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儿子的眼泪是父亲心里永远的痛...... [打印本页]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15 21:16
标题: 儿子的眼泪是父亲心里永远的痛......
我是一个脾气比较燥的人,也为童年的年少无知而常常自责,为什么当时就不能好好地读书,听大人的话,然后考一所好的大学,分配一个好的工作,等等等等,到现在我才深刻理解"光阴一去不复返"的真谛所在.于是我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我要求他做的最好,我要求他近乎完美.
    早晨,看着儿子背上我背着也有点吃力的书包,我觉得理所当然,小少不努力,老大徙伤悲嘛,不管他只有七岁,不管他幼儿的身体在风在摇晃得象一片落叶,我都坚信“千金难买小来苦”的俗言。
     放学回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做好作业,作业完成了还得加强复习预习。我不能叫他输在起跑线上,接着就叫他一个人马上睡着,嘴里狠狠地说:现在不睡,早上我就把你丢出门外去。
     我就这样严格要求着儿子,虽然他有七岁,我的想法是他应该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在一次作业中,我发现他的问题,有一道数学题,说一棵大树上有三只鸟,一棵小树上有两只鸟,大树上的鸟比小树上多几只?我反反复复的讲解的四五次,他都列不出式子来,我灰心了,我感觉到我的儿子没有希望了,我打了他一个耳光,我在气头上,我不管他无助的眼神,我不管他只有七岁,他距离我的要求太远了,我大声叫他不要上学了,大声叫着他好出去要饭了,家里再也不管他了,他惊呆了,不敢大声哭了,脸上是我打的手指印,我突然想起我的父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从来没有大声骂过我,他一直用微笑,夸奖着我,什么都做的好,好的出向乎他的意料。。。。。
       我醒了,仿佛从七年的梦境中醒来,我反思,我都做了些什么,我这才觉察到儿子一直不敢直视我的眼睛,他在躲着我,他在时刻在回避着令他惊恐的父亲---我.
       我开始反思我的过去,我开始主动去查看一些教育类的书,我这才真正认识到,我做人家的父亲还远远不够格。
      就在他放学的一天,我请了个假,早早地到了他的校门,儿子看到了
     爸爸,你怎么来接我了
    是的,我说,我要带你去给你买玩具
     我们还是回家做作业吧,儿子说
    不了,今天不了,爸爸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以后你自觉就行,我眼睛一红
     我暗下决心,我会成为一个好父亲的。
作者: 呆若木鸡    时间: 2008-10-16 07:39
唉,孩子。。。。。。如何才能让你幸福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8-10-16 09:18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昨天听到一段对话,说现在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学习好的也一样,为什么?因为他/她们除了写作业什么都不会,比如待人接物,沟通交流,乐观积极,分享互助,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好像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希望将来女儿上学了,我还记得这些话,不要变成魔鬼老爸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10-16 09:58
原帖由 家有乖儿 于 2008-10-15 21:16 发表
是的,我说,我要带你去给你买玩具
     我们还是回家做作业吧,儿子说
    不了,今天不了,爸爸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以后你自觉就行,我眼睛一红
     我暗下决心,我会成为一个好父亲的。


同是父亲,看到这里,我也禁不住眼睛一红

认准了方向努力才能成为好父亲,方向不对,还不如不做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16 13:04
标题: 感谢大家的回复
十分感谢大家的回复,在教育子女方面我还是在起步阶段,我原与各位一起同行......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8-10-16 13:35
我看了也很感动,仅管我们不会对孩子动粗了,孩子最爱的人就是爸爸妈妈,我们给孩子的永远是鼓励!
作者: thyxxc    时间: 2008-10-16 13:47
在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有进步,哪怕是每天一点点……
曾经和你一样,不同的是我是母亲,在内疚自责反省的同时,该有变化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作者: 五月的樱桃    时间: 2008-10-16 13:59
标题: 回复 #1 家有乖儿 的帖子
非常感人,身为父母,真的不容易啊
作者: ruby2007    时间: 2008-10-16 14:04
很感动,说得心里酸酸的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8-10-16 19:09

  急噪不得
  我有时急起来也会吼

  得了个变色龙的光荣称号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16 21:56
谢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0-17 00:51
楼主现在觉悟也不为迟呀。

俺曾经也是个对孩子期望较高、要求较高、手段较多的妈妈,曾经看着这版以前的版版老鼠先生的帖子---“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十分万恶”的帖子不能认同,曾经因为儿子弹钢琴不自觉在他的小PG上留下“五指山”,曾经。。。。但现在已非常赞同当年右派们的做法。

