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请教有没有教幼儿数学比较好的网站
[打印本页]
作者:
zydj1019
时间:
2008-8-17 22:35
标题:
请教有没有教幼儿数学比较好的网站
在论坛学习了很久,受益匪浅,但是,提个建议
能不能开个数学的版面
或者,哪位能提供幼儿数学比较好的网站,谢谢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8-18 16:35
幼儿数学,不需要什么教材,在日常生活中用就行了.
比如现在奥运会,比赛的时候让孩子算还差多少分赢等等
作者:
fjnlx
时间:
2008-10-11 21:09
标题:
问问
我也正想知道
作者:
白月光
时间:
2008-10-12 17:12
是呀,可以开个数学版的天地
作者:
xyhhmt
时间:
2008-10-12 17:25
转帖:
重新理解幼儿数学教育,大力提倡为思维而教
近日在对幼儿家长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家长以为幼儿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数和加减运算,而且持这种认识的还不在少数。看来,在许多家长心中,识数会算是第一重要的,而数学教育的价值也就在于培养所谓“神算子”。因此,也难怪家长们会积极地到市场上买那些诵读加法口诀的录音磁带回来给孩子听,或者把孩子送到什么“速算班”去培训了。不过,也许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数学究竟是什么?数学教育对幼儿究竟有什么价值?
数学:一种思维方式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世界数学家大会期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对记者说过,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接受了十几年的数学教育,然而很多人却只是学会了计算,而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数学。
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精确计算,而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具体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数学建模”。因此有人提出,数学思维就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数学就是关于“模式”的科学。
举例而言,两个人要平分一堆(10块)糖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先把糖果分成两份,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并作调整,直到看不出谁多谁少为止;我们也可以一块一块地轮流分给两个人,这样可以保证两个人分到的一样多……但是若借助于数学这个工具,我们则可以脱离具体的情节来解决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10的一半是多少),然后将结果应用于这个具体的问题,最终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数学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数学具有抽象性,它不同于具体的事物,而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而来;另一方面,数学又具有现实的有效性,它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同样,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也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由于数学是抽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就不能把数学教育等同于纯粹的计算了,而数学也不仅仅是记忆的结果。
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
幼儿是怎样学会数学的呢?是通过记忆还是通过理解?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表现为教育幼儿的不同方法。曾有一位三岁幼儿家长问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数数时总是乱数,他教了很多次也没有用;还有一位四岁幼儿的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记性那么差?我给他讲过很多遍,他还是记不住这些加减题?”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幼儿并不是通过记忆学习数学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数学吧:
首先,数是什么?自然数的序列――1、2、3、4、5……看似一组需要幼儿记住的顺序,实质蕴涵了很多逻辑的关系。如前后数之间存在着递增的序列关系,每个数都比前面的数大又比后面的数小,而且这种序列关系是可以传递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相邻的数我们也可以根据其在数序中的位置判断其大小关系。再如,数序中也蕴涵着包含关系,每个数都包含了它前面的数,同时也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5包含了1、2、3、4,6又包含了5……
对幼儿来说,他们认识的1,2,3,4……绝不是一些具体事物的名称,也不是这些具体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即使是最简单的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1”,它可以表示1个人、1条狗、1辆汽车、1个小圆片……任何数量是“1”的物体。又如5只桔子,它是对一堆桔子的数量特征的抽象,和这些桔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和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们都是5个。因此,幼儿对数的认识就不像对大小、颜色的认识那样可以通过直接的感知获得,而要通过一个抽象的过程。5个桔子中的每一个桔子,都不具有“5”的性质,相反,“5”这一数量属性也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桔子中,而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它们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头数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看来,幼儿会数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是幼儿的对应、序列、包含等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理解了这些逻辑观念,幼儿才能正确地计数。再经过无数次具体的计数经验,幼儿对数的理解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抽象的理解。
再来看看数的加减。同样地,加减运算也不可能通过记忆来学习,因为它需要幼儿对三个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得一种真正的理解,也就是说,幼儿要真正认识到加减就是将两个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或从整体中去掉一个部分的运算。幼儿在四岁左右能够借助于具体的实物和动作的摆弄来理解其中的加减关系,但要在抽象的数字层面进行加减运算,就必须要在头脑中建立起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关系。而这则要到六七岁才能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幼儿对于具体的问题(如“三块糖加三块糖是多少”)能够解决,而面对抽象的问题(如“3+3=?”)就无能为力了。
