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向老易叫板,给鲸鱼加油 [打印本页]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12-5 14:23
标题: 向老易叫板,给鲸鱼加油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2008-12-4 01:47 发表
应试教育是一条不归路。你可以向应试教育低头,而且应试教育也许是条不错的路,但我必须提醒你,应试教育是条不归路。后果很严重。
结论为时过早。慢慢看。

你说,在孩子六岁甚至更早就能确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未来从事什么事业,这样的家长,我只能说佩服,不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判断力,而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冒险精神。。。。。。
生活太多变数,十年前的自己怎么也预想不到今天的生活,孩子高考也是十二年后了,孩子成就自己的事业起码是二十年后了,,,我想过这个问题,只能说希望孩子全面发展,目标远大。家长能做的就是打好基础,让一切在孩子的未来都有可能。。。。。

你整段话很有道理,但你选择向应试教育低头本身恰恰违背了你这个很有道理的看法。
我也认为鲸鱼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不认为暂时的低头有违初衷。

应试教育是条不归路,选择了这条路本身,你就关闭了孩子其他路的可能。(个人也不赞成应试教育,但是老易太绝对化。有一种聪明的做法就是在应试教育中做到游刃有余,所谓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个老师,他的思维方式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赞成)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被洗脑了。(鲸鱼被洗脑了吗?请注意鲸鱼用的是低头,鲸鱼并没有赞成老师的观点,但为了小鲸鱼的情绪,只能对老师委曲求全。)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其强烈的排他性,因为你一旦进入这个体系,并且要求在这个体系拔尖,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严重不同意,jiangying来说说)此时,每个学生都由学习者变成了运动员,而老师则由教育者变成了教练。这位老师,其思维方式基本上就是一位应试竞技场上教练的思维方式,跟教练一样,秒表是其最常用的工具,每个孩子都要被训练,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
大家看过奥运会上的体操比赛,跳水比赛,每个动作都要被规定为某种难度系数,大家的动作都一样,但你的动作要更加稳定,更加到位,而且不能失误
(比喻有点恰当,但是没有看到区别,教练面对的人数少,而且比老师敬业,所以学生比运动员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运动员吃住在运动队,父母见一面不容易,而学生天天回家,父母好的方法可以影响孩子,运动员可是全天候交给教练了。)
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如此,选手的低龄化是必然,竞争的低龄化也是必然。以前,竞技可能在10岁开始,但现在,可悲的是,一个6岁的孩子,就要被纳入这个轨道,开始其漫长的竞技生涯。再读读这段话,不觉得心酸吗?(大部分孩子是可怜的,而小鲸鱼不是,论坛的好多孩子都不是。)

在孩子六岁甚至更早就能确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未来从事什么事业,这样的家长,我只能说佩服,不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判断力,而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冒险精神。。。。。。

