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三人行家塾教师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08-10-25 09:13
标题:
三人行家塾教师随笔
学堂即寺庙,办学即出家
文/吴小东
办一所学堂,其实就等于建一座寺庙。中国古代的学堂、私塾、书院,其实就是儒家修学、讲道、传教之地,学堂之于儒教,一如寺庙之于佛教,道观之于道教,教堂、修道院之于耶教。因为任何一个大宗教,都必须有它常规性的教育形式才能传承下去。
近代以来,学堂、私塾、书院废止,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学校一统天下,儒教义理价值不再是学校核心价值,儒教又没有出世间的寺庙、道观可以存身,儒教因此被连根拔起,几千年的血脉因此中断,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可哀可叹之事!一个大宗教(虽然有人不承认儒家是宗教,但它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起到宗教的作用)的骤然衰落必然导致人心的大面积迷失,社会因此陷于长期的动荡之中。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实行政教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后保留了教会,中国却根本没有给儒教留下立锥之地,使得一个大宗教顷刻间瓦解,维系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体系随之崩溃。那些当初极力把儒教摒出教育之外的文化闯将,如果地下有知,是否会为自己的幼稚急躁而惭愧?
在今天,办一所学堂、私塾或书院,除了对教育的钟爱,恐怕多少还要有一些文化使命感,要意识到,你不是在一般性地培养人才,你是在传播圣贤教诲,你是在提升人的心灵,你是在人间创一片净土,你是在为一个伟大宗教的现代复兴添砖加瓦。办学堂、私塾或书院者,应该向佛家人士学习,问问自己:我是否有和尚出家的精神?
(三人行家塾博客
http://sanrenxingjiashu.blog.sohu.com/
个人博客
http://ksly2004.blog.sohu.com/
)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08-11-28 17:11
标题:
“报仇”
趣事一则:“报仇”
文/张洁
上课前
,
小朋友们跑到我面前告小雪伦的状,说她
“
打楠楠
”
,随后楠楠也哭丧着脸走过来向我诉苦:
“
我在小便,雪伦要大便,我坐在马桶上,她就打了我这儿一下。
”
当时正准备上课,雪伦还在厕所没出来,我也不便做裁决,只是笑着忙自己的事,孩子们见我不说话,便各自回到座位上。
下课后,看到星儿和雪伦在树下玩土,我便走过去想给她们照相,无意中听到这样一番对话:
雪伦:霍美竹,咱俩玩儿吧?
星儿:不行,我还是得让你当
“
灰太狼
”
,因为你刚才打了我的好朋友王亚楠,这么长时间还没让她报仇呢!
雪伦:那你要我怎么样呢?
星儿:你得去让王亚楠也打你几下,我才原谅你。
雪伦放下玩具马上飞奔到楠楠面前,殷切地说:王亚楠,霍美竹让你打我几下。
楠楠对着雪伦在空中挥了下手,假装已打过了。雪伦继续耐心而诚恳地说:
“
要真打的!
”
并用急 切的目光看着楠楠。
楠楠歪着头望着雪伦的脸犹豫了一会儿,说:
“
可我舍不得。。。。。。
”
小雪伦又兴冲冲地返身跑回来对星儿说:
“
王亚楠说舍不得打我。
”
星儿便
“
哦
”
了一声,开始跟雪伦玩。
我笑着问楠楠:
“
雪伦刚才都打你了,你还舍不得打她呀?
”
楠楠像个小大人似地回答:
“
因为雪伦实在是太可爱了!
”
孩子们的世界有他们的规则,当然也是我们成人世界中价值观的投射,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冲突的方式。
星儿的
“
仗义直言
”
,雪伦的
“
知错就改
”
,楠楠的
“
宽厚包容
”
都是他们的真性情,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从这些孩子现在的可爱性情中能预见到他们将来的可钦可敬。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08-12-6 22:20
2008
、
12
、
5
早饭后,回到教室,林晨欣还没到,张千林说:林晨欣又跑丢了吧?
刘湛然正低头玩飞机,突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村里因修水管而停水,晚上老师提醒小朋友接点水明早刷牙用,张千林大声说:“今天刷两次不就行了吗?”
李润家在甘肃,儿化音很重,总是把“仁”读成“仁儿”,听起来就好像是杏仁儿、桃仁儿。
江雪柔喜欢中午早起,替大家摆好练书法的毡子、砚台、字贴,把毛笔洗好。
太极张老师生日会上,张老师讲无物无我,提到“君子”“小人”,张千林马上说:“小人穷斯滥矣!”雪柔也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