈妈被带走了

看上去和富翁以及渔夫没关系哈
但真的想请大家假想自己是海里的鱼
会赞成富翁的建议吗?
再想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
他们会感谢富翁老前辈吗?

[ 本帖最后由 happy_99 于 2008-12-21 22:11 编辑 ]
作者: oldcaty    时间: 2008-12-21 22:22
关于超前,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应该针对不同的孩子,关键是要孩子愿意学的,就没有什么超前不超前,我的小孩儿现在快2岁8个月了,现在对什么都感兴趣,有些东西他可能不能理解但我还是会给他讲,他可能不理解但他会记住我给他讲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2 00:04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8-12-21 22:09 发表
关于打鱼的故事,
因了儿子这两天的作业,
罗嗦两句。

这周儿子的语文作业
两次出现“环境保护”类作文

一次是写一份鸟的侦察报告
儿子写的是侦察鸟A看见了关在笼子里的鸟B
鸟B不高兴
鸟A觉得奇怪: ...


真诚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在将来具有真正的爱心,而不是伪善的爱心

那时候他们就真得懂得环保了。

目前中国的环保基本是伪的,而不是真的。

不让砍树不是环保,树本来就是要用的,砍完了还要种才是。

鱼你不去打,他也活不了300年,但不可以用断子绝孙的网。

国人的特点是,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亮,坏事做的比谁都多,哈!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22 01:59
不喜欢。。也不习惯。。这种“逐条反驳”的风格。。。
断章取义。。此之谓也。。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2 13:40
其实随机访问一些中国的父母,问问他们对目前的生活满意么。

也许回答不满意的会居多

这个可能是很多孩子被要求超前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吧。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22 13:55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22 00:04 发表
目前中国的环保基本是伪的,而不是真的。


这个“中国的……”的说法,
我个人一直不太喜欢。
为什么呢?
中国的环保是假的,
那是谁做出来的?
不是我们每个人参与在里面吗?
如果觉得他假,
为什么不从我做起让他真起来呢?
个人做没用--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回答,
但每个人都不做就有用吗?

我喜欢凡事用“我怎么怎么”的句式,
我不用空调,夏天不用,冬天也不用
我把纸双面打印,家里这样,办公室里也这样

此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事项
诸如说国人素质低下
诸如说国家工作人员欺上瞒下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2 14:47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8-12-22 13:55 发表


这个“中国的……”的说法,
我个人一直不太喜欢。
为什么呢?
中国的环保是假的,
那是谁做出来的?
不是我们每个人参与在里面吗?
如果觉得他假,
为什么不从我做起让他真起来呢?
个人做没用--这 ...


你完全可以不喜欢,但是事实这样我也没办法

很多好的东西到了中国,都失去了其原来的本意,变了味道

如果目标不搞清楚,在做什么都没有用处的。

政治家喜欢喊口号,但并不在意做事情,我们小民就不跟着凑那个热闹了。至少我不去当吹鼓手。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12-22 15:12
我落后了,来学习学习超前~~
作者: 踏雪放歌    时间: 2008-12-23 00:16
情商比较重要了.父母先好好学学吧.
作者: er00892    时间: 2008-12-23 08:28
无论怎么超前,教孩子做人是最重要的。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23 08:30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8-12-22 13:55 发表


这个“中国的……”的说法,
我个人一直不太喜欢。
为什么呢?
中国的环保是假的,
那是谁做出来的?
不是我们每个人参与在里面吗?
如果觉得他假,
为什么不从我做起让他真起来呢?
个人做没用--这 ...


歪一歪,应和一下happy_99。
环保这类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管不了别人怎么做,只好自己做,也用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做。
习惯养成了,尤其是心里对旁人、对世界真正有在意,他不会轻易做出不环保或其他的事来。
但是,我也不想试图去扭转目前的困局,个人之力,难以回天,只能寄希望于时间。。。

其实正因为此,也不想辩论很多,别人的观点是很难改变的。
不如自己做自己的事,让时间来证明。
当然,正象美国大选,争取的不是两党长期的支持州选票一样,也许有的人能把原本摇摆的人说服到自己的阵营中去。。。
超前,或不超前,各自沿着自己的路去走。
作者: HNHu    时间: 2008-12-28 06:49
有点同意僵硬的, 有时孩子如果喜欢, 超前点也无妨. 关键是父母别逼着孩子超前.

前几天跟孩子逛街, 他看中了一款赛车LEGO, 我一看7-12岁的, 就不想买, 无奈他坚持要, 就想让他试一试"知难而退"买回来了. 结果人家就是自己自力更生拼好了(他才四岁).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8 10:04
原帖由 HNHu 于 2008-12-28 06:49 发表
有点同意僵硬的, 有时孩子如果喜欢, 超前点也无妨. 关键是父母别逼着孩子超前.

前几天跟孩子逛街, 他看中了一款赛车LEGO, 我一看7-12岁的, 就不想买, 无奈他坚持要, 就想让他试一试"知难而退"买回来了. 结果 ...


记得在国外,标记为7-12的玩具,还有这样一个原因,那就是玩具的组成部分过于细小,可能比较小的孩子会误放在嘴里,有导致孩子窒息的危险。

当然啦,在俺们中国没有这么详细的规定。

不过既然人家考虑了哪个方面,确实还是可以小心一些呀。这一点上,你可是"超前"啦。
作者: HNHu    时间: 2008-12-28 10:27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般小东西容易导致孩子窒息的危险是指孩子0-3岁. 所以, 这一点, 我没超前.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28 10:53
原帖由 HNHu 于 2008-12-28 10:27 发表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般小东西容易导致孩子窒息的危险是指孩子0-3岁. 所以, 这一点, 我没超前.


嗯,可能你说的对,我对国外的这些规定不了解。

不过人家限定7-12,你4岁就用,肯定是超前了,一旦出问题,厂家就规避了责任,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啦。
作者: HNHu    时间: 2008-12-28 11:00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28 10:53 发表


嗯,可能你说的对,我对国外的这些规定不了解。

不过人家限定7-12,你4岁就用,肯定是超前了,一旦出问题,厂家就规避了责任,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啦。


那当然做父母的还是要确定玩具是安全的才给孩子用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