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怎么答辩?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0-21 22:55
标题:
怎么答辩?
儿子的科技小制作被推荐到市里了,现在通知12月5号答辩,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给评委,然后回答评委的提问。
哪位家长有过类似经历的给点建议吧。
坛子里的高手们也就怎么答辩给点高参吧。
有做过这种评委的给点指导性意见吧。
先谢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0-21 23:09
俺试着提两条。
1、先谈谈这个小东东是做什么用的吧。
2、你为什么想制作这个小东东呀,是受了什么启发?
3、简单说说你制作的过程,遇到过什么困难?
4、知不知道这个小东东是运用了些什么科学原理呀?
等别人继续。。。。
作者:
9143in
时间:
2008-10-21 23:17
简短一点:who, what , where, when, why and how.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0-22 00:41
嗯,ealain和9143的建议都不错,谢谢。
但现在内容有了,表达形式呢?
大家还有什么建议,请多多指教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0-22 09:24
首先,要站在台上不乱动,不要摸头发,不要把手插口袋里,脚要稳,不要摇.不要到处走,如果有投影或黑板,最好站在投影或黑板的旁边(不要挡住别人),脸的朝向和投影或黑板成135度角
其次,目光不要3板(天花板,地板,黑板),要看着台下的人成8字型缓缓转动.
第3,别人提问的时候和回答的时候要自信的看着别人.
你可以用摄象机把孩子排练的摄下,和孩子一起找不足之处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8-10-22 11:33
做到‘目中无人’,手不抖,脚不抖,声音更不能抖。
自己先演练几次。
最重要的是不能怯场!
作者:
9143in
时间:
2008-10-22 11:40
上场前,在家中,对着镜子抬头挺胸暗暗发力:“我能行!”对所有人有用,特别是孩子。
还有,衣着要选自信的那套。脸上保持微笑,语速要慢。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0-22 13:44
孩子真的不错。。这样的经历,胜过100次啥主持人班。。
作者:
小语妈
时间:
2008-10-22 13:50
多多练习几次,把练习当成答辩,把答辩当成练习,就不紧张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0-22 13:59
标题:
论文如下,请看后提点问题,我以后假装评委
水壶中加传热器和不加传热器烧水时间的观察
我们总是希望水在短时间内烧开,而且用同样大火烧同样多水,时间越短越节约能源。但现在的壶只有底部和靠近底部的周边受热,中间只能靠水分子的运动传热。本次实验在壶中加了上传热器,以更快传递热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水壶(10L),热水瓶(8磅),易拉罐,玻璃胶(雅邦218)
1.2 方法
1.2.1 传热器的制作
剪去易拉罐的瓶口和瓶底,把罐壁剪成条状,将其中一处剪断,弯成U形,即做成本实验的传热器。
1.2.2 烧水及计时
先把家用天然气开到中火,接8磅自来水在壶内放置炉盘上,烧至沸腾倒掉,此为预热炉盘,不计时。
再接8磅室温的自来水于壶内,放置在着一直开着中火的炉盘上,开始计时至壶内水沸腾,连续重复3次。
实验组用玻璃胶将传热器粘在水壶底部中央,其余所有操作及材料与对照组相同。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次结果差异不大(见下表)。
次数 实验组时间 对照组时间
1 697秒 677秒
2 663秒 677秒
3 670秒 674秒
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从室温到烧至沸腾都用时11分多,第1次烧开用时最长;实验组第1次所用时间高于对照组,第2、3次均略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每次间用时差异大于对照组每次间用时差异。比较结果见下图。
3 讨论
第一次用时最长,因为水壶在刚开始烧时是冷的,后两次用时减少是因为水壶得到了充分预热。
实验组和对照组时间差异不大,可能是因为是用玻璃胶将传热器粘在壶底,而不焊接的,金属分子没有相连,传热不够快。将传热器直接焊接于壶底能否缩短烧水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试验。
[
本帖最后由 happy_99 于 2008-10-22 14:03 编辑
]
1.JPG
(24.5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10-22 14:02 上传
2.JPG
(24.4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10-22 14:02 上传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0-22 14:09
哪位版主帮忙改下图,不知道怎么弄啊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0-22 22:31
明天后天出差,请各位高手帮忙看看,把自己当作评委,想问小朋友什么问题回在贴里,我们练习时好用。
先谢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11-10 09:56
答辩的日子越来越近,这周末要开始预演了,把这个贴子捞起来请大家给出点考题。
谢谢了哈。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8-11-10 14:14
论坛里的爸爸妈妈真是很热心,而且给出的建议真不错。我是来学习的。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9-3-3 12:01
想法很好,但实现想法时确实有不足,正想楼主说的,用玻璃胶黏贴,肯定影响导热性,试验结果如此小的差距,受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很大,判断水是否开了时也很容易受到人的倾向性的影响,没有客观标准,很难说服人。采用预热的方式,也存在误差,试验的壶中有新加入的易拉罐,这样壶的总质量增加了,所以壶体中保留了更多的热量,因此实验品在倒掉开水加凉水的情况下会有一个更高的初始温度,建议实验时还是应该在相同初始水温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更严谨一点,毕竟易拉罐吸收的热量也是消耗掉的。
我个人认为金属的导热性虽然好,但应该没有水分子充分流动交换的效率高。我们老家的农村,很多人家都使用土暖气,没有强制循环设备,完全靠冷热水的自然循环,管路也没有保温,可以让整个房子暖和,但如果用实心金属,我主观上想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应该是不可能的工业产品为了增加热量的利用率,一般靠的是增大金属与火的受热面积(当然同时也怎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充分利用燃烧热,还没有听说过只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的产品。而且个人经验告诉我,壶体越薄应该水开得更快一点。因此我个人判断,这样的方法应该让水开的更慢,因为这相当于局部增大了壶体的厚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