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平庸的优秀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1 02:36
标题: 平庸的优秀
很多孩子给我的感觉很优秀,很小就能写点什么,说说英语,或者能够弹弹琴,画有点意思的画。
这种孩子,成年后大部分人却比较平庸。

因为积累的案例很多,不妨称之为平庸的优秀。

优秀吗?看起来的确是优秀的,但在他们身上往往缺少些什么,这种东西应该是那种很有爆发力的东西,
是创造力?深刻的思维力?丰富细腻的生活洞察力?或者简单点,不妨称之为才华。

是的,应该是这种感觉,现在很多孩子给人的感觉很优秀,但缺乏才华。

与优秀相比,才华是更高一层的东西,正如与人才相比,天才是更高层次的东西一样。

很多家长满足于这种平庸的优秀,或者被这种表面上的优秀所迷惑,等到孩子进入社会后,平庸的优秀
不能带来好的工作能力。考过英语八级的漂亮女大学生没有能力去找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只好去当保姆,
这种平庸的优秀者我见过很多,什么都会点,但什么都是半瓶子醋,真正放到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马上
就干不下去。

他只能写干巴巴的文字,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他的口才只能说出乏味的语言,没法做到妙语连珠,
他的思维水平僵化,呆板,缺乏深刻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判断力。他意志脆弱,缺乏勇气,没有创新
能力,更缺乏创业精神。

但是,他不缺乏各种证书,文凭,也并不缺乏各种优秀证明。只不过这种平庸的优秀在严厉的市场和就业
形势面前立刻显得脆弱无比。

有本书叫蛋白质女孩,很多优秀学生实际上就像蛋白质女孩一样,表面光鲜,但缺乏味道,缺乏那种具有
穿透力,爆炸力的东西,缺少才华。

虽然社会上精英和创业者毕竟是少数,但是,即便做螺丝钉工作,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味道,有才华的
螺丝钉,只有这种螺丝钉才能像锥子一样最终脱颖而出,而平庸的螺丝钉却禁不起任何风浪,他们无法
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学校,应试体制下的学校,不仅制造者大量平庸的失败者,同样也制造着大量的平庸优秀者。
很多家长满足于在矮人国里享受那种虚幻的高大感,低头也好,适应也罢,摆出一副犬儒和鸵鸟的姿态,自以为
能够左右逢源,但最终收获的多半是平庸的优秀。

每天,你沾沾自喜于老师给了孩子一个90分,但你不知道,孩子的创作才华正在慢慢消失,他为了讨好老师,
迎合老师,只写那些虚伪做作的东西。分数,就像鸦片一样,给人一种虚幻的成就感。而可怜的家长,同样
被这种虚幻的优秀所麻醉,很短的时间内,家长与孩子双双被洗脑,开始与鲜活的世界隔绝,进入矮人国
自娱自乐。不幸的是,他们终有一天会从矮人国走出,会重新回到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是,平庸的优秀者
并不能找到优秀的工作。

他们在矮人国里笨拙地计算四则运算的时候,不知道与他们同样年龄的印度的孩子,罗马尼亚的孩子,已经
开始编写令成人啧啧赞叹的电脑程序。他们不知道美国的孩子,英国的孩子,正饶有兴趣的在互联网上完成
一个个研究课题。他们不知道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一个有才华的人,能量会被百倍,千倍的放大,
而一个平庸的人,会被成千上万同样平庸的人挤压。

才华难求,学校,的确有难以推辞的责任,但家长,则有更大的责任。你可以把孩子放进学校,但没必要患上
分数强迫症,排名强迫症。你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独立的评价系统,而不是被学校牵着鼻子走,完全丧失
了自我。任何才华的背后,独特的自我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而不去强求
孩子与他人完全步调一致,这是培养独特个性的第一步。

个性,并不是任性,个性是独特的自我意识,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优势,不足,会扬长避短,
会取长补短。这样的孩子会更有主见,更自信,更坚韧,自然会更加成功。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便急急忙忙抹杀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奴性,还美其名曰适应环境。这是将成人
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强加到孩子身上。过早泯灭孩子自我意识的结果,是让孩子
的思维开始懒惰,逐渐丧失探求未知的兴趣,同时,逐渐放弃自己的兴趣领域,而把学校的任务当成生活的
全部。

无疑,平庸的优秀者都是聪明人。但是,大家想想,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历经20年的学校训练最终争相恐后
的应聘卖肉,甚至完全失业,或者靠父母的努力勉强弄个工作。这是一种多大的资源浪费?20年,即使天资一般,
如果教育得法,我敢说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平庸的优秀,这几乎是应试体制下许多聪明孩子的宿命。不要梦想自己的孩子是例外,只要被纳入这个体系,
如果没有做出相应补救,结局是必然的。教育讲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俗物,收获的必然是平庸。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8-12-11 07:54
真知灼见!可是高贵的北京高考作文要扣错字分而不是鼓励才华.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07:57
其实孩子真正开始显现自己的能力,是在10岁左右,因为那时候他开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了。

