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游戏 [打印本页]

作者: niemov    时间: 2008-9-14 09:59
标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游戏

下载自http://kj.jgxfw.com/

小学一年级数学互动游戏(一).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934.1 KB, 下载次数: 3109,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互动游戏(二).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887.44 KB, 下载次数: 1058,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互动游戏(三).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004.75 KB, 下载次数: 869,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互动游戏(四).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981.57 KB, 下载次数: 749,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互动游戏(五).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021.56 KB, 下载次数: 873,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yanjiang    时间: 2008-9-14 14:58
先留个记号,等着看看反映再下载。
作者: zlcom    时间: 2008-9-14 22:32
看下载的人不多。是一般啊
作者: njtt68    时间: 2008-9-16 11:15
标题: 下不了
回帖,才能下.
作者: 楚楚的妈妈    时间: 2008-9-16 11:25
非常感谢!下载了,给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试试
作者: 绿绿    时间: 2008-9-16 15:58
下载了,不知道好吗?看了好的话,我介绍一下.多多谢楼主了.
作者: 绿绿    时间: 2008-9-16 16:16
我看了,很不错,小孩子会很感兴趣,是动画数学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眼力,还可以让孩子简单的操作电脑,很值得下载了,再次多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学习资源.
作者: 大帅    时间: 2008-9-16 18:49
是吗,拿下来看看!
作者: thenry    时间: 2008-9-17 12:31
有下过的人能贴个图看看吗?我不知道以前是否下过!谢谢!
作者: 鼓上站    时间: 2008-9-20 20:05
花了10金钱,心疼呀!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29 09:44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1
谢谢楼主给我分享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2
我看了,很不错,小孩子会很感兴趣,是动画数学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眼力,还可以让孩子简单的操作电脑,很值得下载了,再次多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学习资源.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3
数学思维追求的是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合理性。比如在进行“5的分合”活动的操作时,要幼儿把5只苹果分给爷爷和奶奶,结果很多大班幼儿都感到很为难,因为5只苹果无法平均分配,于是就分给爷爷和奶奶各2只,还剩1只则放在一边。幼儿不是考虑自己有没有“把5分成两份”,而是关心自己分得是否公平。而作为一个数学问题则相反,幼儿不必考虑分得是否公平,重要的是要遵守一定的逻辑规则,即“把5分成两份”,既不是把4只苹果分成两份,也不是把5分成3份。数学问题是一个逻辑问题,而不是一个事实问题。它和真正的事实是有距离的。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4
幼儿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逻辑上的准备。反过来,数学又可以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幼儿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和直接的操作活动,获取一些粗浅的数学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他们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能得到发展。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4
此外,在“数的组成”的学习中,幼儿的逻辑思维也能通过数学教育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林嘉绥教授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数的组成实质是数群和子群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幼儿在操作中尝试找出同一个数的不同分法,不仅加深了对总数和部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且还能体验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4
数学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以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

     在幼儿园中,数学学习是一项比较特别的活动。具体表现在:

     数学学习是一项比较正式的操作活动。它经常采用“作业”的形式,带有较明确的任务性;

     数学的操作和作业活动往往有明确的规则、要求和评判标准;

