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幼小衔接在美国幼儿园
[打印本页]
作者:
lxhcbrc
时间:
2008-10-1 23:19
标题:
幼小衔接在美国幼儿园
在美国,幼儿园(Kindergarten)一般招收5岁~6岁的幼儿(包括已超过6岁,准备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或设置在托幼中心,或设置在公立小学,大多是半日制的。2006年底,笔者在密西根大学访学期间,全天跟踪观察了一所附设于公立小学内的幼儿园两个班级。这所小学名为天使小学(Angel Elementary School)。这两个班级是同一位教师带的上午班和下午班。有趣的是,美国幼儿园的班级名称由教师的姓名来命名,这两个班就被叫作“琼斯女士(Ms.Jones)的上午班”和“琼斯女士的下午班”。
走进这所天使小学的琼斯班,浓郁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这里完全不同于那些以游戏为主的托幼中心(Children Center),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到环境创设,鲜明的“学习准备”(Ready to Learn)特点体现了美国幼儿园对幼小衔接的极度重视,他们特别关注如何帮助5岁~6岁幼儿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学习性的环境:可以随时学习的墙壁
在幼儿园教室的墙壁上,语言、数学、科学、健康、社会等领域知识的各种张贴画随处可见,有的还是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和制作的。另外,与之相应地在墙壁上布置了可互动的空白空间,教师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引导孩子们在这里自己记录、填写,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展示使全班幼儿都能真正领会和运用这些知识。
学科化的课程:以语言和数学课程为核心
注重幼小衔接的美国幼儿园课程一般以语言和数学为核心,同时包括科学、计算机、社会、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运动等。语言课包括了听、说、读、写的全语言教育内容,甚至要求幼儿能拼写单词,并尝试写出自己说出的话,特别要说明的是,幼儿每天上学时必须上缴一份作业,这份作业或是一句话,或是一幅绘画作品,或是围绕某一主体的记录,等等,一般由助理教师(在班级只工作1个小时左右,负责作业批改和环境整理等协助工作)批改并展示出来。
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得美国幼儿园明显地向小学倾斜,以帮助5岁~6岁幼儿逐渐了解、熟悉并逐步喜爱小学的学习生活。
区域游戏:不可缺少的幼儿园生活
美国幼儿园3个小时的半日活动由1个半小时的集体教学、1个小时的区域活动和半个小时的户外游戏组成。这些区域包括了阅读区、写字区、数学发现区、电脑游戏区、美工区和角色游戏区等。可以说,区域活动作为不可缺少的幼儿园活动,既满足了5岁~6岁幼儿的游戏需求,又避免了幼儿园的完全“小学化”。孩子们在幼儿园感受小学生活、学习基本读、写、算知识的同时。又有充足的时间自由游戏。
作者:
潼潼
时间:
2008-10-3 04:35
在中国也是这样的吧.
作者:
xyailh
时间:
2008-10-3 16:51
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教学形式上是否先进,教学内容是否繁重。而是整个教育评价系统,家庭父母心态失衡,只用成绩,最容易比较的东西来衡量教育的成功。所以,成功的教育不是把外国的教育形式引入,而是要放松对学生成绩的要求,加强全面发展。
作者:
aydavid
时间:
2008-10-6 14:11
昨天晚上还在看研究中美教育的文章,总之,各有各的优势,不可一味的全面照搬照抄,可以部分借鉴
作者:
zjwanglin
时间:
2012-2-12 19:03
应该说在思想、思考、探索上,美国是走在前面的,可以供中国的教师和家长参考,也是做一项国际比较教育范畴的课题
现在的幼儿园,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在大班(特别是最后一学期),有不少增加了学前班的课程内容,采用省级师范大学采编的教材。
原先,一些非黑即白的界限区别,以及教育的理念上,互相渗透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