小时候某些方面突出,并不意味着一辈子突出。

有人信奉笨鸟先飞,却忘记了那是“笨”鸟才采取的方法。

所以小时候优秀,大了是否优秀,主要取决于时机和方法,取决于你所做的是否顺应孩子的天性。

很多孩子4岁开始学钢琴,12岁考过了9级。而另一个8岁开始学的10岁就考过去了。比较一下那个孩子更优秀呢?8岁以前看起来是前者,但事实上不见得。

所以违背孩子天性、不考虑孩子的能力、仅把目光放在眼前的,那都属于拔苗助长。等孩子大了,可能会对以前擅长的东西,十分的厌恶,因为那个不是他想做的。

顺应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感受、在孩子成长中、扶上一把的,无论早晚,都会是优秀的。

所以做家长的,到底是在扼杀孩子的天赋,还是在发挥他,往往就在于运作的方法。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11 08:00
有时候面对现实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低头
好在我还比较清醒
希望多少能有些补偿
毕竟孩子在人家手底下
强攻不成只能智取了
作者: ysu303    时间: 2008-12-11 08:10
教育讲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俗物,收获的必然是平庸。说的太好了!
作者: er00892    时间: 2008-12-11 08:32
有几个家长最终不低头呢?平庸的优秀有时候都不可及,大部分孩子其实是平庸的。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8-12-11 08:39
应该是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平庸的。所以爸爸妈妈要花心思让平庸尽量减少。楼主,再开一贴,讨论才华的吧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12-11 08:44
适应环境的低头本没有错

问题出在被环境牵着鼻子走的同时,比应试教育本身走得更远。学校的应试教育本来就是个竞技体育,把钢琴这些个副业也加入这个竞技体育的圈子,再来个强化学校的竞技训练,这个属于过头了

适应环境而不是加强

当然加强这种训练,会成为竞技体育的佼佼者是毋庸置疑的,后果就有可能出现易先生说的情况

[ 本帖最后由 梦幻妖精 于 2008-12-11 08:46 编辑 ]
作者: sgbjbj    时间: 2008-12-11 08:55
笨鸟先飞是不得也而为之,
能做到平庸的优秀已经很不容易,
天才的培养方法我们都在录找,
路在何方.......
作者: NONA    时间: 2008-12-11 09:01
标题: 说的很好
一定收藏,如果按照文章里的理念去做孩子想优秀都不难
作者: portia71    时间: 2008-12-11 09:09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记得一本书<可以平凡不能平庸>,写得不错,讲的就是人的一生可以平凡,但决不可平庸
作者: candiswang    时间: 2008-12-11 09:13
实际点,讨论一下有才华的人才的培养方法,文章说的有点空洞,看着有道理,没有可操作性。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11 09:47
小易的文章常常只有理想和批判,
没有实际的作业指导书,
看起来很“才华”,
做起来很“迷路”。

关于平庸和才华,
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
这个世界上各个国家又是由哪些人组成的?
中国只有平庸者吗?
印度孩子都会编程吗?
美国孩子都做研究吗?

关于食物,
想了解一下坛子里粒米不粘的人有多少?
不吃米饭也不吃面条或者馒头的人有多少?
顿顿吃山珍海味的又有多少?
只吃山珍海味的还有多少?

关于文字,
一篇演讲稿和一份科学论文,
字都是那些字,
但论文中补点水份
作者: butterflyhnyt    时间: 2008-12-11 09:54
理论上可以,但是路在何方呢?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0:06
看这么多人质疑楼主缺乏操作
确实国人的一个问题是重理论轻操作
但哪怕理念一样,具体到每一个人,操作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据我所知,楼主的孩子大概还很小,可能没法子讲他自己的具体操作
但是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操作方法拿来介绍一下呀
其实能讨论一下理念问题,也非常的不错
理念不对头,操作大多数都会走偏。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0:07
小易同学显然是当年当文科状元背傻了.

作为软件页圈外人,大谈小孩该学程序设计,却对数学和逻辑基础极端的轻视.

要想成为一个代码员,确实不需要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不过想当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没有很好的数学和逻辑的基础是不够的.

我不知道印度的小孩是不是从小就编程,但我知道印度目前的状态就是美国的代员而已.我们是不是真要学印度成为一个低水平的外包基地呢?

中国的教育出来的人没有创造力?看看世面上的山寨手机,山寨电视吧.这就是中国人有创造力的最大佐证.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1 10:09 编辑 ]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11 10:11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11 02:36 发表
优秀吗?看起来的确是优秀的,但在他们身上往往缺少些什么,这种东西应该是那种很有爆发力的东西,
是创造力?深刻的思维力?丰富细腻的生活洞察力?或者简单点,不妨称之为才华。
...

最喜欢这句话。让我头脑差点发热。。。。
但楼上99说得也很好,浇了一盆水。。。。。
这个世界,谁是主宰者,都是平庸的优秀者,放之世界皆准,看看美国那些总统,都是循规蹈矩名牌大学毕业。。。看看中国,新一代富豪,也都是学业的拔尖者。。。
那些有才华的人哪去了,李白成了酒鬼,杜甫差点饿死最终毒死,杨家将几乎断子绝孙,司马迁受了腐刑,,,,现代那些大文豪、大画家,都是有才华的人,他们去哪里了,除了死后余香,什么也没有,有些死了也没流芳。。。。
况且,例子中的编程的印度孩子,写论文的美国孩子,在我看来,也就属于平庸的优秀者一列。。。。
不管怎么说,谢谢老易此篇文章,让我继续反思。。。。。。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11 10:21
理念,
这一说说大了。

上次我们同学聚会,
有位同学说的话让我感触颇深。
他说现在我们国家培养的都是“战略科学家”,
所以方向也好,理念也好,
我们都叫得那是“杠杠的”。

但针对这些战略,
用什么战术去实现呢?