总之,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幼儿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幼儿要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教育也要指向幼儿的思维发展,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数学知识只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载体,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
幼儿数学教育:“为思维而教”
我们提出“为思维而教”的教育原则,是为了根本扭转那种记忆式的数学学习,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建议家长牢记以下几条:
第一,逻辑观念的重要性远甚于数字的记忆。不必担心幼儿不会数数、不会计算,这都是由于他们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家长与其让幼儿死记硬背那些无法理解的数学,不如给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配对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对应观念,排序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序列观念,分类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包含观念,等等。这些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础。
第二,立足具体经验,指向抽象概念。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幼儿的抽象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所以不要急于让幼儿进行抽象的符号化的数学运算,而要充分利用具体的实物,让幼儿获取数学经验。当幼儿有了丰富的数学经验之后,即便大人不教,他们也会举一反三。如幼儿经常有平分物体的经验(分蛋糕、分糖块、分苹果……等),他就很容易理解数学中的“二等分”的概念。遇到其它类似的问题,他也会主动迁移自己的知识。在幼儿阶段,不应强求计算的速度,而要注重给幼儿丰富的经验。
第三,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源泉。幼儿的数学知识来源于他的实际生活。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真正是他“自己”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幼儿所理解,解决起来也比大人给他的那些问题容易得多。同时,当幼儿真正有意识地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性也会有更直接的体验,从而真正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例如,数字可以表示什么意思?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幼儿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生活中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这样幼儿就很会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
作者:
xyhhmt
时间:
2008-10-12 17:28
转帖:
幼儿数学启蒙四要素
我在幼儿园中常常听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抱怨:“我的孩子能说会唱,就是数学不行,加减法教也教不会,真笨。”当然也有些家长干脆放弃教育,把责任全交给了幼儿园老师。家长的忧虑和烦恼也困扰着我们幼儿教师:果真是孩子天生少了学数学的细胞?还是幼儿生来只喜欢唱唱跳跳难入数学之门呢?其实不是孩子天生笨,关键在于如何诱发和引导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三者并进,而尤以家庭教育为主轴和中心。因为幼儿在家庭中和父母的接触,交往最早、最亲、最多,家庭相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更为宽松、开放、自由的环境,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它不仅能触发幼儿自我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而且有利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可以说,幼儿数学启蒙,家庭是一个最优化的环境,家长们千万不可轻视和放弃这个教育的良好时机。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数学启蒙呢?我认为:?
(一)要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有利于幼儿思维自由驰骋的环境。?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故千万不要在家庭教育中采用对立式的教授形式,这样不仅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难于收到学习效果,而且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导致他害怕、讨厌学数学的心理。家长应在创设的数学环境中让幼儿在自由、自愿的条件下,轻松自由的动手摆玩,在猜猜想想中吸引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应当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幼儿数学不仅仅是数数和加减运算,它的内容是广泛而多样的。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就蕴含着数、量、形和一定的空间方位形式,这些都是幼儿数学启蒙的内容。孩子本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数学知识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日常生活环境让孩子伸出小手数一数,比比长短、粗细;看看积木有哪些不同形状?皮球、蜡笔、娃娃都放在哪里?(方位)等等,让孩子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重复体验数、量、形的概念,从而引发他的兴趣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二)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和物品,激发幼儿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性。?
幼儿期的思维以直觉形象为主,他们对数量和空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只能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罗辑推理也要借助于具体形象和动作来进行,即要通过作用于事物动作来主动地建立数学知识,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幼儿通过操作熟悉的事物,建立具体的观念,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是幼儿学习安徽学的最好方式。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或玩具:如钮扣、瓶盖、豆子、杯子、积木、笔、游戏棒、扑克牌等等,让孩子在动手操作、分分、数数的活动中获得有关分类、排序、比较、匹配等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初浅的数概念。家长也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子一起玩数学游戏,如猜拳数数、猜手指分钮扣、摸积木、拼图形、撕纸条、抢椅子、比高矮、挑游戏棒、玩扑克牌等等,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过程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智力、能力的发展。?
