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宝贝,安然无恙地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00:17
标题: 宝贝,安然无恙地成长
漾漾现在已是一个两岁一个多月的小男孩了,前面的两年,我对他的记录是空白。不是没有想过,实在是我这个妈太懒了。在儿教论坛泡了一段时间后,被那些勤奋、用心的妈妈们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想:我也该写点了。没有其他,只是想作个记录,更多地鞭策自己,并及时地反省,同时也希望得到那些经验丰富妈妈们的帮助。
    我是一个相信并支持早教的人,但以前不知道什么杜曼、康氏之类的,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书本上的一些指导在生活中陆陆续续地渗透了一些(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过,现在看来,比起其他的妈妈,我做的那些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早教,只是自然的教育罢了。尽管如此,还是简要地写写他的成长过程吧。

    漾漾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跟着我的学生们一起认生字,读课文,学唱大长今插曲《娃娃》,再加上爸爸妈妈的耳语熏陶,我想漾漾的语言和音乐敏感在那时就已经打下一点基础了吧。月子里,漾漾还只会哼哼唧唧的时候,我也回应着他的哼哼唧唧,并抱着他一边在院子里转圈,一边唱着《两只老虎》、《小燕子》、《小鸭子》等儿歌。对此,外公外婆觉得很是滑稽。漾漾的抬头、翻身开始得都不算早,一方面和我的疏于训练有关,另一方面他要翻身的时候正是寒冷的冬天,也阻碍了他的肢体发展。但他在五个月的时候就在沙发上爬了十几厘米,是让我非常惊喜的。当他会把玩具从左手换到右手,当他在下地学走不到一个月就完全丢开妈妈的手,当他一岁七个月自己独立吃饭……和许多妈妈一样,我的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一岁之后,是我一个人带漾漾。不论在干什么,不论漾漾看到什么,我都会用语言描述出来。傍晚带漾漾散步回来,我看到星星,就给他唱了《小星星》的歌。有一天,也是个有月有星的傍晚,漾漾在我的怀抱里,抬头仰望了之后,指着月亮对我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随后又唱起了:“一闪亮晶晶,满天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满天小眼睛。”虽然丢了几个字,但是那是我一岁九个月的儿子会说的第一个比喻句,会唱的第一首歌。于是,我更坚信:对于孩子的知识输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一定会有让你惊喜万分的那一天,漾漾会背的第一首古诗《草》也是如此的情形。此后,我更是和他“喋喋不休”。

    2岁的一天午睡醒来,我带着漾漾打开窗户,看到外面草地上有一只小狗在打滚。漾漾说:“一只小狗在找食物吃。”我说:“一只小花狗在草地上打滚。”漾马上接着背开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随之问道:“小狗,你妈妈呢?”

     吃午饭时,漾把饭洒到桌子上,并用勺子把盘里的菜胡乱扒拉出来,我唬着脸对他说:“你知道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他用手捡起桌上的菜,边吃边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叔叔种菜好辛苦!”

     坐在秋千架上,他一边享受着秋千晃晃荡荡的舒适,一边念念有词,哦,原来是:“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见了外婆问声好,外婆夸我好宝宝。”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05
标题: 频繁生病
   其实,在2岁以前,我更关注的是漾漾的身体健康。

