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培养孩子写作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jbga
时间:
2008-10-15 11:57
标题:
培养孩子写作兴趣
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具体办法:
1、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她愿意写就要鼓励,她不愿意写则更要鼓励。要告诉她写作文其实非常简单,非常快乐,无非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从而彻底祛除她的畏惧心理。
2、在小学阶段,千万不要刻意要求她表达什么主题思想、高尚情操。所谓文以载道,那是以后的事情。素质低的语文老师往往会过早着眼于主题思想、高尚情操什么的,但老师的评价实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乐意写。
3、小学阶段重在叙述、重在词句,能够把事物交代清楚,用上几个词语,就很不错了。指导她在把事物叙述清楚,没有错别字的基础上多用几个好词语。
4、要让她学会词语搬家,语文课文里学的词语干什么?要明确告诉她学了就是在作文中用的。家长要留意孩子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孩子写作文时提醒她用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她就会形成习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家长可以提供词语,然后让她串成话。比如说描述下雨,家长可以提供“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等词语,让她串进去。
5、千万要鼓励写长,千万要避免写短。因为小学阶段还不是写精、写短的时候,也不是要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时候。孩子作文写得很长,就要大大表扬,罗罗嗦嗦也没有关系。为什么要鼓励写长呢?因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作文的一个通病就是:无话可说。小时候不练习写长,长大后连短也是写不好的。也就是说,长是短的基础,先练写长,后练写短。小学、初中阶段必须练习写长,高中、大学阶段才可练习写短。如何指导孩子写长?举例说明,孩子写“今天我很高兴”,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呀?今天天气如何呀?为什么高兴呀?“很高兴”是个什么感觉呀?采取这样的办法,引导孩子写长。
6、我们还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象淡圣人这般天生目光如电,观察入微,然而观察能力又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实乃重中之重。指导孩子观察作文中涉及的事物,由远及近,先全貌后细节。细要细到什么程度呢?譬如观察树叶,要细微到一片叶子的脉络、绒毛、虫眼……最后甚至可以放在显微镜下看一看。由此,养成孩子观察入微的习惯。小时候重在观察细,等以后慢慢再跟淡圣人学习12345的“概”。
7、淡圣人建议孩子用当地方言和普通话交替讲述故事。孩子用普通话讲述,往往流于背,用方言讲述才能真正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所以淡圣人的建议总是正确的。
8、有的孩子能说会道,可就是写不出,怎么办?这是因为孩子不擅长将说的转换成写的,只能对症下药了。孩子说要去肯德鸡,着她写一条子来;孩子说要去动物园,也着她写一条子来;孩子对爸爸有意见,还是得着她写一条子来。通过这样的锻炼,有意识地提高她的手头表达能力。
作者:
dodo9427
时间:
2008-10-15 16:25
谢谢楼主的好经验,很有用
作者:
maratan
时间:
2008-10-15 16:52
真是好的经验,值得分享,学习
谢谢!
作者:
zdj0521
时间:
2008-10-16 15:18
好经验,记下了,谢谢分享!
作者:
雨晴妈
时间:
2008-10-16 15:28
楼主讲的太实用了,在写作文之前就鼓励孩子将看到的事物讲出来,再就是利用回忆讲述玩的过程,我家宝贝第一次写日记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顺利写成,在班上展出。
最关键的是,不要把作文当成难啃的骨头,轻松一点,就容易了。
作者:
涵轩
时间:
2008-10-27 11:40
真是好的经验,值得分享,学习
谢谢!
作者:
梧桐树sisi
时间:
2008-10-27 15:24
谢谢楼主分享,对该上学的小孩子很有帮助
作者:
sxd0123
时间:
2008-10-28 15:22
LZ的经验很好啊,学习了
作者:
涵轩
时间:
2008-10-29 09:16
谢谢楼主分享,对该上学的小孩子很有帮助
作者:
提捺点按
时间:
2008-10-29 10:16
千万要鼓励写长,千万要避免写短。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8-10-29 10:24
好的经验,值得分享,学习
作者:
xyzzxr
时间:
2008-10-29 14:20
收藏了,会去试着让孩子去写。谢谢楼主
作者:
billyang
时间:
2008-10-29 22:44
我们也在实践中,儿子叙述我代笔,写了两篇日记了(一年级的学生)
下一篇我要鼓励他自己用拼音写了,哪怕是一句话都行,慢慢培养兴趣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6-30 17:18
真是好的经验,值得分享,学习
作者:
刺桐叶儿
时间:
2011-7-4 22:32
第8条写得太好了。准备执行。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