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外国专家听课后一句话 顿时让中国教育蒙羞 [打印本页]

作者: mydream    时间: 2008-9-12 14:18
标题: 外国专家听课后一句话 顿时让中国教育蒙羞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已经来了,他们听到自己的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声响……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  

  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  

  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什么。就这片刻,你听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  

  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  

  “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  

  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可是,教学、教学,在课堂上的45分钟,难道不是老师该教得精彩、精辟吗?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课外不是还有许多时间去练习和温习吗?  

  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不就是看重老师教的水平吗?“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所有的家长都这样说。

  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  

  不要问上述教师是谁,不要问上述那堂课发生在哪里,从都市到乡村,虽然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特级教师的水平,但此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你会不会问:我们这样教,有什么不对吗?  

  我选择从这堂“经典课”下笔,是想一步就写出,这已经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的。这意味着中国要变教育,有相当广泛的现状要变,有相当艰巨的路程要走。
作者: autumn    时间: 2008-9-13 10:29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方式,从孔子到现在,不都是说"授课"二字吗?是授予,学生只要接受就行了.
作者: freejzl    时间: 2008-9-13 19:43
中国的教育的确该思考一下了,难怪中国的学生没有多少创造性,小学的孩子没有多少童趣。
作者: 天亦11    时间: 2008-9-15 06:20
授业解惑,这不正是老师应该做的吗?
作者: oosakujq    时间: 2008-9-15 09:03
中国的教育方式的确应该改革,上述的观摩课本个人认为很了不起呀。教师同学为了在课堂上有不俗的表现,在家里一定做了充分的预习与准备,如果每天都如此,学生哪有学不好的道理呀。再说预习也是同学们自主学习,砖研的过程呀。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并存的,中国的孩子习惯这种授业方式,并且成绩优秀,那就很好。国外的教育看似不错,气氛很轻松愉快。据我个人的感觉,至少小学阶段,中国的孩子们学力要稍强一些。但是,在社会实践和体能锻炼方面中国的孩子们相对弱一些。授业时间过长,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可能会有吃不消的感觉。总而言之,为了我们有健康聪明的后一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以上只是个人拙见,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作者: 涵儿    时间: 2008-9-16 16:50
有道理!!!!!!!!!
作者: dhq121    时间: 2008-9-16 17:27
标题: 互动
外国专家想看到的是一堂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场景!可惜啊!!!
作者: 绿绿    时间: 2008-9-17 16:20
国外的小学生哪有我们的班级人多,如果互动教学,不把老师累死,唉没办法,谁让我们人多呢?真喜欢国外宽松的教学氛围,我们的孩子真可怜,都被教育成只会听话不会思考的机器人啰嗦
作者: hjsh_2002    时间: 2008-9-17 16:27
国情决定,试想,我们中国的教室每个班都在60人以上,若都说都动,岂不跟集贸市场一样了。不一样的教育方法针对了不一样的人群,如果我们的班级也在15人以内的话,想必让学生参与其中,可能性就大了。
作者: ntbrother    时间: 2008-9-18 08:49
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各有所长。
作者: 棋子    时间: 2008-9-18 11:07
,中国式教育
作者: s4877    时间: 2008-9-18 12:47
没办法,,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

我们也只按步就班..因为最终是以成绩论能力.....