(三)能善于发现幼儿学习中的困难,及时点拨、帮助幼儿整理、概括获得的数学感知经验。?
在孩子的操作、学习活动中,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而盲目干涉,应以一个旁观者或伙伴的身份细心观察,了解孩子思维和动作的特点、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指导和建议。如给幼儿3根不一样长的小棒让他排排队。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可能会横着排,也可能会竖着排。先别忙着纠正他。因为你的孩子对小棒的长短序列已经有了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排列。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不断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帮助引导他得出正确的多种排序的形式,如按长短排,按高矮排。当你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以上的排序后,你也可以再添给他2根小棒,让他重新再排。(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按序设法添加进去)。在幼儿已有的排序经验基础上,帮助幼儿整理得出一端对齐来比较长短的方法以及以地平线为标准线来比较高矮的方法,以使幼儿能获得有关排序的感情经验。?
(四)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进行数学启蒙,不要拔苗助长。?
家长往往对孩子期望甚高,但要注意幼儿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内部规律,要安排一些幼儿喜欢、愿意参加的游戏或动手活动。使幼儿身心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不要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另外,更不要拔苗助长,把超前的数学内容灌输给孩子,如有的家长让孩子记背20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只是机械地被动记忆,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根本不理解其实意义,若让幼儿先拿4块红积木,再拿6块蓝积木,问他一共拿了几块积木,他却只会朝你干瞪眼,不知其所以然。可见脱离了幼儿的实际而盲目拔高,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作者:
yuhongrun
时间:
2008-11-12 12:47
我也正找那个网站呢。
作者:
lym
时间:
2008-11-12 20:18
是呀,可以开个数学版的天地
作者:
小懿妈妈030405
时间:
2008-11-18 19:45
我一直为孩子的数学头疼,看了上面的文章很有启发,也盼着有个幼儿学数学的版块
作者:
yqrrong123
时间:
2008-11-19 09:20
是啊,期盼开一个
作者:
helingmobile
时间:
2008-11-24 16:59
标题:
太好了
谢谢版主,期盼多学习多交流
作者:
math8888
时间:
2008-11-27 20:23
标题:
谢谢
找到请通知
作者:
dannyboy
时间:
2008-12-5 13:53
xyhhmt 的转贴有见地。
作者:
lym
时间:
2009-1-19 15:42
谢谢版主,期盼多学习多交流
作者:
lym
时间:
2009-1-19 15:43
看了上面的文章很有启发,也盼着有个幼儿学数学的版块
作者:
fuxiaowa
时间:
2009-1-25 16:45
仔细读了xyhhmt转帖的文章,很认同啊。我平时大多是这么做的,最近更加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了。
作者:
秋儿妈妈
时间:
2009-4-29 15:58
很想有这么一个幼儿学数学的版,找到了大家记得相互转告一下啊
作者:
wyh888
时间:
2009-5-4 14:52
作者:
wuwuyinyu
时间:
2009-5-8 13:36
强烈支持!顶起来!
作者:
添添09
时间:
2009-5-29 07:48
支持啊,儿子三岁半了,要开始学了啊
作者:
oosakujq
时间:
2009-5-29 11:43
原帖由
zydj1019
于 2008-8-17 22:35 发表
在论坛学习了很久,受益匪浅,但是,提个建议
能不能开个数学的版面
或者,哪位能提供幼儿数学比较好的网站,谢谢
這個網站不知同仁們有否使用,自家的兩個寶寶都在使用,很不錯哦!
http://www.ixl.com/
其中的
Pre-K skills
是面向小寶寶們的.
作者:
boyuguaiguai
时间:
2009-7-7 13:20
21楼版主提供的东东好有意思。喜欢。谢谢。
作者:
YANYAN-JIMEI
时间:
2009-7-30 19:51
支持,顶
作者:
刘日东
时间:
2009-8-3 19:42
多谢楼主,有好经验让大家分享一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