你现在,所谓的向应试教育低头,实际上已经在冒险,已经在为孩子选择一条不归路,只是你已经被洗脑,不知道而已。
而且,严重的是,应试教育这条路恰恰可能是所有路中最为冒险的一个。首先,由于其具有严重的排他性,在孩子6岁开始,其他一切兴趣,爱好以及潜在特长都要为这个路让位,练田径队就练田径,再练体操就是不务正业了。(暂时的让路,小鲸鱼的弱项就是口算和字的结构,每天10分钟足矣,根本没有把游泳、画画、英语、钢琴等全停下专门练这个,只是暂时的时间调整。)这样,孩子潜在的其他可能就是逐渐痛苦的放弃,而且是不得不放弃。其次,严重的是,这个地球正在剧烈变化,知识的采集模式,传递模式,知识的价值定位这些与教育相关的根本问题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就像运动界一样,你辛辛苦苦练了某个动作,但突然之间,规则全变化了,这样,你以前全部的努力付之东流。(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鲸鱼母子什么爱好也不想丢也没有丢,是暂时放一放,而且通过应试教育又多学了一种或几种技能,不是更容易适应变化吗?)第三,你也许10年都是顶级选手,但是,最后的大赛却由于失误一无所获,或者像刘翔一样由于伤病不得不退出。10年如一日的努力,命运却被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左右,这风险难道不够大?第四,你信心满满的进入这个领域,但是,若干年后你却痛苦的发现,你根本就没有这个领域称雄的天赋,你在这个领域很平庸,最后的结局就是陪太子读书,为他人做了垫脚石。(谁都不能拒绝平凡,在一个领域内拔尖或是称雄是很难的,即使菲尔普斯的父母也没有在他很小的时候将他培养成游泳世界冠军的想法。我从来不敢想我儿子将来在哪一个领域称雄。)第五,当你辛苦了十年,拿到了某个锦标,但又痛苦的发现,先前许诺的奖金没法兑现。被有关系,有门路的人把你应得的奖金私分。也许那个漂亮的考过八级的大学生保姆归宿还是不错的。(选择职业的问题,好多人大学毕业时都茫然,毕业后调整几个岗位才能固定下来,象比尔盖茨那样没有毕业就当老板的凤毛麟角。)
既然这条路有如此大的风险,为什么要低头?仅仅是因为孩子暂时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不能在这个领域拔尖了?或者说,家长或者孩子的虚荣心受到了些许打击?
惰性,很多时候是因为惰性。因为大环境如此,走出自己的路何其难也。所以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天才总是少数,平庸者是大多数。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12-5 14:24
老易的这篇文章,首先作了一个假定,“每个学生都由学习者变成了运动员,而老师则由教育者变成了教练。”然后对于应试教育从运动项目的排他性、运动规则的多变性、运动成绩的偶然性、成绩领先的艰难性、运动员收入的不公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批判,最后的结论在文章开头就给出了,“应试教育是条不归路。后果很严重。”

对于这个比喻是否恰当,1楼已经进行了分析。但是批判应试教育,不从应试教育本身来批判,从运动方面来批判,得出的结论如果是“不提倡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才最有说服力。

老易批评鲸鱼向应试教育低头,却没有注意到鲸鱼是仅仅在口算和字的结构方面低头,犯了一个将命题绝对化的错误。认为只要进行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象一名运动员一样面对运动项目的排他性、运动规则的多变性、运动成绩的偶然性、成绩领先的艰难性、运动员收入的不公性等几方面的问题。但是运动员的成功比应试教育的成功要难得多。难道运动员面临的问题,应试教育全有吗?程度都一样吗?

文章只是告诫鲸鱼不要向应试教育低头,但没有说明应该怎样才能不低头又教育成功,也就是其他网友提到的没有建设性的意见。老易在文章最后提出“天才总是少数,平庸者是大多数”,又几次提到“拔尖”、“领域称雄”等字眼,难道老易是要进行天才教育来替代应试教育吗?可是天才教育应该如何搞?愿闻其详。

鲸鱼既然送了儿子上学,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应试教育,因为目前大环境如此。鲸鱼并没有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应试教育,鲸鱼在孩子学前所做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以后以较小的努力,来完成应试教育的规定动作,腾出时间与精力进行自己的教育。1楼我提到“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就是这个意思,在应试教育的汪洋大海中如鱼得水。所以,jiangying先生极力倡导快枪手训练,我很是同意,只有快,才能不为应试教育所累。

可惜,正如jiangying所说的那样,鲸鱼是因为没有在她儿子学前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被老师发现问题后再进行相关训练显得有点被动。但是仅仅计算是不够的,小鲸鱼的英语应该不用操心了,其他如数学思维的构建,写字质量、速度,语文阅读,写作水平等等还需要操心几年,这些问题问题都解决了,中小学教育可以简单通过,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专心放在爱好上面。

鲸鱼如果不暂时低头,那应该怎样呢?跟一个6岁的孩子讲一讲老易的观点,不管学校和老师将给他多大的折磨,让他去跟应试教育抗衡到底?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4:33
我就说得先投降吗.
顺势而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4:37
心雨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写字慢
差点被班主任留级呢
好在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换了
心雨学前就没有完成过幼儿园的作业
这也是原因之一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4:56
原帖由 qdylz 于 2008-12-5 14:24 发表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其强烈的排他性,因为你一旦进入这个体系,并且要求在这个体系拔尖,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严重不同意,jiangying来说说)


确实不明白这个排他性从何谈起?现在高考扩招了.上大学的机会比我们那时候大多了,不用在这个体系拔尖了. 何必全力以赴?即使我们那个时候也可以不拔尖,即使拔尖,又何必全力以赴.

