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形,由於具備“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等豐富的內涵,而且將形、音、義三位一體地整合成資訊模塊組,對大腦的綜合作用就構成了系統性和整體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樣是有利於啟迪智慧,雙向同步開發慧和智。修真生理學中的性線和返天鏡的奧秘,都完整地包含在其中,只待科學的發現和驗證而已。中國古文化無一例外地都是源於道和德,以倉頡爲代表的古聖,在造字的過程中也毫不例外地遵循著一元四素方法論的全息觀。慧觀與智觀高度統一和結合,這是祖先們創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礎。漢字承載著中國古代文明的靈魂,維繫著民族發展的命脈,是民族文明發展的食糧和豐富營養。漢字最巨大的功能,是維繫著多民族、多語言的共同認同。中華民族在東方這塊土地上,能夠維持五千年而不出現分裂,漢字的無量功德就在其中!語文和宗教是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兩大基本元素。但是對中華民族來說,語文中的“語”和“文”各自獨立,語和文這一元素,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遠遠比宗教這一元素的作用更爲強大和重要。中國文字對民族的凝聚力,比宗教所產生的凝聚力似乎更加“無聲勝有聲”。漢字之所以對中華民族的凝聚起著無比巨大的作用,就是因爲中國的“語”和“文”是脫節的,是分離的,是可以各自獨立存在,而又被各種“語”所共用的。這,就是漢字傳神之妙的一個重要方面。漢字具有一個拼音文字未能具備的重要特點——表意不表音,這與拼音文字完全不同。漢字表意不表音的獨特性,是漢字能讓各類語音共用的工具。任何語言都能夠共用漢字,包括西方世界將來都可能將漢字作爲可以共用的文字。世界上的象形文字眾多,漢字卻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全面保存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我 们再来看一下汉字,对于汉字,我们还远远没有发现它的全部科学奥秘。汉字同样是诞生于中国古代文明中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大系统之中。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与智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 全息画卷。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
如同上面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结论一样,如果我们开展对中文和西文视觉的对比科学研究,同样不难发现其中的明显差异。中文与西文在大脑中对视觉中枢区和视觉辅助区的作用点,肯定不同。整体把握阴阳,执两用中,慧智双运,必定是其中的最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