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很多孩子成年之后,兴趣高度统一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4 17:19
标题: 很多孩子成年之后,兴趣高度统一
去年同学聚会,餐桌上无论老师还是同学,大家谈论的都是股票。
大家甚至比赛看谁股票代码记得多。

大学时觉得很无趣的一个人,谈起股票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精神焕发,神清气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说白了,成年后,基本上大家的兴趣趋向统一,就是钱。

我从美国回来后开始做自己的项目,开始,我是想改变家长的观念,
但最后家长改变了我。因为每个家长都提出很实在的要求。

你说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将来找到好工作?或者好前程?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开着悍马的钢厂老板也是这个调调。

开始我不明白,今年明白了,经济危机一来,民营钢厂全部关门停产,
去年还是巨富,今年就已经欠债了。

实际上,这个富豪对子女的教育体现出了一种危机感。难道不应该吗?昨天是富豪,
今天进局子的也不少见,而昨天是高官,明天被双规也不是不可能。这轮股市暴跌,
多少账面上的千万富翁跌回原型?

因此,不管什么样的家长,有钱人也好,官员也好,对孩子未来职业以及前程的关心
我觉得是实在的。而我,得对我的客户负责。我不能说,你那么高的位置,那么有钱,
孩子的前程还担心什么?你将来给他安排了就算了,孩子现在就快快乐乐,由着性子
发展吧。我要是这么做,客户都跑光了。

中国人动荡的日子过惯了,危机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老祖宗都教导我们,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所以去年的时候,国家形势一片大好,总理说08年会很难过。不得不佩服
总理的远见。

现在形势已经明了,全世界都在闹危机。我相信中国不会有大问题,就是因为政府强烈
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

回到教育上来,孩子的兴趣其实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兴趣健康有益的我都尽量保留,
可我知道,这些兴趣说白了就是一种娱乐,他们不能解决生计问题,而且,这些兴趣
到了成年后就会无法持久,而与生计结合的兴趣才会持久。

所以我的定位是,能与生计结合的兴趣优先发展。

这就是规划。规划的结果,就是让一个孩子能够兼顾眼前的兴趣和未来的兴趣,兼顾现在的
快乐和长远的快乐。不能说你小时候快乐到极致,到了成年后却无业可就,成天闷闷不乐,
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美国孩子有资本这样,因为美国的穷人都可以开越野,住别墅。但是,即便如此,
美国的精英阶层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高燕定写了一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
他的书说的很详细,孩子在他的设计下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现在有很好的职业。

他的书还是草稿的时候我们一起聊过很多,开始我还不是很理解,直到我自己开始教孩子,
我才明白,实际上设计这个词不是工程意义上的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有点像打仗的那种设计,
战略是既定的,战术会随机应变。

最后说几句,一些老坛友了解我的风格,我写东西都是有感而发,没有一篇是为了拉客户。我的客户来源很稳定,
如果想拉客户,我完全可以实名,也有更大的媒体平台我可以使用,但我到论坛上写东西只求一种
自由交流的环境。我很珍惜这种轻松自在,热烈争鸣,自由发言的环境。

因此,我极力维护老易这个笔名。我希望老易与现实中的我完全分开。同时我诚挚希望知道我是谁
的朋友尽量尊重我的这个心愿。因为一旦我的实名被人知晓,那么,我所写的全部东西就完全
失去了客观性,每个人都会攻击你说你的东西另有企图。这样,写文章交流思想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那时,也就是我彻底离开这里的一天。
作者: 9143in    时间: 2008-12-14 17:51
俗话说:打不过的就和他交朋友。没有谁对付得了钱,所以大家为其马首是瞻。没有人和孔方兄过不去。更何况有家庭要承担,有父母要赡养。

生活一旦富裕起来,兴趣爱好自然会慢慢萌发(和人的素质发展一样)。

我的意思是,现实的状况与意识形态无关,只关乎生存环境。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8-12-14 17:55
抢个沙发坐。

老易的几篇新作都很不错,学习了。事实上我这一年就在仔细观察孩子真正优势,也向许多人请教,这也相当于在寻求升学顾问,以备更合理规划孩子将来求学之路。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8-12-14 18:00 编辑 ]
作者: er00892    时间: 2008-12-14 19:46
很犀利啊!!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2-14 20:23
和儿子一起看了你那篇《 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两条路(新版)》的帖子,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医生?--摇头

律师?--摇头

作家?--可能吧,50%

然后儿子说,要做能赚大钱的事。

然后进了这楼,看了这帖,笑了。是不需要我去引导儿子长大了要把兴趣“高度统一”到币币上来了。

刚在那楼里谈到引导,也只是比较微观的学途上的指导,自己的几十年学涯,没有经验也有教训的,但如果谈到职业规划,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慧眼呢?