原帖由 qdylz 于 2008-12-5 14:24 发表
jiangying先生极力倡导快枪手训练,我很是同意,只有快,才能不为应试教育所累。

纠正一下,我不倡导快枪手训练,我强调的是基础,有了基础,再养成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自然就快了.哪需要训练?又不是跑步游泳等运动.

快是基于能力以上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训练出来的快没有没有意义.因为训练这个快浪费的时间更多.但是话又说回来,打基础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行的,这个训练的目的不是快,而是基础.
我不太赞成为了快而拿个什么口算试卷反复计时.叫孩子自己出题,自己做嘛,又好玩,又没有压力,计时测试过几天一次验证一下成果就可以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5:00
小易同学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一定是背多分出来的,自我感觉没什么用,因此对背多分深恶痛绝.

不过小易同学不知道,不背也能多分.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5:01
想起卖油翁.......
无他,唯手熟尔.

赞成口算试卷反复做.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5:02
标题: 回复 #7 wangtutu 的帖子
你们去做吧,我不做这冤大头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5:08
标题: 回复 #4 听语漫步 的帖子
等你家心雨上了中学再说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5:10
有句名言好象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做舟

我上学时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给改了:书山有路走捷径,学海无崖做快舟.

老师还夸我呢.我自己也得意.结果..............

现在我要孩子记住前面那句.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12-5 15:11
老易很聪明,他确实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实质。。。。。。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5:24
现在世界上流行高学历人才给低学历老板打工,
聪明的人为不聪明的人干活.
如果家长培养孩子是为了称雄称霸,那还真不用去应试教育.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5:42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5 15:24 发表
现在世界上流行高学历人才给低学历老板打工,
聪明的人为不聪明的人干活.
如果家长培养孩子是为了称雄称霸,那还真不用去应试教育.


每次看到这种言论我都想发笑.我不是唯学历论者.但是什么"高学历人才给低学历老板打工"完全是误导大众.不错,是有很多低学历的人当了老板,但是更多的低学历的工作都找不到.高学历也有当老板的.这样的论断是片面的.

而且人家低学历就不聪明?

事实是:我们这些貌似聪明的人在给更聪明的人打工(不管人家有没有学历).

举个极端的例子.人家Bill Gates敢退学是有底气的,人家9岁就是C语言的编程高手,数学和逻辑的功底都很强.你说人家比我们超前多少?

想我这样的人,高中(16岁左右)才学点BISIC,大学(20岁左右)才学点FORTRAN和C,离Coder都还差好远(别说什么编程高手了)的人,如果大学退学,估计现在就是街面的一个小混混.那里还能在这里管着几十号人,还混着论坛.

我们就是貌似聪明的人,也没什么家庭背景,就别做顶尖聪明人的美梦了.塌实一点,把基础搞好,混口饭吃.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5 15:44
批老易易,破应试教育难。。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5:52
林萧:研究生争当“猪肉佬”羞辱了谁2008-12-05 12:33:17 来源: 荆楚网(武汉) 网友评论 96 条 点击查看


作者:林萧
日前,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招聘30名硕士研究生卖猪肉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一位白发苍苍的广州市民当着“猪肉佬”研究生的面破口大骂:“读了20多年书,现在跑来卖肉,书全部白读了!这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侮辱!”(据12月3日《南方日报》)
从“北大才子卖猪肉”到1500名硕士研究生竟聘“猪肉佬”,人们对高学历人才卖猪肉的新闻并不感到陌生。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各行各业招聘人员往往要求相关工作经验,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相关经验从何而来?这就不得不有人从事各种行业,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卖猪肉本是稀松平常事,然而上千名研究生争相竟聘“猪肉佬”,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单单是个体事件,而隐现出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反思。
专家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卖猪肉可以衍生新的就业和创业模式,研究生竞聘“猪肉佬”,显示出了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这番解释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倘若真如专家所说,研究生卖猪肉是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国家是否应该大力鼓励并提倡?高校是否应该开设一门新的专业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猪肉佬”?现有的教育模式所辖定的对文学、经济、数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是否该为“猪肉佬”让位?因为说到底,研究生研究这些学术N年,毕业后连一个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还不如卖猪肉来得更直接、有效。
联系到笔者自身的经历,作为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却无缘教学,同届的毕业生大多数从事与教育毫无关联的职业,莘莘学子投报无门,不得不另辟途径,否则就面临失业的危险。我想有着与此类似经历的人何止千万?!
中国教育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争当“猪肉佬”,教育改革为何总是徘徊不前?依我看,研究生卖猪肉不仅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侮辱”,更是教育制度对国人的侮辱,负责教育改革的官老爷们该有所行动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5:59
wangtutu 2008-12-5 15:47 威望 +2 你这个聪明人是不是给笨老板打工?
wangtutu 2008-12-5 15:47 金钱 +2 你这个聪明人是不是给笨老板打工?