     数学的“是非”标准比较明确、客观。而且幼儿对于数学操作结果的对错也比较敏感……

     数学学习的这些特点,正为培养幼儿学习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动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年幼的儿童在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起初并没有明确的任务意识。有时,小班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忘记自己正在进行的操作任务。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能逐渐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任务意识对于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5
此外,幼儿对规则的遵从也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往往会对幼儿提出一定的操作要求,规定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规则在数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遵从一定的规则,才能显现出数学特有的逻辑性。比如,“按特征分类”的活动,就要求幼儿给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而不能随意乱分,否则幼儿就不可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逻辑。尽管有的小班幼儿开始并不能完全听从规则,常常“自行其是”,但是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发展,会逐渐理解规则的意义,并按照规则操作。幼儿对操作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是幼儿完成数学操作的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具体表现。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的发展,能为幼儿适应小学的正规化的学习活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6
数学教育还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即使在小班的数学活动中,幼儿也有机会主动地活动。比如,教师为了让幼儿认识圆形和方形,请他们到教室内外到处寻找,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哪些东西是方形的。幼儿也非常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对于较大的幼儿,教师常常给他们同时提供多种活动内容,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自己独立完成各种操作活动。这些都能够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6
由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特点,它既不像自然物那样具备外在的形象,也不像科学现象那样发生奇幻的变化,更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富于动人的旋律或鲜艳的色彩,幼儿一般不会自发地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属性产生兴趣。但是,只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采用得当的方法,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同样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开始于对材料的兴趣,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的兴趣。教师如提供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幼儿操作的兴趣,进而将兴趣转移到操作的内容。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自主操作,充分地和材料相互作用,能够满足幼儿操作的愿望,培养幼儿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有的活动还让幼儿通过操作完成一个小小的作品或作业,也能强化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当幼儿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的魅力,就会使这种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外在的兴趣转变成对数学本身的内在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更是一种对理智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趣。如果幼儿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幼儿园的数学学习必将成为他们学校生涯的良好开端。而如果幼儿真正获得一种全面的学习准备,而不仅仅是一种数学知识上的准备,他们将终生受益。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6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中,数学都是年轻一代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将要面临的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这并不是说,要使每个儿童将来都成为数学家,或者从事和数学有关的工作。事实上,这样的人所占比例很少,对于其他大多数人来说,数学的作用在于使之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一观点是和世界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是相一致的,即:(1)人人学有用的数学;(2)人人掌握数学;(3)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而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数学启蒙,其价值更体现在培养幼儿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7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有没有逻辑呢?皮亚杰认为是有的。儿童通过反省的抽象所获得的逻辑数理知识,正是其逻辑的来源。这里要解释的是,皮亚杰所说的逻辑,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的“逻辑”,而是包含两个层面,即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儿童逻辑的发展遵循着从动作的层面向抽象的层面转化的规律。他对儿童逻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类包含结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构。也就是说,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幼儿的心理逻辑是相对应的。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准备。那么,幼儿的思维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什么样的逻辑准备呢?
    1.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我们以数学知识中普遍存在的逻辑观念——一一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为例,考察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1)一一对应观念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的时候,占的地方大,数目却不一定多。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更加可靠一些。在小班末期,有的儿童已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观念。比如在“交替排序”活动中,存在四种物体,其中既有交替排序,又有对应排序。教师问一个儿童小鸡有多少,他通过点数说出有4只,再问小虫(和小鸡对应)有多少,他一口报出有4条。又问小猫有多少,他又通过点数得出有4只,再问鱼(和猫对应)有多少,他又一口报出有4条。说明幼儿此时已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8
但是能不能说,幼儿此时已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逻辑观念呢?皮亚杰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作出了相反的回答。实验者向幼儿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幼儿往另一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幼儿如果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幼儿不能确认。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就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可见幼儿在没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持时,是不可能在头脑中将两个盒子里的珠子作一一对应的。
    (2)序列观念
    序列观念是幼儿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幼儿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数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这种序列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到,而有赖于在无数次的比较之间建立一种传递性的关系。因此,这是一种逻辑观念而不仅仅是直觉或感知。那么,幼儿的序列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班幼儿在完成长短排序的任务时,如果棒棒的数量多于5个,他们还是有困难的。说明幼儿这时的幼儿尽管面对操作材料,也难以协调这么多的动作。中班以后,幼儿逐渐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且他们完成任务的策略也是逐渐进步的。起先,他们是通过经验来解决问题,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错误的尝试。我就看到有一个幼儿在完成排序之前经历了12次失败,而且每次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全部推翻重来。到了后一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运用逻辑解决问题。他每次找一根最短(或最长)的,依次往下排。因为他知道,他每次拿的最短的棒棒必定比前面所有的长,同时必定比后面所有的短。这就说明幼儿此时已具备了序列的观念。同样,这种序列观念只是在具体事物面前有效。如果脱离了具体形象,即使只有三个物体,幼儿也很难排出它们的序列。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红的岁数比小明大,小亮的岁数比小红大。他们三个人,谁的岁数最大?”幼儿对这个问题是感到非常困难的。
    (3)类包含观念
    幼儿在数数时,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他能点数物体,却报不出总数。即使有的幼儿知道最后一个数就是总数(比如数到8就是8个),也未必真正理解总数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要求他“拿8个物体给我”,他很可能就把第8个拿过来。说明这时幼儿还处在罗列个体的阶段,没有形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包含关系。幼儿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就应该知道数表示的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个体。如5就包含了5个1,同时,每一个数,都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只有理解了数的包含关系,幼儿才可能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8
幼儿从小班开始就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但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形成类和子类之间的层级关系,更不知道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作者曾经问一个幼儿,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是红片片多。直到作者向他解释,片片指的是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而他得到答案的方式也是耐人寻味的。他不是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靠逻辑判断,而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8个,片片是10个。片片比红片片多。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幼儿头脑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并没有形成包含关系,而是并列的两个部分的关系。他们至多只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理解包含关系,而决没有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观念。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观念,这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这些逻辑观念又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它们非常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如果这些问题是和直接的、外化的动作和形象相联系的,幼儿则有可能解决,如果是较为间接的、需要内化于头脑的问题,幼儿就无能为力了。这个现象,正是由幼儿思维的抽象程度所决定的。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8
2.幼儿思维的抽象性及其发展
    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在一岁半左右,幼儿具备了表象性功能,这使得抽象的思考开始成为可能。幼儿能够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对已经不在此时此地的事物进行间接的思考。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头脑中进行思考,这是幼儿抽象思维发展的开始。然而,要在头脑中完全达到一种逻辑的思考,则是在大约十年以后。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幼儿要在头脑中重新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这不仅需要将动作内化于头脑中,还要能将这些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自如地加以逆转,即达到一种可逆性。这对幼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让一个成人讲述他是怎样爬行的,他未必能准确地回答,尽管爬行的动作对他来说并不困难。他需要一边爬行,一边反省自己的动作,将这些动作内化于头脑中,并在头脑中将这些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才能概括成一个抽象的认识。幼儿的抽象逻辑的建构过程就类似于此,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比成人更大。因为在幼儿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内化的、可逆的运算结构。表现在上面的例子中,幼儿既不能在头脑中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能建立一个序列的结构,而只能局限于具体事物,在动作层次上完成相关的任务。
    所以,幼儿虽然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幼儿的逻辑思维,是以其对动作的依赖为特点的。抽象水平的逻辑要建立在对动作的内化的基础上,而幼儿期正处于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幼儿常常不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而要借助于自身的动作或具体的事物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表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幼儿时期的表象能力发展迅速,这对于他们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表象只是提供了幼儿抽象思维的具体材料,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取决于他们在头脑中处理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总之,无论是形象还是表象,它们都是对静止事物或瞬间状态的模仿,属于思维的图像方面;而思维的运算方面,即对主体的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的协调,才是构成逻辑的基础。幼儿思维抽象性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两个方面的内化过程,一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为头脑中的表象,二是外部的动作内化成为头脑中的思考。而后者则是最根本的。
    正由于幼儿尚不能进行完全抽象的思考,他们学习数学也必须要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借助于外部的动作活动和具体的形象,幼儿能够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最终达到摆脱具体的事物,在抽象的层次上学习数学。
作者: yayama    时间: 2008-10-30 08:29
三、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根据上述观点,幼儿思维的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又造成了幼儿在建构抽象数学知识时的困难。在整个幼儿时期,数学概念对于他们来说都还没有成为头脑中的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它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同时,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具体地说,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作者: zheliz    时间: 2008-10-30 11:19
下载了,多谢楼主.

