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人生的三种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babytiger
时间:
2008-10-23 13:22
标题:
人生的三种智慧
“
九叶诗派
”
是一个成型于
1947
年的中国现代派诗人群体,他们均受过高等教育,有较深厚的中外文学修养,熟悉西方现代诗的分化流变,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保持诗歌与现实人生的平衡,建构适应时代的新的抒情模式和语言意象系统,其创作与理论在当时独树一帜,在民国诗坛上颇引人注目。其中,穆旦、辛笛和郑敏,是
“
九叶诗派
”
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
九叶三智者
”
。
穆旦从中学时代开始写诗,
“
就传达出感时忧国的强烈情感,有一种
‘
救世
’
的英雄理想和情怀
”
,他曾参加抗日远征军,亲历了昆仑关、野人山等激烈的战斗,
1949
年留学美国,
1952
年回国报效。在
“
新中国
”
的语境中,他的经历成了历史污点,被判为
“
历史反革命
”
,在
“
反右
”
和
“
文革
”
中都吃尽苦头,
59
岁即病死在迫害和折磨之中。他深陷于生存痛苦的悖谬,却始终葆有浪漫的理想主义的情怀,在智慧、诱惑和苦难三位一体的人生中追寻人生之梦。在无法创作时,他以
“
查良铮
”
的名字,为中国读者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译诗,而其晚年留下的
27
首
“
绝笔
”
,更被誉为
“
在传达
‘
智慧痛苦
’
的广度和深度上,是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顶峰
”
。
辛笛是
“
三智者
”
中的老大哥,其早年的形象是一个兼具中国古典情调和西方理性文明的青年诗人。与穆旦不同的是,
“
穆旦的特点是
‘
信
’
,走的是
‘
救世
’
的道路,而辛笛的特点是
‘
疑
’
,走的是
‘
自救
’
的路。
”1949
年后,辛笛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暗示和威胁下,毅然决然地放下诗笔,彻底告别文艺界,选择到工业战线工作,这使他成功地躲过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风波,也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再也没有取得成绩。虽然
“
到了晚年,听他谈诗,仍然表现出名家的精辟和敏锐
”
,但
“
这个写过《手掌集》的杰出诗人,
‘
大隐
’
之后,其创作成就都没有超过早年。
”
他在晚年写下的《婉转深曲》中,感慨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依凭:
“
假如我抓住也好,比如信教,信一种主义,做个党员;但我抓不住
……”
他比穆旦多活了
33
岁,而其成就却和穆旦无法相比。
郑敏是学哲学出身,
“
早年的诗作深受冯至和里尔克的影响,充满着形而上的沉思和冥想
”
,曾是和穆旦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1952
年在美国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满怀激情回国报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但也很快中断了诗歌创作,
1960
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她
“
在文革后期开始怀疑理想主义,也曾陷入思想的迷乱,后来掌握了解构主义的新思维,找到了区别
‘
理想主义
’
和
‘
理想
’
的症结所在
”
,晚年完成了两部重要著作:《结构
-
解构视角:语言
•
文化
•
评论》和《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用
“
哲学的智慧引导人们从所处的文化困境和谬误中走出来
”
,这些思考
“
很快就越过文艺界,对整个中国当代文化的进程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在
2006
年被评为
“
桂冠诗人
”
。
有人概括说:穆旦拥有
“
受难的智慧
”
,辛笛拥有
“
生存的智慧
”
,而郑敏拥有
“
哲学的智慧
”
,它们分别为自己的拥有者煅造了充满浪漫理想的悲剧人生,体现隐者之风的明哲人生,以及打通诗歌和哲学两个领域的奇迹人生。
在我看来,这三种智慧的品性差别在于:前者是诗意的、追求的智慧,次者是功利的、权衡的智慧,后者是理性的、叩问的智慧。诗意的智慧冶炼生活,催生创造的渴望,使精神世界能够在任何艰难困顿中都保持创造的激情和能量;功利的智慧营造生活,协助我们趋利避害,为生命确保必要的世俗基础;理性的智慧审视生活,索解因果,确认价值,提供驾驭人生的思想武器。但三者也各有其可能的陷阱:诗性的智慧,其弊在脆,稍不留神就折了自己;功利的智慧,其弊在俗,不知不觉中就淹没了灵魂;叩问的智慧,其弊在私,发展到极端就是作壁上观的冷漠。
就一个完美的人生而言,点化、营造和审视,一个都不能少:缺了前者,我们的生活会远离创造的冲动和幸福,变得平淡无味;缺了次者,则难免在现实中磕磕碰碰,招致种种不测的风雨;而缺了后者,我们就缺乏意义的坐标,会受制与庸常和琐屑。只是,这三种智慧对心性禀赋的要求相去甚远,它们依次需要激情、意志和理性作为主导,而这是三种不同的精神要素,想用一种性格将它们熔为一炉,而且各各在需要时就出面充当灵魂的统帅,真是谈何容易!难怪我们会说
“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
。但是,人生最有乐趣、最有意义的事,不就是挑战艰难、逐步把向往中的
“
不可能
”
变成可能的吗?否则,人类也许和其他动物一样,满足于贴地而行,至今还站不起来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