毛主席的战略很好,
但没有那些元帅们的战术,
结果会怎么样?

而且这个世界上,
更需要的也是平凡的战士们,
为什么培养孩子时不能让他们安心做个平凡的战士呢?

实际上,真正让孩子累的,
不是那些想让孩子成为平凡人的家长,
而是想让孩子“优秀”、有“才华”的家长们,
正因为想让自家孩子有别家孩子没有的“才华”,
才会有无数的班要去上,
现在再来鼓吹“研究”、“编程”,
无法想象会是什么结果。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听语的贴子话不多,
但她每次都告诉了我们她做了什么,
僵硬关于洋洋成长的贴子也告诉我们他的孩子是怎么做的,然后做到哪一步了,
这些贴子要么让我们可以依照执行,
要么让我们想想可以做点什么,
数学园地的版主更好,
直接就讲开了数学怎么做,
这些都在讲理念的同时讲了操作规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0:22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11 02:36 发表
每天,你沾沾自喜于老师给了孩子一个90分,但你不知道,孩子的创作才华正在慢慢消失,他为了讨好老师,
迎合老师,只写那些虚伪做作的东西。分数,就像鸦片一样,给人一种虚幻的成就感。而可怜的家长,同样
被这种虚幻的优秀所麻醉,很短的时间内,家长与孩子双双被洗脑,开始与鲜活的世界隔绝,进入矮人国
自娱自乐。不幸的是,他们终有一天会从矮人国走出,会重新回到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是,平庸的优秀者
并不能找到优秀的工作。


不管怎样,小易同学的这段话确实写得不错.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8-12-11 10:3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这种激烈的讨论我都是不参与,因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只是这篇文章真的会让我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想对楼主说:“谢谢!”。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11 10:46
和别人不一样是才华,同样的基础比别人好是优秀。。。。正因为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不平庸;正因为比别人好要和人比,所以俗,,,想要才华,就不屑于和人比,但会脱离人群,,,想要优秀,就要在矮子里争出头,却也可能淹在人群中。。。。。。
作者: 丁淑一070215    时间: 2008-12-11 11:01
我看了后热血沸腾,头脑发热。
好在孩子还不到二岁。尽可能的不让她成为平庸的优秀者,但我想将来孩子上学了,不用我操心检查作业,不用叫家长。能成为班级中平庸的优秀者,我肯定会沾沾自喜。。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1:49
原帖由 丁淑一070215 于 2008-12-11 11:01 发表
我看了后热血沸腾,头脑发热。
好在孩子还不到二岁。尽可能的不让她成为平庸的优秀者,但我想将来孩子上学了,不用我操心检查作业,不用叫家长。能成为班级中平庸的优秀者,我肯定会沾沾自喜。。


我以前看到身边的朋友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头疼的事情,那时候我就抱定了一个信念,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把这些他们遇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给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和理念,自己不再需要为这些事情发愁。

现在有了孩子,基本是按照以前形成的理念去实践的,很自得地说,我基本上都做到了。

当遇到有些人,问到我的孩子,用同情的语调说,养孩子不容易呀,我都会很自豪地说,我感觉养孩子很省心啊,没什么需要费心和发愁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1 12:58
理念不是万能,但理念错了,操作再完美也是白搭。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1 13:10
标题: 回复 #17 jiangying 的帖子
那不叫创造力,叫模仿力.中国人模仿超一流.
中国人缺少创新意识.不敢与别人不同.求同.
中国人的优秀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上.

我们还是先模仿吧.我现在想不了那么远,先让孩子学习别人.
咱还是踏着别人的脚印走,安全.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3:14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11 12:58 发表
理念不是万能,但理念错了,操作再完美也是白搭。

支持,基本准确,跑路的方向错了,跑得越快,离终极目标越远。以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往回跑。

不过也有个别用不正确的理念、又用了不正确的方法,却误打误撞成了正果的。

我一贯认为,仅有理念,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的情况下,最好也不要轻易的去指导孩子。其实很多人费了不少心,让孩子这样那样,结果却起了相反的效果,对他们来说,还不如什么都不干好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3:14
标题: 回复 #26 wangtutu 的帖子
那不完全是模仿,外行人认为是模仿,因为他们的外观一样.

不错,外观是模仿,我们的美学教育太差,我们设计不出那样美观的东西.