作者: yng    时间: 2008-10-30 15:25
我想下载,可是没有钱怎么办?
作者: pyzry    时间: 2008-11-26 16:40
请问已下载了的朋友,适合多大的小孩子呢?
作者: 被花朵开伤    时间: 2008-12-19 15:24
标题: 回复 #1 niemov 的帖子
我要下载,可惜没钱啦
作者: 雪夜月色    时间: 2008-12-19 21:30
看来不错,下来看看。。。
作者: tfjxw    时间: 2008-12-25 11:21
我下下來玩時怎么點鼠標無效呢?
作者: xmn6365    时间: 2008-12-28 19:04
了解一下~~~~~~~~~~~
作者: wxh9885    时间: 2009-2-4 19:48

作者: tyzxwyb    时间: 2009-2-10 13:39
标题: 我要看看如何
幼儿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逻辑上的准备。反过来,数学又可以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幼儿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和直接的操作活动,获取一些粗浅的数学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他们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能得到发展。
作者: armber    时间: 2009-3-18 09:30
非常不错,孩子学前就可以玩的游戏
作者: proverbjoo    时间: 2009-4-21 16:23
恩,好像是兴趣教学哦。恩,仔细看看
作者: 橘子妈妈    时间: 2009-4-23 15:13
我没有金钱55555555555
作者: 371107228    时间: 2009-6-12 17:21
能不能下哟??????????
作者: dxx儿童论坛    时间: 2009-9-16 10:08
谢谢 想下载 怎样做呢
作者: dxx儿童论坛    时间: 2009-9-17 15:51
谢谢 我想要一份
作者: 郭药师    时间: 2009-9-19 22:48
好资料,下载收藏了,谢谢!
作者: luo159    时间: 2009-10-2 10:06
,必须回复吗,先看看
作者: hustyhb    时间: 2009-10-11 08:36
看了好的话,我介绍一下!
作者: pxy781209    时间: 2009-10-11 15:19
谢谢楼主给我分享
作者: gugulian    时间: 2009-10-12 11:27
多谢楼主,下载看看!
作者: zsm78    时间: 2009-10-28 11:11
给的网站好像是高年级的学生的
作者: xuanzhi    时间: 2009-10-30 21:06
有没下过的介绍一下?我女儿刚好是一年级,不知道会不会适合,我是希望有思维训练之类的.
作者: lpjiandan    时间: 2009-11-3 14:22
是要回贴才能下载吗,我试试
作者: ghflower    时间: 2010-9-16 09:51
谢谢楼主分享,希望孩子会喜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