    一岁之前,是我和我妈妈两个人带他。所以当外婆带着他散步时,我会在家精心“研究”、学习、试做漾的辅食。外婆经常玩得忘了漾吃饭的时间,我只好端着小碗满小区地找他们。当漾吧唧吧唧津津有味地吃着色香味俱全的辅食时,围观的妈妈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漾的食谱。可想而知,当时的漾自然是被我的辅食营养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可惜的是,八个多月时,漾咳嗽,被我们这里的庸医折磨了近一个月,发展成肺炎,最后挂了六天的青霉素才好。可自那以后,漾的胃口急转直下,腹泻一个多月,身高体重两个月没有增长。直到十个月时才有所好转。在那期间,我又四处学习腹泻的食疗方,他的食谱里出现最频繁的就是蒸苹果泥、蛋黄粥、小米汤、高粱米饭粥、胡萝卜泥等,效果都不错。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06
标题: 续上
一岁后,外婆回老家,我一个人带漾漾。此时,漾正在学走路,对这种全新的探索方式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身边的危险也增多了。一岁两个月后,漾白天的午睡由两次减少到一次,但每晚睡觉相当吵闹,要在床上玩半天,在我的身上爬过来滚过去,不停地跳,把枕头搬过来摆过去,不像以前那样躺在我身边几分钟就能睡着。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漫长的陪睡生涯。每天,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刻,讲故事无用,听睡眠的音乐无用,非要等他折腾够了,他才会合上双眼,沉沉地睡去,我再起床,继续我没有做完的家务。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07
标题: 频繁生病——肺炎支原体
这些还没什么,更让人难以忘记的是,从一岁两个月到一岁半之间,我和漾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一岁两个月时,漾感染上肺炎支原体,在深圳儿童医院注射四天的阿奇霉素,又吃了三天药,医生说没事了。过了半个月,漾又开始剧烈咳嗽,又去儿童医院,注射三天阿奇,再吃四天罗红霉素,再注射三天,再吃药四天。由于经常坐车,小区的中巴司机问我:“你是不是去深圳上班了?”治疗了近一个月,不仅没有一点好转,还喘上了。我又辗转到第一人民医院挂特诊,那个傲慢的老医生给我开了一天的药,让我第二天再来。天啊,我要七点半从地属东莞的小区坐车到深圳,再打车到第一人民医院,已经是9点半了,那时根本就挂不上她的特诊号了呀!我刚想解释,她不容置疑地说:“明天再来,人多的话我给你加个号!”38元的挂号费,加十几元的药,倒是不贵,但颠簸得真是辛苦。不过,真没有白跑,吃了近半个月的药,漾的肺炎支原体真的没有了。用这个老医生的话说,是“上次没有治彻底,治彻底了是不会复发的。”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08
标题: 频繁生病——哮喘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漾一岁四个月。这天,漾不知怎么的又感冒了。烧退后开始咳嗽,见他咳得不是很厉害,我给他自行用药三天,不见好转。到我们这里的医院一查,喘息性支气管炎,又挂了三天点滴,吃了几天药,这次病程十二天。半个多月后,病情又反复,依然是喘支,这次去深圳挂特诊,打了一天点滴后带处方在我们这里又打两天点滴,病情有好转。但据我这段时间的了解,连续喘三次就可以诊断为哮喘了。我一直不愿意承认这点,在我看来,这么小的孩子就得哮喘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但慎重起见,我还是到深圳儿童医院挂了专门诊治哮喘的呼吸科,他爸凌晨12点去挂据说最受家长欢迎的刘灿霞医生的号,在她那里确诊为哮喘。从那以后,漾每天都与面罩式筒式吸舒、普米克气雾剂进行最亲密的接触。医生说为期至少一年。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09
标题: 频繁生病——小结
细细总结一下,那段日子是深圳最冷的时候,春节前后。也许是天气变暖的原因,也许普米克真的起到了作用,从那时到现在近八个月的时间里,漾虽发过三次烧,咳嗽过两次,但都是吃几天药就康复了,没有再喘。
     由于和孩子密切相关,那段时间,我最关注的就是哮喘,网上的医生建议做个过敏原测试,但在给漾治疗后,我放弃了,价格太贵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做了过敏原测试还不一定能找到过敏原;而且,据我的观察,还没有发现漾是对什么东西过敏的,如果真有,那就一定是冷空气。我也更认同有个网友的说法了,他说:“只要会看腹泻和咳嗽,就可以当儿科医生了。”这话还真是挺在理的。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10
标题: 升级了真高兴
升小班了真高兴,一发贴就能看到自己的帖子了!继续努力!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12
标题: 先自己多盖几层
新妈妈刚进这个论坛,底子薄,自己多发几个贴,把基础打好点,欢迎各位多来做客,也为我添砖加瓦!

