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世界各国“富家子弟”的“穷苦经”
[打印本页]
作者:
lazycat61
时间:
2008-10-12 21:58
标题:
世界各国“富家子弟”的“穷苦经”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已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作者:
imtft
时间:
2008-10-13 02:27
好贴,学习。
作者:
fishlu
时间:
2008-10-15 09:26
中国的孩子太娇贵了,父母要求孩子成绩好就行了,其他不会也没问题。经常听到小孩读大学带着父母去上学。
作者:
qingkong120
时间:
2008-11-22 12:20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我很支持!
作者:
wu200305
时间:
2009-4-10 13:26
我们也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作者:
fuyan2009
时间:
2009-7-9 13:27
顶一下,我一直都是这样主张教育孩子的。我们的家长往往将最好的留给孩子,自己承受着最大的艰辛和困苦。我有个亲戚,家里没有什么收入,仅靠母亲种的一些蔬菜桃去市场换生活费,父亲打些零工补家用。但孩子上大学后,经常请客同学朋友,每个假期回家飞着来飞着去,俨然富家公子哥气派,真的让我心痛!
作者:
wenr920
时间:
2009-7-9 14:24
写的太好了!谢谢祝福所有的小朋友健康成长
作者:
佛发火
时间:
2009-7-11 14:36
那我们这些穷人更要教育孩子这些精神。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