随顺孩子身心发展,不强迫、不以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不要求孩子去成就自己未能成就的梦想,不让孩子成为自己思想的附庸,孩子才可能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才会用自己的翅膀飞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的孩子对数字天生不敏感,对题目的理解慢上几拍,很正常。教亦有道,数学本是抽象思维,若孩子形象思维较强,你可用实物或图画演示多与少,让孩子从形象一点点象抽象转化。

别动手了,那个没用,没一点用
作者: thwthw007    时间: 2008-10-17 09:05
恭喜楼主的觉醒,我们家长打着“这为了你好”的旗帜,做了多少违背孩子意愿的事呀!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虽然你是爸爸,也是一样哦,更何况爸爸会比妈妈做的更好!
其实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更好,孩子进步了,最快乐的还是自己,呵呵,我是深有体会哦!加油!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17 09:48
感谢大家的回贴,是的,现在每天我都能得到儿 子意外的惊喜,叫我无限感叹,童真真好
作者: 我的豆豆    时间: 2008-10-17 10:57
大家一起努力做好家长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8-10-17 11:17
还好及时觉悟了
其实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更好,孩子进步了,最快乐的还是自己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20 21:11
其实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更好,孩子进步了,最快乐的还是自己
这话说的在理,只有正确地改变自己,才会有和谐的家园!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8-10-20 21:59
推荐你看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24 08:46
楼上的推荐的书《孩子, 把你的手给我》我一定要去看看,光看书名就令我一阵莫名的感动,谢谢你!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8-10-24 09:23
教育的尺度很难把握好,不是向左,就是向右,自己摸索去吧.像俺这成天都在自问:"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
作者: irene_qin    时间: 2008-10-24 09:26
真的是恭喜楼主你的及早觉悟,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看了你的这个帖,我们一样要反省啊,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还是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作者: yhbb    时间: 2008-10-24 12:56
标题: 回复 #1 家有乖儿 的帖子
你有没有向孩子道歉呢?没有的话,就先补上再说吧!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0-24 15:13
还好。。。爱他,就不要打他。。
作者: 9143in    时间: 2008-10-24 15:36
以后再也不吼了。狮子吼,自己也觉得吓人。唉... ...
作者: cczz    时间: 2008-10-24 15:50
有了孩子,特别是孩子上学后,能看到的是孩子飞速成长,更能感觉到我们做父母的也进步飞速。祝贺您,您已经进步到另一层次,就象孩子的学习进入开窍状态一样,等着吧,孩子的学习会象我们一样开窍,比我们更有灵光。
作者: beansky    时间: 2008-10-24 18:58
看了 ,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是由衷地赞叹,说到底,你还是个好爸爸,你的孩子会觉得幸福的

一个愿意为了孩子去改变的爸爸,比一个为了自己去改变孩子的爸爸,好太多了
作者: 德润天地    时间: 2008-10-24 19:34
原帖由 beansky 于 2008-10-24 18:58 发表
看了 ,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是由衷地赞叹,说到底,你还是个好爸爸,你的孩子会觉得幸福的

一个愿意为了孩子去改变的爸爸,比一个为了自己去改变孩子的爸爸,好太多了

LS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作者: annieqyp    时间: 2008-10-24 21:46
不管你是多么具有教育经验老师、学者。作为家长,你的经历都是第一次。在和女儿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中、在老公的N次“不要搞得两败俱伤”的警告中。我才渐渐平下心态,尝试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一些问题。真是难啊!!
作者: wzhjyan    时间: 2008-10-25 10:19
不管怎么说,我是相信孩子存在智力上的差别的,所以,在对待儿子学习的问题上,我是看态度重于看结果的那类。只要努力了,决不要因为结果而责备你的孩子。
爱应该是有宽容也有严厉,对于老实本分的孩子,多一点宽容。对于调皮灵动的孩子,多一点严厉.
作者: jmhdong    时间: 2008-10-25 11:05
父母与子女之间,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如何有效沟通很重要。沟通包括语言以及非语言沟通等等。。。读了十几年书,又工作了十几年,直到这两年,做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医患沟通培训课程培训,才了解“沟通技巧”。又在这两天,看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1980年首版),原来讲了也是有效沟通。同LZ上齐努力吧,好好与孩子交通~~~
作者: 家有乖儿    时间: 2008-10-26 01:15
非常感谢大家的回复,我是初为人父初成长,我觉得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长大,那是太完美不达的事情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