而可悲的是我们培养出了很多高分低能...
作者: 傻丫头    时间: 2008-9-18 12:53
中国的教育值得思考?
作者: 涵轩    时间: 2008-9-18 14:43
中国式教育没有啥问题呀难道菜市场就好吗
作者: mydream    时间: 2008-9-19 09:19
看到大家这么踊跃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在此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直在谈教育改革,那么很想知道改的是何处,革的是那部分,效果如何,成功与否。古语:传道,授业,解惑。为何把传道放第一位,传的是何道-----做人之道。而今我们的教育中有吗。孩子们耳闻目染的又是什么。虽然我们也在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可一天24小时,和孩子交谈的机会又有几个小时?他们一天中面对的又是什么。自由民主的思想,正义的维护,和富有同情心在孩子们心中到底有多少,我感到悲哀和无望。马家爵的死不应只是去指责本人,而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做些检讨,我们的教育做些检讨。授业,如何授。是满堂灌吗,还是题海战术。近现代诺贝尔获奖者的名单里有国人的名字吗?难道还有什么自豪而言吗?
作者: wxlhwyp    时间: 2008-9-20 01:30
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具备自己学习的能力
作者: pengwn6    时间: 2008-9-20 10:00
我想这就是中国的民情,试想哪一次领导视查,下面的人不都是忙上好一阵子,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领导看,这在中国很正常了。
作者: 阳光贝贝组    时间: 2008-9-20 14:43
中国有不是这样的教育吗?孩子上学了,我不要求他考高分,只希望能够从老师那里学到如何正确的思考问题?但是不通过学习成绩,我们又如何能够知道他已经真的会了呢?
作者: tracy-2008    时间: 2008-9-21 00:26
我也经常告诫儿子:上课要认真听,不说话不做小动作,可心里很心疼啊,那么小就被束缚, 被压制,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中国的教育,不然被老师批评,即使不满 又有什么办法啊
作者: sqshe    时间: 2008-10-6 13:46
中国的教育有什么办法啊
作者: wm5188    时间: 2008-10-6 14:40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作者: dangdang-2001    时间: 2008-10-7 13:59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对创造能力有一定影响,老师多是讲结果,而如何得到结果,该考虑该质疑哪些东西,不太有涉及。
作者: 还我用户名    时间: 2008-10-7 15:16
中国的教育到底和外国的教育有什么质的差异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
作者: zenghelingling    时间: 2008-10-7 21:08
看看一个班的学生数就可以看出资源的巨大差异,儿子的班55个人。侄儿在加拿大,刚从一个20来人一个班的学校转到的一个班10多人的学校,说原来的学校一个班20来人,人太多了,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师生的互动在这种小班教学里是很多的。
作者: sclscxm    时间: 2008-10-20 16:56
原帖由 zenghelingling 于 2008-10-7 13:08 发表
看看一个班的学生数就可以看出资源的巨大差异,儿子的班55个人。侄儿在加拿大,刚从一个20来人一个班的学校转到的一个班10多人的学校,说原来的学校一个班20来人,人太多了,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师生的互动在 ...

是啊,55人互动起来不可能呀!
作者: lyx93619888    时间: 2008-10-20 19:06
支持,有同感
作者: wanaiping    时间: 2008-10-20 19:10
标题: 学习一下
学习一下, 是啊,55人互动起来不可能呀!
作者: fengkaka    时间: 2008-10-20 20:54
我们也觉得无奈,国情如此,学生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创造性都扼杀了.
作者: 蹦豆豆    时间: 2008-10-20 23:41
现在的孩子都不会说啊,大人们把他们这项能力给抹杀了,年级越高越不会说。更别说思考啦。
课堂上就像是一个个牵线木偶,老师带向东往东,老师带向西往西。