但是抛开外观看实质,从一个通信从业人员的眼光来看.那些山寨产品的功能和想法绝对不是模仿,而是实实在在的创新.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1 13:15
标题: 回复 #24 qqyou 的帖子
我都会很自豪地说,我感觉养孩子很省心啊,没什么需要费心和发愁的。

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吧.
说这话是不是早了点.
路长着呢.
你省心,孩子的另一个家长肯定就要费心了.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11 13:33
老易回来了。。。从关注食品污染战线回来了。。
所以带来了这么富有思考的文章。。

我觉得,楼主的文章,可贵之处,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度,能够让我们审视,让我们反思。。

当然,楼主言下之意,还有一层没有明说。。什么是平庸的优秀,你们的孩子,大抵算是;什么是不平庸的才华?在下这样子。。

[ 本帖最后由 woodhead 于 2008-12-11 13:38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3:42
shanlon 2008-12-11 13:27 金钱 +2 山塞机其实就是应试的社会版本!什么都 ...
shanlon 2008-12-11 13:27 威望 +2 山塞机其实就是应试的社会版本!什么都 ...
wangtutu 2008-12-11 13:06 威望 +2 歪门邪道的"创造",中国人行.
wangtutu 2008-12-11 13:06 金钱 +2 歪门邪道的"创造",中国人行.

两位没有用过或是没有研究过吧

山寨机的很多功能是最适合大家使用的,不想很多品牌机的功能是闭门造车的结果.

模仿的只是外观而已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3:44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11 13:15 发表
我都会很自豪地说,我感觉养孩子很省心啊,没什么需要费心和发愁的。

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吧.
说这话是不是早了点.
路长着呢.
你省心,孩子的另一个家长肯定就要费心了.


7岁啦,还不太大,不过再大一些,我们想操心怕也难了,那时候他就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了。所以很多人听了我那句话,紧接着就会说:啊,孩子再大一些就会更操心了……

似乎我们省心了,听者会感到很不甘心。

不过我家孩子讲道理、懂规矩,所以有事情商量起来不费劲。目前我在家关注孩子的更多一些,我们那口子就比我还省心了,哈
作者: babyby    时间: 2008-12-11 13:53
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总是善于比较,特别是拿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来比。
以后要把孩子的弱点列出来,一一变强。
这样,孩子以后就会很强大。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3:57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1 13:42 发表
两位没有用过或是没有研究过吧

山寨机的很多功能是最适合大家使用的,不想很多品牌机的功能是闭门造车的结果.

模仿的只是外观而已 ...


众多山寨机看起来都很像(比方下面都有那么一个功能条),功能也类似,是因为他们都用的同一家的板子,同一个系统。

山寨功能多,但不见得都好使,但毕竟价格便宜,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的市场。

但是如果说山寨机代表了中国的技术水平,那就实在太可怜了。

举一个小例子,比方山寨机都号称超长待机,但你看看他用的最少是1200毫安的电池,现在有一些居然用4000毫安的。

那就反问一下,其他知名厂商,为什么不用大容量电池,而仅仅在元件的耗电和其他功能方面节电做文章呢,换一个大容量电池不是更好么。

放心吧,国外的厂商不是傻子,人家不用自然会有道理。容量大了,通话时间不见得延长多少,但对于各个器件影响问题,安全性问题等等。4000毫安的电池一旦短路,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国家一些家长(我们坛子里还没发现),就像那个山寨机,只追求孩子学的东西可以拿出来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关注这些做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1 14:01
标题: 回复 #28 jiangying 的帖子
我大学学通讯的,改了计算机,后来有对社会问题发生兴趣....
我现在又改回通讯教学了.也知道一点中国的通信产品.
没有自主技术.好象就大唐电信自己开发产品了,还是摆设.
我们现在用的都是进口通信设备.
以前我经常领学生去大公司实习.现在差了.比较懒.
你可能是为华为服务吧.

那山寨就是那些片子组装一下,那有什么技术.
玩还行,低劣的很.顶多样子好.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1 14:04
标题: 回复 #31 jiangying 的帖子
那叫创新呀.
就是把别人的一些技术组合一下,迎合市场和大众.一种把戏.

但是那产品倒是很花哨.价格又低.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4:21
标题: 回复 #35 wangtutu 的帖子
晕死,大唐那东西也拿出来现眼

中国没有自主技术的原因,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

我们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没有流程意识.

我不在华为,在一家外企.老外把脏活累活给我们的时候,说的话是:"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听法国人的,那些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做不到的,你们能行."中国人在他们眼中代表着做事的能力,这要感谢华为,也要感谢许许多多勤劳的中国人.

"你们是中国人."但是听到这样的话,我除了自豪以外,感到更多的是难受.我们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比老外好,可为什么还是要给他们打工.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最终却成为外国公司的自主技术.我们的每一个贡献只是在填补那些懒惰的西方人的亏损.
每次看到国人贬低自己没有创造力的时候,我更加的难受.

我们不是没有创造力.可是我们的创造力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就是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4:24
标题: 回复 #35 wangtutu 的帖子
恩,你说得没错,片子是组装的,不过软件是自己开发的.

说实话,我很惊讶那些人怎么能做出这么便宜的东西.

软件开发的成本并不低.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1 14:43
标题: 回复 #38 jiangying 的帖子
软件也是盗别人的.改了改.
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是我们的教育不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的制度也有问题.
那个把微软操作系统改装的(.忘记名字了).不是被抓了.

我现在也搞不明白什么叫优秀的孩子.