做好眼下,让孩子先成就当前的优秀,即便可能是将来的平庸,然而若连平庸的优秀都差之太远,还有多少奇迹可以企及?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8-12-14 20:40
人生很难规划和设计,即使是老易所说的“打仗那种设计”也如此。父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就很不错了。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2-14 20:59

  小易受客户影响太深了

  物质产品的服务根据客户要求来订
  理念的话
  还是要引导客户为主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4 21:32
“但如果谈到职业规划,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慧眼呢?”

的确很难,我国缺少升学顾问,职业顾问这个行当,发达国家中升学顾问,职业顾问是很热门的行当。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2-14 21:43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14 21:32 发表
“但如果谈到职业规划,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慧眼呢?”

的确很难,我国缺少升学顾问,职业顾问这个行当,发达国家中升学顾问,职业顾问是很热门的行当。


今天LG从北京出差回来,少不得又与老同学聚会一番。看着他们同学一起的照片,LG说起他的一个同学说,当年毕业分配时,只有LG选择了一个现在看来最不应该选择的地方,所以才走了一条和许多同学都不同的路。LG与我言谈之中,多有叹息。

是的,如果当初有明眼人指点,凭他们当年的情形,命运可以完全不同。

但愿我的孩子能得遇指路明灯。而我此时,只能帮孩子准备充足远航的行囊。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8-12-14 21:45
又有新的了,观点始终无法认同。哎,有些话不说也罢,因为对我反对的东西,言辞向来有点激烈,喜欢刺痛人家。还是不说了。
作者: 曾妈    时间: 2008-12-14 23:03
老易的規劃觀點很贊成,因為面對學生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我深有感觸。原來用一個多學期實習寫論文,今年因為緊迫的就業形勢,趕在3月就要答辯,好讓學生去找工作。歪樓了,也是有感而發,這幾天上論壇收穫很大。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5 00:07
110,请注意我所说规划的细节。我主张在8-10岁前放手,让孩子多接触,10岁之后规划,
10岁之后还算幼儿吗?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5 00:37
规划,设计,一个好产品就下线了

可惜的是孩子是生命,还是个有意识的生命

国人很难把自己放在孩子平等的地位上

能关注一些孩子的感受,几乎已经是圣人了。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8-12-15 08:15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15 00:07 发表
110,请注意我所说规划的细节。我主张在8-10岁前放手,让孩子多接触,10岁之后规划,
10岁之后还算幼儿吗?

楼主还是把家长作为教育的主体,根本没认识到根本的错误,总觉得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掌控一切。缺少对孩子的平等对待。别的帖子上有的家长说把用引导,我很赞成,引导孩子规划自己的目标(阶段性的,很少有人能从10岁看到20岁以后的事),家长不是规划者。孩子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楼主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还是好好缕一下自己的各个帖子和思路,做一个总结吧。
作者: zzfeihua    时间: 2008-12-15 08:52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14 16:07 发表
110,请注意我所说规划的细节。我主张在8-10岁前放手,让孩子多接触,10岁之后规划,
10岁之后还算幼儿吗?

我和楼主恰好相反,10岁前要规划,当然我是全面抓,不以升学为目的,以提高素养为目标;10岁后尤其是上了初中了就顺其自然好了。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8-12-15 08:53
楼主的观点个人认为总有些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啊

就拿我的单位的同事来说,他们有每周都定时去打网球的、羽毛球的、蓝球的,有的还经常参加省内的业余比赛,有的是摄影的发烧友,一个大炮的配置就是七八万,一到周末就采风去了,还有的户外那也是相当的专业了,围棋象棋的高手真是数不胜数,还有喜爱钓鱼的,喜爱网游的、喜爱旅游的,更有喜欢拉丁舞的、瑜珈的,我的好朋友还拿到了瑜珈的老师资格,可以带学生了,我看我的同事真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余时间每人有自己兴趣所在,而且有的人还玩得特别专业。

我想同学聚会谈股论金可能是大家共同的兴趣爱好吧,如果你大谈摄影,可能对方感兴趣的只是钓鱼,这样就很难沟通了嘛,但并不代表都没兴趣或兴趣统一,只不过兴趣都变成了很私人的问题了。

孩子成年后,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后,更容易有自己的兴趣,也比小时候家长逼的兴趣更是自己真正的爱好,我看这个勿用担心啊

要担心的是,家长还是不要强迫孩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兴趣,那个会让孩子很痛苦。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15 10:20
心香的话我很赞同,
我们身边的朋友确实是这样,
各自有各自的爱好,
也都很享受这些爱好带来的快乐,
但在一起时谈论的可能是更普遍的问题,
如果和爱好相同者在一起,
那话题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里就很在乎怎么让他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平凡乐趣,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听语校长的贴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总可以让孩子在不经意之间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并享受这种乐趣。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8-12-15 16:28
回三宝妈:

我们是工人阶级。。。非公务员也。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12-15 16:43
这篇新作,唉唉唉~~~

应该是受客户的影响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惹的祸

闪~~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