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给孩子一个叫幸福的礼物 [打印本页]

作者: portia71    时间: 2008-10-27 14:48
标题: 给孩子一个叫幸福的礼物
给孩子一个叫幸福的礼物


巧用奖励
        在《丑陋的日本人》这本书里,作者写到了自己的一个真实经历。当他在美国居住的时候。一天,隔壁的小男孩儿在踢球的时候一不小心踢碎了他家的玻璃。按照东方人的思维,小男孩儿或者他的家人一定立刻过来道歉,不过直到晚上都没有等来。第二天,还挺早的时候,他就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隔壁的小男孩儿,另外还有出租车的司机帮他一起把一面玻璃抬到了门口。小男孩儿很诚恳的道歉,并解释昨天因为太晚了没有买到玻璃,今天一买来就送来了,他还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了。作者夫妇看到这么可爱的男孩子喜欢的不得了,不仅原谅了他,还邀请他到家里来喝饮料,临走的时候还送他一些日本特有的糖果。
        本以为这件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第二天,小男孩的妈妈带着小男孩儿一起来还这些糖果。那位妈妈解释道,孩子犯了错误应该让他感受到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为了陪着块玻璃,小男孩儿花掉了自己很长时间积攒的所有零花钱,并且还向妈妈“借”了一些钱,以后再还。在这位妈妈的观念中,做错了事情应该承受一定的后果,倘若这个时候“奖励”他的认错行为会让他看轻自己的错误,以后就很难真正改掉了。


心情心声
        这位妈妈真的很聪明,她能够如此准确地区分什么时候应该奖励,什么时候应该惩罚。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奖励的前提是这种行为真的值得奖励。
        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在推广“赏识教育”,强调家长一定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学会夸奖孩子,奖励孩子。可是就像再美味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一样,赏识泛滥也会适得其反。
        我们日常生活中暗藏着太多的“奖励误区”。
        ²  兵兵的妈妈在兵兵打自己头的时候关注他,是对“自伤行为”的奖励。
        ²  老师让不守纪律的学生在门外罚站,正好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这是对“不守纪律”的奖励。
        ²  父母因为孩子做家务而给他物质奖励,是默认了他平时不做家务的行为。

情商出招
  关注行为
        常听到一些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试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你一直想要得那个玩具。”这是一种对孩子学习的促进,对那些比较喜欢学习,基础好的孩子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只强调了结果,而忽略了行为。有的孩子很可能为了得到自己想要得东西而“不择手段”的取得成绩,结果适得其反。
        比较成功的奖励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就拿学习这件事情来说,你要奖励的应该是孩子为学习付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必须是积极的主动的努力,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这个过程尤为珍贵,正确的奖励可以是它长久的保持下来,让孩子受益终生。
奖励的原则:
        正确有效的奖励必须包括这样一些元素:
        真诚接纳孩子,由衷地欣赏孩子的行为。
        及时对孩子的好行为进行奖励。
        奖励过程中对他的行为进行描述,明确的告诉他,你奖励的是他的哪种行为。
        选择的奖励品要能够立刻获得,而且不容易满足。
        奖励物不要太单一,每次使用不同的奖励品。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不培养孩子过强的物欲。
        每次少量奖励,以免一次奖励过多达到满足。

        惩罚和奖励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惩罚和奖励不仅能够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在做了错事情的时候体验到内疚而不是恐惧,让孩子在做了好事情的时候体验到愉快而不是自满,让孩子能够准确的体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相应情绪,这些都是细心的妈妈爸爸必须做到的。

幸福笔记
        最近你奖励孩子了吗?
        如果有,这种奖励恰当吗?
        如果没有,是不是缺乏对孩子行为的关注呢?
        下一个你准备用来奖励孩子的东西是什么呢?悄悄写在本子里吧,要悄悄的啊,别让孩子看到啊。
作者: irene_qin    时间: 2008-10-28 10:22
学习了
作者: 五月的樱桃    时间: 2008-10-28 10:29
认真学习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