你给定义?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4:59
wangtutu 2008-12-11 14:38 威望 +2 我是说中国教育扼杀了创造力
wangtutu 2008-12-11 14:38 金钱 +2 我是说中国教育扼杀了创造力


恰恰想反,中国的教育没有扼杀创造力.

只是中国的环境,无法让这些创造力转换成生产力
作者: walkingpig    时间: 2008-12-11 15:02
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但告诉我,我们应该怎样做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5:04
不光是中国的环境,还有中国的传统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11 15:08
标题: 回复 #40 jiangying 的帖子
我学习的时候,就感觉到中国教育的毛病了.

A大于B.你写成B小于A,都算你错.
等你儿子上学,就知道现在小学怎么教小孩了.

我在陪孩子学习时,已经调查了许多上学小孩和家长了.
我也经常和那些老师家长唠嗑.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5:09
标题: 回复 #41 qqyou 的帖子
不管什么环境传统,反正中国的教育没有扼杀创造力.

因为中国教育教育出来的人很有创造力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8-12-11 15:12
昨天刚看过一个事例,一个北大的博士生,因为遇到不明的挫折,结果出现了心理疾病,在家里只知道学习,自以为很有才能,是家里的顶梁柱,却是要靠家人来养活,看精神病的钱家人也已经为他筹不起了。这个小时候优秀的没法再优秀的人,兄妹6人,5人缀学供他一人上学,谁会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一直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们,是不是需要点挫折教育?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5:16
标题: 回复 #44 tianqunping 的帖子
这样的案例,不是中国独有,为何就成为中国教育的问题呢?

想想美国的校园枪击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1 15:19
标题: 回复 #42 wangtutu 的帖子
说明你小时侯很聪明

我小时侯也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在高三解决了,

你去看我的恩师回忆吧,我正好今天写出来了.
作者: 老鱼儿    时间: 2008-12-11 15:24
关于山寨机和中国的山寨文化,其实是一种扭曲价值观和畸形经济下产生的一种怪胎。

合理的社会,多劳多得,多动脑多动手的人多得。

比如苹果公司,以其创意风行于世。它卖的不是产品,卖的是创意。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工厂为平果代工的。

比如微软,他做出了操作系统,大家因此便捷,所以市场认可,用的人也愿意花钱买。

而我们这里,不鼓历创新。有了创新的人得不到回报,比如王永民的五笔字型。如果在别的国家,王永民,求伯君,那都是一代天骄,在IT业可以做出大事的人,可以创出中国品牌的人。被盗版毁了。而且这个政府明着暗着默许甚至鼓历着这种行为。

谁还会费力去创新呢?

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创出来,别人一抬手就给你盗了。你也没太地方太多精力去讲理。

大家一起盗吧。

所以,以现在的基础,我们这个国度,确实为人类的文明做不出太大贡献。我们可以偷别人的,抄别人的,学别人的,但就是出不了真正有创意的东西。

当然,这不是某个个人的错。这是文化,制度,统治者,与我们民族劣根性的共谋。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11 15:31
原帖由 tianqunping 于 2008-12-11 15:12 发表
昨天刚看过一个事例,一个北大的博士生,因为遇到不明的挫折,结果出现了心理疾病,在家里只知道学习,自以为很有才能,是家里的顶梁柱,却是要靠家人来养活,看精神病的钱家人也已经为他筹不起了。这个小时候优 ...

这个精神病,未必是学习造成的。。。。家庭环境的落差、生活的压力、遗传的因素等等,,,在那样的家庭出来,心理上的艰辛和压力,自然是更大。。。。他的挫折教育一定不缺,想必时时在失落和挫折当中。。。还是要国家考虑,这样的弱势家庭的人才,怎么保护和培养,不致牺牲另外五个孩子的人生。
作者: fchn608    时间: 2008-12-11 15:42
哈哈,那些优秀的孩子被你说平庸,家长心里一定不爽。
像俺们这样不优秀的孩子的家长就要给你加分了!

不过大家记住,我们的孩子在准备长跑,所以,一时的先与后不应该是您关注的焦点!
作者: qqyou    时间: 2008-12-11 15:45
说到这个大学生就想说两句

现在报纸上很喜欢登一些这类吸引人眼球的东西,什么北大学生卖猪肉哇,清华学生擦皮鞋呀。其实报道一些也没啥,猎奇么。最不能容忍的是那些评论。

什么可惜了人才呀。什么屁人才,以为是古时候考中举人就有官做呢。一个名校大学生,如果连自己都养不活,那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劈柴。一个人即使没文凭,打拼出一番事业来,也是一个能人。

还有什么给国家造成了浪费呀。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人被淘汰了,有什么浪费。一群无能的人呆在研究机构,整天做一些毫无价值的事情,才是最大的浪费呢,都是劳动人民纳的税在养活他们呀。

所以说文化的传统,对人的影响才是巨大的,这种年代,还做这类宣传,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11 16:32
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家长完全可以控制的。只是,在家长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家长的目标确定当然还是必要的。