我的大老板我看不到,不过从他的经历来看,经历很丰富.

我的中老板大多是老外,虽然有点死板,我自认不比他们聪明

我的顶头上司些,也都比我聪明,至少不比我苯

以上所有人,全部不是低学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04
标题: 回复 #15 wangtutu 的帖子
这些例子都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

恰恰是素质教育指导下的减负导致的必然结果.因为大家都要素质教育,所以要扩招.降低考试难度.

本来高等教育要招聪明人,结果扩招和降低考试难度,导致很多不聪明的背多分获得高学历.这些背多分又没啥本事,就只好......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6:14
扩招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书念.

"高等教育要招聪明人"
你也太不把我们这些不聪明的当回事了.就你能上大学呀.
看过"阿甘正传"吗?
大学应该是那样的,所有人都有机会.

你是典型地不把我们劳动人民当回事.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6:22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5:08 发表
等你家心雨上了中学再说

怎么茬儿
这话里有话呀
有话您直说
成不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27
标题: 回复 #18 wangtutu 的帖子
让所有孩子有书读,只适用于基础教育.再往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分工.

你到西方国家去看看,有这么容易毕业的高等院校吗?

还劳动人民呢?

现在的某些大学生,就是那种"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这是劳动人民吗?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6:33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32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8-12-5 16:22 发表

怎么茬儿
这话里有话呀
有话您直说
成不



呵呵,提醒您老一下.

轻视速度以后也许会吃亏.

不过呢,写字的速度慢问题不大,要是做任何事情的速度慢,就要注意了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6:32
大学教育不一定就不是素质教育..
如果只是混文凭的话, 那也可以叫应试教育吧

但是大学的入学考试就一定不能是所有人都有机会, 反而应该是应试考试, 使用分数淘汰机制..
(当然不一定只是分数, 甚至所谓的体育专才,少女作家都是淘汰机制的表现)
大学要改是要改课程设置, 要与社会接轨

为什么要所有人都上大学?
难道是因为小学初中的教育不够么?那是不是要把义务教育扩展到大学?
大学应该是有能力和有需要的人上的, 应该目的性很强, 而不是上完大学要去卖肉

卖肉不能说不是一个职业,也不能说卖肉就不可以上大学,
但是如果大学生学完了核能等专业课程然后再去卖肉, 不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么?
不是对个人生命的一种藐视么?

有人说过了, 口算算得快, 就可以去卖肉了....那只要小学一年级水平阿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6:36
心雨现在写字速度已经上来了
心雨可不是那慢性子
做事干脆麻利快
那嘴皮子赶上京片子了
她爸爸都不是个儿呢

不过无法保证以后的字不会有变化
我就是上中学以后开始抄笔记
那么PP的字最后都成大马跑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37
标题: 回复 #22 shanlon 的帖子
前面基本同意

不过到最后,你看到哪个卖肉了的口算快了?

现在的会计有几个用算盘,口算快?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6:38
原帖由 shanlon 于 2008-12-5 16:32 发表
大学教育不一定就不是素质教育..
如果只是混文凭的话, 那也可以叫应试教育吧

但是大学的入学考试就一定不能是所有人都有机会, 反而应该是应试考试, 使用分数淘汰机制..
(当然不一定只是分数, 甚至所谓的体 ...

好像北大毕业的有卖糖葫芦的
应试教育出来的残废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40
标题: 回复 #23 听语漫步 的帖子
呵呵,您老训练她了吗?

没有吧.这个快,不是训练出来的.

嘿嘿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6:41
速度快慢真的很重要么? 为什么只看一个指标:速度...
多少速度算是OK?  还是要算的速度在前两名?