我也是老师,不过在我们这样的国情下,该如何上课呢?活泼些领导说是乱班,上课一定得举手才能发言,一定得站起来后才能回答问题。
作者: 我爱琪琪    时间: 2008-10-20 23:54
悲哀的应试教育
作者: 小池    时间: 2008-10-21 08:23
国情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在情理之中,关键是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作者: talentyao2002    时间: 2008-10-21 08:31
标题: 回复 #1 mydream 的帖子
这个问题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应该说中西方的教育各有所长,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而不是“一味追捧”和“简单模仿”。
作者: 甲壳虫jlf    时间: 2008-10-21 08:38
中国的教育啊!难为了多少孩子!
女儿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和我们沟通后,上学前,我们叮嘱女儿:上课认真听讲,手放好,不要做小动作。放学回家后,感觉那天女儿的小嘴就没合上过,不停地说话,什么话也说,我俩说她也接,有些反常,忽然间我们明白了:孩子今天在班上肯定没说话,是憋坏了。哎,无奈啊!可在课上是绝对不能鼓励孩子不举手乱讲话的,那样,估计这学也就上的麻烦了。
作者: 小骁妈妈    时间: 2008-10-21 08:39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作者: shixiaofeng    时间: 2008-11-19 13:33
哎,别提这些了,有能力呢就把孩子送国外去,没能力的比如我吧,老老实实在国内受吧,努力让孩子跟上国内老师的步伐才是真的,不然孩子难受,我们也难受~~~
作者: bear-111    时间: 2008-11-22 16:16
机器人编写的程序传输给下一代机器人,不会有创造力。霹雳五号的奇迹只是科幻。
作者: YAOWENER    时间: 2008-12-1 10:42
不说不知道,原来真的是让小孩子受罪啊!
我也经常告诫儿子:上课要认真听,不说话不做小动作,其实心里很心疼啊,也很怕孩子就此反感上学的.
1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好点了,有时回来问孩子,今天有没有让老师点名啊,孩子也能平静的分析:今天比昨天被点名的次数少多了......
但是一直都是女老师喜欢安静的女生,男孩子心理很委屈的过日子呢.
作者: cjh981211    时间: 2008-12-1 10:54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太精辟了,已会了还学什么,浪费生命。中国的教师们该好好看看。
作者: 丹芮妈    时间: 2008-12-1 11:08
我很同意,不过我们的我个人觉得主要是评价体系有问题。要高考,就要有这种教学。
作者: 冰淇淋妈妈    时间: 2008-12-1 11:16
我女儿在幼儿园时上公开课都是先要排练的,所以这种课实际上表演的成份居多.我一直想不通,上课为什么一定要坐得端端正正的,脚并拢,手放好,稍微动一下,就要挨老师批评.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全部放到听课上.而且课堂纪律不好,做老师应该反醒一下自已的教书水平,是不是自已教得不好.一堂精彩生动的课是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住的.
作者: wdl123    时间: 2008-12-1 15:14
是啊,网上有个家长SHARE出的美国加州的小学课本,我看了一下一年级科学课的课本,里面是引导小朋友观察自然现象,有植物根的结构,还有动物的那种,感觉中国的教育是有些问题啊,背啊,读的,是不是有点填鸭啊,但处在这种国情,又不能不填啊
作者: 媛媛0318    时间: 2008-12-1 16:26
非常赞同,偶女就是刚上学,确实如上所写的。老师是特级的。但老师开家长会时告诉家长,对待孩子没有民主,只有强制,必须要害怕你,否则孩子教育不来。孩子一个个下课蹓边走,在走廊不许说话,否则扣分。上课小手背后,举手要统一。我真是担心我们聪明的下代早晚得成为中规中距的。
作者: wodetaiyang    时间: 2008-12-6 11:42
要能和西方的教育中和一样就好了
作者: yhxzwj    时间: 2008-12-8 19:47
这个就是差距。上课手放好,不做小动作,认真听讲,这是大家都默许的一条潜规则。可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了教育上的差距,悲哀啊,我们自己天天都在这样教育孩子!
作者: dse123    时间: 2008-12-10 09:37
毫不客气地说,在我们妈妈这一代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几十年了,该反省一下了,明知道不合适,但还是沿用老的一套教育体系,可悲!
作者: 六月婴    时间: 2008-12-10 14:08
标题: 两下说之!
不要一棒子把中国的教育打死,英美就是标准吗?别动不动就按人家的标准来?
中国古代的教育怎么了?中国真正有深度有哲理的文章不是这种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吗?
四大发明、地动仪难道不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吗?

中国的教育有中国自已的底子,中国人的思维毕竟不是外国人的思维,
我们的教育体制是有问题,但西方的教育体制就没有问题吗?
西方人说的就对吗?

有问题的是人心。
人心浮躁了,大人整天想着如何谋取更多的私利,却埋怨孩子受到了浮躁之风的影响!

教师不深入研究教学、不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是变相的向学生家长收礼!

是人心变了!

人心向钱了!

哪有真正的教育家了!

不要玷污了我们的先贤孔子,他教学生可是真正的启发式,他一个人教出的有名的学习就有多少啊?
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教育之路,别动不动就唯西方马首是瞻!没骨气!

即便是明知道应试教育不对,你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呢?还要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呢?根就在你呢?如果家长从心底就抗拒应试教育,都不把孩子送进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一定会更快的进行!

至于教育部是干什么的?不想多说。

真让人感到悲哀!
不要值望高高在上的人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子女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

[ 本帖最后由 六月婴 于 2008-12-10 14:17 编辑 ]
作者: fdsa_1    时间: 2008-12-30 19:44
这意味着中国要变教育,有相当广泛的现状要变,有相当艰巨的路程要走。
作者: pllyf2006    时间: 2008-12-30 22:00
中国的教育值得思考?
作者: drunkcat    时间: 2009-2-13 00:42
我们哪位家长又不是在这样的模式下被教出来的
作者: 月灵儿    时间: 2009-2-16 00:05
原帖由 drunkcat 于 2009-2-13 00:42 发表
我们哪位家长又不是在这样的模式下被教出来的