和优秀与否一样,平庸与否,也是天生一半环境一半吧。家长只是环境中的一部分。考虑了儿童成长的这样的复杂因素后,在学校教育低质量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做到不仅应该培养孩子会读写会计算、记忆知识、答卷认真……还应关注孩子的品德发展、心理健康,督促他们锻炼体魄,保护和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严格来说教育的确并不分应试和素质,而只分良好的和不良的。还需探索的是孩子本身的情况。既需要缺什么补什么,又需要更加强化他们更强的方面。应该不断探索孩子的资质,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孩子的目标——因为最终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的潜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非其它。
作者: 瓜瓜宝    时间: 2008-12-11 17:56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1 18:44
过英语八级如果倒退十年其实并不平庸,应该算很有才了,
但是,当现在人人都会点英语,英语人才过剩的情况下,就显得平庸了。
作者: xiaoningningya    时间: 2008-12-11 19:04
天天在这里逛,现在逛迷糊了,不知道该怎么走.看了鲸鱼的向应试教育低头,觉得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回家发狠抓课本作业.看了楼主的观点,觉得也很有道理.怕就怕现在成不了平庸的优秀,以后也的能力也不见得比人强.现在该抓哪头?
作者: 摸石头过河    时间: 2008-12-11 21:00
我老公是做猎头的,他的一家客户招聘一位设计方面的人才时明确规定不要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较差、想象空间较窄。可是自古就聪明的中国人怎么就给人这么个印象呢?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之所以普遍当然是教育出了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不是在数人,而是在数一个个玩偶。可悲!
作者: 悦天爸爸    时间: 2008-12-11 21:45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1 10:07 发表
小易同学显然是当年当文科状元背傻了.

作为软件页圈外人,大谈小孩该学程序设计,却对数学和逻辑基础极端的轻视.

要想成为一个代码员,确实不需要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不过想当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系统分析师,架构 ...


说得好,平庸和优秀究竟以什么标准值得好好讨论一下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8-12-12 08:19
始终认为,教育是件十分私人的事。

理念根本不同的两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肯定不一样。

殊途同归者依然有之。

我想,连卖东西还要反垄断呢,教育方法一定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样。

至于平庸的优秀也好,优秀的平庸也罢,其实是各花入各眼吧。

我崇尚给孩子自由,由他自主安排、自行抉择,这并不表示为孩子作着种种安排的父母就有不妥。世界上的花都长一样了,就没有特别的那一朵了。

所有父母的教育方式,绝大多数还是以自己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为蓝本的——觉得自己成功的,想复制自己的成功;觉得自己不够成功的,则想复制他人的成功。。。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8-12-12 08:29
我们的目的最简单,孩子成身心健康地成长,然后能独立养活自己,平庸也好,出类拔萃也好,我们都不在乎了,那也是要看他的造化的,因为生活的变数太多了,没有人因为受好的教育就一定能非常优秀,也没有人因为受了不好的教育就不能出人头地了,看现在社会的成功者或是精英,谁能保证他们就是有最好的教育,我看80%也是受我们一样的教育长大的,只不过是机遇好罢了。

所以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平庸的优秀也是一种福。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2-12 09:54

  非洲有很多不受学校束缚的孩子
  为什么非洲孩子不是最有创造力的
  老师和家长真的完全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吗

  先拿编程说
  外国孩子有基础
  一是硬件方面
  二是软件方面
  比尔·盖茨的成功主要是他的父母
  他父母联合其他家长(都是有钱人)向湖滨中学捐赠计算机的时候
  估计中国科学院都没有几台
  可以说是他父母让他抢得了先机
  他先接触计算机
  他可以多一点时间玩计算机
  他的家境可以允许他那么玩
  他自己把握了先机就轻而易举地成功了

  从软件方面看
  编程的人要有项目驱动
  工作上要有工作项目
  就是玩也要有玩的目标
  西方国家因为经济原因IT业发达
  在前辈的基础上发挥
  很容易找到引起兴趣的项目

  在同样有项目驱动的情况下
  西方孩子因为家境的原因和文化氛围
  玩起来没有顾虑
  可以依着兴趣一门心思钻下去
  最终无心插柳柳成荫

  中国孩子并不是没有创造力
  普通人家有几个中国孩子敢于一门心思玩下去的
  就是家境好不用为将来担忧
  家长也会认为玩是不务正业(现在主张让孩子玩的家长,真的孩子一门心思玩起来又会怕了
  
  我原单位瑶岗仙网站的论坛程序是一个初中生开发的
  (论坛地址 http://www.czygx.com/luntan2/ )
  后来较少更新了
  因为要应付考试要考虑将来
  
  再来看电脑游戏高水平的玩家竟技
  感觉西方孩子目标是保持在一流水平
  有机会向第一冲刺
  而中国孩子多是直接向第一冲刺
  所以在比赛中心态的不同可以看出技战术运用的差别
  西方孩子不一定常胜但常常出彩
  中国孩子因为过于紧张常常导致技战术走形
  不象人玩游戏倒象游戏玩人
  比如星际选手马天元(MTY)
  有段时间生活费基本靠竟技奖金
  而中国的电子竟技环境远没有西方好
  他在比赛中常常不能发挥水平
  想来跟经济境况有关
  比赛第一的奖金都没多少
  不拿第一基本连路费都赚不回 
  除了即时的生活窘迫
  还要为前途担忧
  重重大山之下
  游戏过于沉重
  在中国
  可以说电子竟技比学业还沉重
  游戏抹杀人的创造力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
  除了个例
  大多数孩子都逃不出中国现时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
  改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
  普通家长也不可能完全比照西方的模式养育孩子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8-12-12 09:55 编辑 ]
作者: 老鱼儿    时间: 2008-12-12 10:05
楼上说的我一时有点看不明白。这种梨花体的风格真还有些不适应.开个玩笑。