[ 本帖最后由 沁心hong 于 2008-11-1 14:47 编辑 ]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13
标题: 开始早教——早教革命
2岁,应该是漾漾宝贝的一个转折点吧。因为在无意间,我接触到了很多现在正流行的早教理念。
       首先是冯德全的《早教革命》:598元三本书,八张光碟,仔仔通课件,还有六年的跟踪指导。我从朋友那里把书借来看了一下,很受启发,虽然理论性很强,可操作性差强人意,但也给我洗了一次脑,让我一改往日的浮躁,能以平和、宁静的心态来对待漾漾的种种“恶行”。并受《早教革命》的影响,立马在网上订了一套桌椅和一个玩具柜,给漾布置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从那以后,漾不再感到无聊,不再不知玩什么(以前的玩具收在狭窄的书柜角落),不再拿着玩具随地坐;每天早上一起床,他就会自己坐到苹果绿的瓢虫凳上,从身后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苹果绿的方桌上专心地玩起来。我做饭的时候,他也会坐在那里看他的《小熊宝宝》的书,并不时评论几句。除此之外,我开始在家里的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字卡,时不时给他念念,虽然执行情况比较差。在走廊的墙壁上,我贴上了淡绿色的大纸张,题目是《我真棒——成长的足迹》。那是漾漾的光荣榜,在漾学会某个技能或在某方面表现好的时候,我会在光荣榜他小脚印的轮廓上贴上一颗小红星。从9月21日到现在,已经快贴满一只脚了。每次漾漾表现好我说要给他贴红星时,他都高兴得跳起来。根据我当班主任的经验,坚持这种鼓励的做法对培养和强化孩子的好习惯是非常有益的。

[ 本帖最后由 沁心hong 于 2008-11-1 14:46 编辑 ]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14
标题: 开始早教——杜曼
以前,我偏重于看书,对区慕洁的《中国儿童游戏方程》、《中国儿童智力方程》精心阅读,并做了不少笔记。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漾“太有个性”,他根本不依照那些步骤去操作。所以我想:不能过于拘泥于书本,我应该从其他途径找到更适合漾漾的教育方式。于是,开始频繁接触网络,了解育儿资讯。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进一步接触了杜曼(以前只是耳闻,知之甚少),并以游客的身份涉足儿童教育论坛。虽然有褒有贬,但我还是对杜曼利用照相记忆开发右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何况还可以学数学、识汉字、读百科,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况且持之以恒正是我需要磨练的的地方,就让我和漾一起从杜曼开始吧!趁热打铁,我又在网上订购了一套杜曼卡(20张点卡,129张数字卡,450张中文卡和记忆宝盒)。在通读了杜曼的五本电子书,参考了教学VCD,酝酿好自己的信心之后,08年10月15日,我和漾的杜曼之旅开始了。圆点卡由有兴趣到不爱看,数字卡由拒绝到主动看(和玩具娃娃一起看),杜曼的开端是好的。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15
标题: 开始早教——康氏读书法
在儿教论坛上,我又知道了康氏读书法。作为一个书香家庭,我们都非常希望漾也能早点开始阅读。也许是我的方法不当,也许是没能及早开始,反正漾还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在阅读中愉快识字,并由此独立阅读,能否早点实现呢?儿教妈妈们的实践让我对漾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杜曼开发右脑,学数学,康氏学识字,会阅读,其实可以齐头并进的呀。不管是什么早教方法,只要运用得当,皆是殊途同归,不必迷信于哪一种。想通了我就开始了解康氏。循序渐进的教材,为期一年的方法指导,也许我需要的就是这些。康氏,我们也开始吧。10月28日,我收到教材和方法指导的第二天,我拿出了康氏的低幼儿歌,并在晚上重新开始了阅读。虽然要自己乱翻书,但在我的坚持之后,漾终于妥协。康氏的开端也让人期待。

[ 本帖最后由 沁心hong 于 2008-11-1 14:16 编辑 ]
作者: 沁心hong    时间: 2008-11-1 14:19
标题: 如何扩大行间距
发了几个贴之后,我发现每行字都很密,阅读起来比较费力。哪位指导一下,发帖时如何扩大行间距,使阅读更舒适?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