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小学语文(二)?
[打印本页]
作者:
jbga
时间:
2008-10-15 11:55
标题: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小学语文(二)?
4.根据句子的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句子不同特点,帮助孩子认
清各种句子的用途。
(1)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句子,句尾用句号。其中有的是肯定或否定一件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有的是叙述一件事,如:“在辽阔的北方平原上,牧人放牧着牛和羊”;有的是描写一件事,如:“在宽阔的江面上,薄薄的雾气正慢慢散去。”
(2)疑问句是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有的是有疑而问,要求回答,如:“你见过被压在石头下的小草吗?”有的是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目的在于用疑问的方式表示肯定的见解。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一件事情的句子,句尾用句号或感叹号。其中有的表示请求和商量,如“同志们!用石头砸!”三班长马宝玉在关键时刻向五壮士下达了命令,提出了要求。有的表示命令和禁止,如“师傅啊,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吧。”——鲁班在拜师学艺时发出了恳求。
(4)感叹句是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句尾用感叹号。其中有欢乐的,忧伤的,也有惊讶的,气愤的。如“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的,这就是知识呀!”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句子,还应帮助孩子懂得句子的基本结构。一般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说明“谁”(或什么)叫主语部分;后一部分“做什么”(或“怎么样、是什么”)叫做谓语部分。通常用双竖线“
//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分开,竖线前是主语部分,竖线后是谓语部分,用“一”表示主语和谓语,用“~~~”表示句中动作涉及的对象。
除此之外,八种常见的关联词语和用关联词语连接的句子对读中、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家长也要联系课本与实际生活,帮助孩子反复实践,正确地运用。如:
表示并列关系的
常用“……一边……一边”,“不是……而是……”,“又……又……”等关联词语;
表示递进关系的
,常用“不但(不只、不光)……而且……”,“不仅……还……”等关联词语;
表示选择关系的
常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等关联词语;
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常用“虽然……但是(可是、却)……”等关联词语;
表示假使关系的
常用“如果……就……”,“即使……也……”等关联词语;
表示条件关系的
常用“只有……才……”,“无论……都(也)……”,“不管……都(总)……”等关联词语;
表示因果关系的
常用“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等关联词语;
表示取舍关系的
常用“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
5
.为了把句子说和写得准确、鲜明、生动,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家长必须指导孩子学习一点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知识。
既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又要掌握它们各自的用法。
(
1
)比喻就是打比方,一般都有比喻词。
如“像”、“好像”、“似”、“如”、“仿佛”等,这是明喻。例如:“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撤满了宝石似的。”有的不用比喻词,而用“是”,“就是”,“成了”这是暗喻。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
2
)拟人就是把事物比作人来写。
例如“一颗生命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土堆里。它决不会悲观,决不会叹气。”这个句子中“悲观”、“叹气”本来是用来描写人的心理和形态的,这里用来描写种子,就把“种子”拟人化了。
(
3
)夸张就是对人或事物作有意地夸大和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三千”形容山势高峻,瀑布之长,突出了瀑布从天而降的气势。又如:“这巴掌大的地方怎能容得下十几个人呢
!
”“巴掌大”极言地方之小,是有意缩小。
(
4
)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接连说出来。
例如:“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到目的不止的力。”又如:“有喜有优,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
5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
例如:“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这个人就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欧立希。”
(
6
)反问有肯定的反问和否定的反问。
例如:“大至铁路、矿井,小至桌椅、椽柱,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肯定的反问),又如:“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
”(否定反问),再如:“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吗?”(双重否定的反问)。
6
.家长要帮助读中、高年级的孩子学习写作文。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将来参加工作也离不开它。作文有“片断作文”、“口头作文”、“笔头作文”。怎样写好作文?教育孩子
一要多听,二要多看,三要多写,四要多想,五要多修改。
更为重要的是
动笔前要审清题意,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安排结构
等方面认真思考,否则文章就会写不好,甚至会离题千里。
下面谈谈辅导孩子学习语文几点建议:
1
.注意教育的统一性、协调性。
语文课学的是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如果具备了这种能力,就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按《教学大纲》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循序渐进的辅导孩子学习,不要随意提高要求,加重孩子的负担,更不能超越大纲的范围和教师的教学进度。否则会使孩子上课不专心,无兴趣和盲目自满,并易养成只听家长的“教”不注重在校“学”的坏习惯。如果孩子学有余力,可指导孩子读些课外书籍,或写点日记,做点“小作文”等,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差,学得较吃力,要多鼓励,多指点方法,不可一味指责,甚至打骂,更不能代替孩子做作业。只要耐心地帮助、启发,孩子是可以闯过学习难关的。家长还要注意防止孩子学习上的偏科,应该把各门学科的基础打好。同时,要注意教育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要把着力点放在学习兴趣的调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以养成孩子良好读书习惯。
一是爱护书本,不乱扔乱画,更不能丢失;要有天天读书、天天写字的习惯;二是要求孩子坐姿、写字姿势做到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手指捏笔离笔尖一寸。坚持长期训练下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三是复习功课后再写字,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四是有听少年儿童广播节目和看课外书籍的习惯。
此外,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语文要有
坚持性
。辅导学习语文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抓一阵,工作一忙,家务事一多就丢下不管。还有家长以考分为准,孩子考分高,不闻不问,孩子考分低,才慌了脚手急着抓,时冷时热是抓不好的。要做到辅导孩子学习语文
统筹安排
,
相互兼顾
。
作者:
amimi
时间:
2008-11-11 10:29
学习中,可第一部分在哪.
作者:
kingwangnj
时间:
2008-11-14 14:56
寫的不錯。值得借鑒和學習。感謝。
作者:
fanxinxin
时间:
2008-11-17 17:10
写的不错,第一部分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