我是这模式教出来的,可就是因为知道这模式的摧残,希望现在的小孩不要再走老路,可惜。。。。。只能[希望未来。
作者: sophial    时间: 2009-2-16 03:51
标题: 回复 #46 六月婴 的帖子
顶一下!并非中国的教育都不好,西方的教育都好。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9-2-16 10:33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嗨
作者: zhangji7411    时间: 2009-3-16 14:24
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 jdyl    时间: 2009-5-31 16:59
其实现在我们国家也正在改革,只是没有落实到实处,也许是高考的利弊吧
作者: jdyl    时间: 2009-5-31 17:01
是的,我原先看书,也是不想让孩子成了学习的工具,可是本身是教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回家先做作业,还要预习预习,而我的孩子回家是先玩,可玩完后,做作业有时时间就不
充分了,所以有时我又想让我的孩子先把作业做好再去玩,可他却说,刚上完课累得上,先玩玩再说,我也很矛盾。
作者: sunshine2009    时间: 2009-5-31 21:15
很有道理。当年我上课就不太爱听老师。跟着自己的节奏走,高考照样考第一名,但英语听说能力很差。说明中国模式上课没用,
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
作者: 洱海苍穹1003    时间: 2009-12-21 23:54
中国填鸭式教育抹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聪明是因为他们沿着前辈的足迹,一步一步踩着同样的脚印走过来的,当我们成长为某某家时,我们的后人同样会踩着我们的足迹前行,同样的路,同样的步伐,没有岔路,没有分歧。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
作者: hzwinnie    时间: 2009-12-23 09:33
如今谈的互动教育在学生数目多的班级很难实施。课堂很难控制的,除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形成这种模式,除非老师的人格魅力抓住每个孩子的心,老师都认为这个转型期很难控制,早期的传统教育也不是不出人才。
作者: txq1962    时间: 2009-12-23 10:37
标题: 如乡随俗
既然大家公认的教育方式不怎么样,但又迫于无奈的把孩子送到学校,所以只能按既定的路线走下去,不甘心的,自己在家补上西方的动手能力教育,那也可以减少遗憾.
作者: yanshuguo    时间: 2009-12-26 11:14
为什么中国到现在还没个诺贝尔奖?也语正是中国的这种教育方式所造成的
作者: cuijlmsm    时间: 2009-12-26 14:45
标题: 回复 #1 mydream 的帖子
一直感觉中国的教育有问题,可从根本上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中国的教太有中国特色,多么希望中国的教师们给中国的教育带来新的特色
作者: lyqga    时间: 2009-12-26 15:02
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
作者: 乐乐hmxiaojiao    时间: 2009-12-28 22:48
我只是知道近现代诺贝尔获奖者的名单里没有国人的名字
作者: XUEYING06    时间: 2009-12-29 11:59
每个班的孩子都很多,如果一个孩子一个问题,回答起来也要很久,操作起来也是不可行的啊.
作者: nijinwei    时间: 2009-12-29 19:15
有中国特色的,理解吧.
作者: tingzij    时间: 2009-12-29 20:05
对于这种现象 我归结为一个原因:中国要太多了
作者: tingzij    时间: 2009-12-29 20:17
对于这种现象 我归结为一个原因:中国人太多了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6-15 15:32
顶起来,看一下,呵呵。
作者: yangguang26    时间: 2011-6-16 07:49
我们的孩子在长大,这教育何时能改啊,为什么我们的呼声传不到教育局去呢
作者: hsgsh0    时间: 2011-6-17 09:28
哎 一个给予 一个引导 谁高谁低 一目了然
作者: ahui9605    时间: 2011-6-24 14:28
中国的教育,与其说是在教育,不如说是在捏雕塑,捏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雕塑!
作者: jishabaiye    时间: 2012-4-24 18:52
这种课就是一般也就是事先上过n次了,老师也把一些题目事先告诉学生回家看好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多半也是班里的尖子生,一直都这样,不稀奇!
外国的教育模式和国内不同,各有利弊
作者: joel    时间: 2012-6-18 22:51
互动,不在于人多人少,在于老师是否敢给机会学生?而且一旦互动老师是否有能力回应(不要低估学生天马行空的互动会让老师限于困境)?而且老师是否有能力正确的回应(有些回应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为现在的老师灵魂已与现在的社会同化)?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