比速度更重要的是: 是否专心? 是否有走神或思维停顿?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6:32 发表



呵呵,提醒您老一下.

轻视速度以后也许会吃亏.

不过呢,写字的速度慢问题不大,要是做任何事情的速度慢,就要注意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44
标题: 回复 #25 听语漫步 的帖子
如果不是素质教育的改造.

大学生都是天之娇子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49
原帖由 shanlon 于 2008-12-5 16:41 发表
速度快慢真的很重要么? 为什么只看一个指标:速度...
多少速度算是OK?  还是要算的速度在前两名?

比速度更重要的是: 是否专心? 是否有走神或思维停顿?


为什么要强调专心,小孩子本来就有一心多用的能力.

同时干几件事,样样都做好.为什么要扼杀这样有用的能力.

速度快,节约出来的就是时间,相当于延长了生命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6:51
心雨的写字速度当然不是训练出来的
熟能生巧

那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从农村考出来的
结果毕业以后不会推销自己
就回家卖糖葫芦了
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才浪费
如果不是新闻报道
最后被一家药厂接收了
估计这辈子读书都白读了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6:51
大学教育平民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是专才,那是以前的事.
中国是学什么好象必须干什么.不干好象白学了似的.典型的小农意识.

外国学物理的可以去做厨师,人家喜欢.
学习可以纯粹是一种爱好.

被你们这些不作饭的害惨了.我的鱼糊了.

[ 本帖最后由 wangtutu 于 2008-12-5 16:55 编辑 ]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6:54
俺看到的卖肉的大部分都比俺快..
或者俺实在是太慢了........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6:37 发表
前面基本同意

不过到最后,你看到哪个卖肉了的口算快了?

现在的会计有几个用算盘,口算快?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6:56
标题: 回复 #31 wangtutu 的帖子
王老师的话改一下

中国是学什么好象必须有用.没用好象白学了似的.典型的小农意思.

就可以从高等教育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套在那些强调素质教育的人身上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6:57
兔兔
你别跟外国人比
就能力这方面咱们就比不了的
人家从小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
咱们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背多分上了
哪有时间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呢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12-5 16:59
标题: 回复 #34 听语漫步 的帖子
劳驾别跟tutu纠缠了,看看31楼“被你们这些不作饭的害惨了.我的鱼糊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7:00
口算能力俺是不如楼下卖菜的小P孩
心雨几个月的时候
那小P孩从农村过来
大概只有十岁左右
现在都一人挑大梁了
就是不长个
后来一看他农村来的爹
我就什么也别说了
不过他妹妹可没有他这么懂事
就是环境不同呀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7:03
看来俺是被摧残了的。。。俺没办法一心二用, 也不会双手互博

不过俺倒是见过有人厉害的, 就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这种情况了
1. 有人一手拿电话, 和女朋友褒电话粥,一手敲键盘打程序
2. 有人左手一本书, 右手一支笔, 一边看书做笔记, 同时眼睛还在看肥皂剧..

做事当然越快越好, 分数越高越好, 但是总得有目标, 不能追求永无止境吧?
我没反对要速度, 我反对两只眼盯住速度....

BTW, 问题问题先:有多少人可以两只手同时画圆和画方的?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6:49 发表


为什么要强调专心,小孩子本来就有一心多用的能力.

同时干几件事,样样都做好.为什么要扼杀这样有用的能力.

速度快,节约出来的就是时间,相当于延长了生命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7:04
兔兔也算是一专多能了
一边做饭一边上论坛参与论坛讨论
应了僵硬那句话
一心多用
只是兔兔运用的不到家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12-5 17:04
标题: 回复 #36 听语漫步 的帖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谁不定人家将来又是一个国美老总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7:14
标题: 回复 #37 shanlon 的帖子
我没说追求无无止境,

我说的是基础好了,习惯好了自然就快了.不需要刻意做什么训练

另:两只手同时画圆和画方 不只是一心二用,更需要协调性好.不要混到一起.金大侠写小说而已,又不是科学上的证明

你前面的例子才是一心多用.这个能力越大越退化,越小越强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7:15
听语漫步 2008-12-5 17:01 威望 +5 我在蒸窝头:))
听语漫步 2008-12-5 17:01 金钱 +5 我在蒸窝头:))

你也在一心多用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7:15
个人和社会是不一样的...