建议楼上看一看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认真的看一看。
书中关于创造力的培养的观点,非常有见地。

所以说,比尔盖瓷能成功决非轻尔易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完全放任。具备了基础的硬件之外,最重要的是软件,也就是系统的方法。这也可以解释完全放任的孩子创造力未必强。

这本书中说到,美国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研究的能力。这是非常惊人的。所以,美国在世界上科技领先,并不是偶然的。希望我们国人能正视别人的优点和我们的缺点。

举个例子,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是相当优秀的。一方面,兼容并包的学风与当时的政治自由给了学人们自由办学的空间,其二,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成功的关键。包括现在,许多方面拿得出手的文章,理论,还是那个时候的。

而现在的教育,与古时的八股科举有何不同?不过当时做的是老八股,现在做的是新八股而已。我甚至还看见有人提到“有一种写好作文的简妙公式,依此便可以写出好作文“。真是有意思,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8-12-12 12:12
同意楼上说的,现在连孔子倡导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温故知新”都做不到,很大程度上就是直接回到了明清时期的科举。但就社会总体而言,形成这样的状况有不得已的原因。个体,可以尝试突破这个藩篱,我本人也鼓励这种突破。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2 13:10
还真说对了, 俺还真的不喜欢用山赛机, 但是并等于没见过的。。。

9000mA.H的电池见过么? 山塞机上的...
游戏丰富有玩过么? 一进去就被收了¥2, 山塞机上的...
双卡双待有么?  里面就是两个手机, 只是共享屏幕和喇叭, 山塞机上的.........
2Mpix照相够用了吧? 320x200, 山塞机上的...

不说那么多,如果有兴趣的话, 半夜的数字电视现在都是这些手机的天下....

BTW, 俺手机只用几个功能, 打电话, 存电话薄, 看时间......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1 13:42 发表
shanlon 2008-12-11 13:27 金钱 +2 山塞机其实就是应试的社会版本!什么都 ...
shanlon 2008-12-11 13:27 威望 +2 山塞机其实就是应试的社会版本!什么都 ...
wangtutu 2008-12-11 13:06 威望 +2 歪门邪道的"创造",中国人行.
wangtutu 2008-12-11 13:06 金钱 +2 歪门邪道的"创造",中国人行.

两位没有用过或是没有研究过吧

山寨机的很多功能是最适合大家使用的,不想很多品牌机的功能是闭门造车的结果.

模仿的只是外观而已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2 13:14
4000mA.H.........你去看看Nokia同样大小的电池多大容量, 400mA.H

中国的科技那么领先? 而且还是材料科学!  别自己骗自己!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1 13:57 发表

众多山寨机看起来都很像(比方下面都有那么一个功能条),功能也类似,是因为他们都用的同一家的板子,同一个系统。

山寨功能多,但不见得都好使,但毕竟价格便宜,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的市场。

但是如果说山寨机代表了中国的技术水平,那就实在太可怜了。

举一个小例子,比方山寨机都号称超长待机,但你看看他用的最少是1200毫安的电池,现在有一些居然用4000毫安的。

那就反问一下,其他知名厂商,为什么不用大容量电池,而仅仅在元件的耗电和其他功能方面节电做文章呢,换一个大容量电池不是更好么。

放心吧,国外的厂商不是傻子,人家不用自然会有道理。容量大了,通话时间不见得延长多少,但对于各个器件影响问题,安全性问题等等。4000毫安的电池一旦短路,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国家一些家长(我们坛子里还没发现),就像那个山寨机,只追求孩子学的东西可以拿出来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关注这些做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2 13:20
标题: 回复 #63 shanlon 的帖子
我并不是说山寨文化好

但是山寨机的有些功能就是创意.

比如:来电,地点显示.这个难度大不?不大,为何别人想不到?

另,你说这些,能做得便宜,就是水平.芯片大家都可以买,又不是盗版,软件都是自己开发的,功能还强大些.

唯一盗版的就是外观创意而已.

这样的创造力显然不是正道,但毕竟是创造力.

不能把创造力转为生产力是一会事,没有创造力是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2 13:21
原厂-->第三方开发商-->ODM工作室-->代理商-->工厂-->销售商
这是国内一个基本的产业链条..
至于国内手机行业的软件开发成本,都被原厂[摊销]掉了..

原厂-->代理商-->工厂-->销售商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1 14:24 发表
恩,你说得没错,片子是组装的,不过软件是自己开发的.

说实话,我很惊讶那些人怎么能做出这么便宜的东西.

软件开发的成本并不低.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2 13:23
标题: 回复 #66 shanlon 的帖子
晕,芯片和软件两回事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2 13:27
当然, 所以才有第三方开发商一说........

但是手机行业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中国的山塞手机..........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2 13:23 发表
晕,芯片和软件两回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12 13:36
标题: 回复 #68 shanlon 的帖子
就我的了解,老信息了,不知道过时没有

所有的手机,都是基于几个芯片组的平台,这些平台谁都可以买.

手机厂商是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新的开发(外观,辅助功能和软件),手机厂商并不具有芯片组知识产权,不是ODM关系.即使是如果是ODM.那把这些芯片组拿出来买的芯片厂商侵犯手机厂商的知识产权,不是山寨机厂商侵犯知识产权.山寨机厂商侵犯的是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

即使因为这个原因,芯片开发成本被原厂滩掉,软件开发成本仍然没有摊掉.能够在这个基础上使成本便宜,本身就是有创造力的表现.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12 13:49
严重歪楼...................

转回正题吧:
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平庸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优秀未尝不是一种追求
当我们往教育这块烂泥上涂上各种华丽的词藻的时候, 想过自己孩子的未来么?
我们想得就是对的么? 孩子自己想得就是对的么?
平庸, 优秀, 才华, 天才, 神童, 快乐, 聪明, 智慧, 自由, 独立?

路有千万条, 但是脚只有一双,  也许只有一个标准来评价: 你为你的孩子骄傲么? 你的孩子会为你所做的一切骄傲么?
如果都是yes的话, 即使走的不是最好的路,那又如何?
作者: wishuhappy    时间: 2008-12-12 14:08
这楼歪得太厉害, 还好拉回来了。


我都被平庸啊 才华啊给弄晕了, 请问各位怎样才能不平庸, 怎样才能有才华?
作者: Qmom    时间: 2008-12-13 04:08
其实有才华的优秀的人也都是和平庸的人一起走过一样的教育历程的。

现在越来越怀疑“教育体系磨没了人的才华”这样的话了。以前倒是很认同的。

[ 本帖最后由 Qmom 于 2008-12-13 04:09 编辑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8-12-13 10:09
假设A教育体系出产有才华人士的比例是20%,
B教育体系出产有才华人士的比例是1%,

的确,B教育体系也能出产有才华的人,也就是像楼上说的,B教育体系中的平庸人士的确能够有幸与才华人士为伍,
但是,你能说B教育体系没有埋没人才吗?

任何规律都有意外,我们看的是普遍状况。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8-12-13 13:35
原帖由 老鱼儿 于 2008-12-11 15:24 发表
关于山寨机和中国的山寨文化,其实是一种扭曲价值观和畸形经济下产生的一种怪胎。

合理的社会,多劳多得,多动脑多动手的人多得。

比如苹果公司,以其创意风行于世。它卖的不是产品,卖的是创意。我们国家 ...


山寨是偷?是学也有自己的重新。只不过有人看不起农村人,也看不起山寨罢了。

什么事的进步到要从学开始,有了学的基础才能创新。其实现在看来,中国的汽车、家电、服装都是从山寨开始的。

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
作者: jjnbu    时间: 2008-12-13 20:03
存在总是有理由的,山寨也是因为有庞大的市场,所以国人皆知,而且乐此不疲,愈演愈烈了。微软不正顺应中国市场,降价了,生存智慧呀。
作者: 文质彬彬    时间: 2008-12-13 20:06
楼又歪了,在正回来吧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7 16:37
本贴是真知灼见!!!实践中的确可以实现,我有小孩,我在学校,这个还算有点发言权。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7 18:39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8-12-17 16:50
我们不是没有创造力.可是我们的创造力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就是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用在了哥哥啊,妹妹啊,嗯。。。嗯。。。。。,上了

用在了吹牛拍马,拉帮结伙上了,还有就是鼠版的狂吹胡扯上了。。。
作者: 丽莹妈咪    时间: 2008-12-18 12:31
“顺应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感受、在孩子成长中、扶上一把的,无论早晚,都会是优秀的。”


这句话特别爱听。
作者: 丽莹妈咪    时间: 2008-12-18 12:56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1 11:49 发表


我以前看到身边的朋友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头疼的事情,那时候我就抱定了一个信念,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把这些他们遇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给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和理念,自己不再需 ...


很想知道能是如何把遇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的?

举个例,女儿做数学题,数字经常会抄写错误:有的时候是做应用题时,列式子的时候把数字写错;有的时候是计算出来后抄写答案时抄错,这种状况反复出现,平时做作业这样,考试时也是这样,责备,叮嘱了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坚决屡教不改,难道非得痛打她一下才能让她有所醒悟吗?
作者: minplum    时间: 2008-12-19 08:59
孩子既要出人头地,又要甘于寂寞,这样才是有张有弛!!!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8-12-20 21:24
我们论证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先有自己的论点,然后找到各种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所以论点总是正确的,但是论证的方法是不对的。就如清华博士或者猎头公司的例子。但是一个或者个别的例子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如何如何。

就我经验而言,目前社会上,创造力是锦上添花的,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需要人去踏踏实实的完成的。我们不是缺乏创造力,而是缺乏执行力。定好目标,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缺乏的正是这种能力。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