而且也没有人说卖肉的不可以上大学, 学什么必须做什么, 那是你个人的想象
也没有说上了大学就不可以卖肉, 或者没上大学就不可以做科学家, 没读MBA不可以做CXO

对于社会要考虑社会资源, 如果大家都学了物理就去当厨师, 那么物理开课还有什么意义?
作为个人爱好那是个人的事情,要鼓励人性, 即使在中国我觉得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回到中国, 有多少人是为了爱好上大学?
尤其是那些大学毕业结果跑去卖肉的同胞, 你认为他们是为了爱好么?
难道你觉得不是问题么?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5 16:51 发表
大学教育平民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是专才,那是以前的事.
中国是学什么好象必须干什么.不干好象白学了似的.典型的小农意识.

外国学物理的可以去做厨师,人家喜欢.
学习可以纯粹是一种爱好.

被你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7:17
标题: 回复 #36 听语漫步 的帖子
国庆到山上去玩,买土鸡,那小P孩还忙着找计算器,我就算出来鸡的价钱了.

呵呵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7:20
俺就是主张有用的才学, 没用的不用学....学了也白学...

典型的小农阿..又要惭愧了.............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6:56 发表
王老师的话改一下

中国是学什么好象必须有用.没用好象白学了似的.典型的小农意思.

就可以从高等教育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套在那些强调素质教育的人身上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2-5 17:22
听语漫步         2008-12-5 17:01        威望        +5         我在蒸窝头:))
听语漫步         2008-12-5 17:01        金钱        +5         我在蒸窝头:))



  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蒸一个小时都没关系
  要是王老师煎一个小时的鱼
  锅都会熔了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7:22
你欺负小孩子卖鸡少哦.....

如果有人要找计算器, 俺也可以和他比心算速度..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5 17:17 发表
国庆到山上去玩,买土鸡,那小P孩还忙着找计算器,我就算出来鸡的价钱了.

呵呵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7:24
做水煮鱼就好了..不会糊......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8-12-5 17:22 发表



  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蒸一个小时都没关系
  要是王老师煎一个小时的鱼
  锅都会熔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7:24
嘿嘿
俺是论坛家务两不误
刚才讨论这帖子的时候
还在老北京网说北京土语呢
没看出语言风格有所变化吧

俺已经习惯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7:24
标题: 回复 #46 shanlon 的帖子
是他还没找到,我就算出来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5 17:25
歪楼,有见歪楼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5 17:29
该来的没来1...不该来的来了一大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2-5 17:34
拉回来
说说俺认识的北大的高材生吧
每次参加活动无论吃什么
大伙AA制
人家高材生就给10块钱
人家号称吃素
可是无醇啤酒一人就能造进去六瓶
那可绝对不止60元了
无论谁说什么人家跟没事人一样
你说你的
有活动我照样来
据他师兄弟说
他现在是历史老师
学问那是没的说
就是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一溜烟就跑题跑没影了  
你要想给拉回来呀
没有九牛二虎之力那是不成的
想必那四五十分钟的课时也拉不回来了
他师兄弟对他的评价就是
学问贼高
情商极低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8-12-5 17:47
好热闹呀,边做鱼蒸窝头边讨论,呵呵。

我因为老是来看热闹,被老大给K了,说我怎么老不把心思用到工作上。 要是我也能一心多用就好了。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8-12-5 19:03
怎么肃静了,大概吃鱼的吃鱼,吃窝头的吃窝头去了。
好多事情就是不能鱼和窝头兼得。
有得就有失。肯失才能得。
所以说,世间最难的事是什么,就是选择。
好多时候期望值不要太高。
我记得鲸鱼说过一句话,要小鲸鱼把能接触到的每一项运动学到专业。当时很是影响了我呢
一天要是48小时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丫丫妈妈 于 2008-12-5 19:05 编辑 ]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5 20:47
楼上批老易,楼下煎鱼蒸窝头。。。。
我看。。整个一锅粥。。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2-5 21:30
要不是woodhead提示,早忘了这楼是搭来做什么的
作者: wangdongling    时间: 2008-12-9 14:27
支持熟能生巧,应该天天练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12-10 20:10
站在制度的高度,易先生很多思想是对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