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数学家丘成桐:中国学生读书未必有美国学生多 [打印本页]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8-7-10 09:27
标题: 数学家丘成桐:中国学生读书未必有美国学生多
中国学生没时间读书,忙于做路边小店的烂题;排队配眼镜;终身厌学.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8-7-10 10:41
真 简洁 的主贴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7-10 10:44
然也,不过只是现象,根本原因呢?

那时因为我们羡慕人家素质教育,不看书,降低考试难度,结果难度降低了,题却做得更多了

哪里知道别人看的书比你多,学的东西比你难,题做得比你少.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7-10 11:00 编辑 ]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8-7-10 10:48
2008年07月10日04:23 [我来说两句(23)]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现在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学生不爱看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多看点书很重要,什么书都可以看”,昨日,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来到广州。谈及中国学生的状况,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学生虽然勤奋,但他们读的书未必有美国学生读的多,“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
  文/图 记者饶贞 通讯员陈阳、曹少凡
  “做学生首先要看书,多看点书很重要,什么书都可以看。



  我想现在的学生花在网上玩游戏的时间太多了。
  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因为他们在中学、大学都要写研究报告。”
  谈教育:
  “学生数理化的基础比以前差了”
  尽管中国人一向以重视数理化教育为自豪,但身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丘成桐却认为,中国的数理化基础教育并不见得比美国好,“美国好的中学,数理化教育比中国要好得多,因为美国的中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他表示:“美国学生虽然也考试,但考试不是他们主要的目标,而中国的中学现在基本上还是以考试为目标的。”
  丘成桐认为,现在中国的学校甚至比起十多年前还要重视考试,“学生数理化的基础知识也比以前差了”。丘成桐表示,他现在每年都会带中国学生,“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北大、浙江大学的都有,这些学生里也有很优秀的,但一般来讲,他们基本的训练比不上10多年前的学生。”丘成桐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在中国考试考得太过分了,结果学生只学要考的部分,不考的东西就不学。”
  学生不看书玩游戏最糟糕
  谈起现在的学生,丘成桐认为,最糟糕的莫过于学生不爱看书,“做学生首先要看书,多看点书很重要,什么书都可以看”,丘成桐说:“以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时间也紧,但还是看了很多书,现在的学生花在网上玩游戏的时间太多了。”
  虽然中国学生一向以勤奋著称,但丘成桐却认为,中国学生读的书未必有美国学生读的多,“美国当然也有差的学生,但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因为他们在中学、大学都要写研究报告,需要看很多书才能写得出来。”
  谈起中国的高校,丘成桐认为,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教学方面,美国的名校都要比中国的名校好,“我是实话实说,美国也有很差的学校,但美国的名校确实做得很好,前80名都是很好的学校,前50名就特别好,比起前10名的大学中国的大学还差很远。”
  当被问到美国的名校和教授究竟好在哪里时,丘成桐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们用心,而中国的一些老师不用心。”
  广州市领导
  会见丘成桐
  本报讯(记者饶贞 通讯员陈阳)昨日中午,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在鹿鸣酒家会见了著名华裔数学家、“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
  邬毅敏对多年没到广州的丘成桐表示,非常欢迎像他这样的华人科学家多回广东家乡看看,也希望他们给广州带回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
  当天,丘成桐在广州市侨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广州科学城,并与广州市科技局的专家进行了会谈。
  谈数学奖:
  “我设的数学奖不用考试”
  一直非常关心中国数学教育的丘成桐表示,他目前与中国的许多大学和科学院都有合作。为鼓励中国的中学生学习数学,他从今年开始在中国设立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学生的全国性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这个奖项跟奥数不一样,它不用考试,是做项目的,要学生自己想,他们可以在家里花很多时间去思考。”
  “这个奖项今年10月份将在北京第一次颁奖。评审时我们会请10多位世界最著名的数学家对这些学生进行口试。”丘成桐说,获得该数学奖一等奖的学生将可获得15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为鼓励中学老师帮助学生,我们还给老师设立了奖项。”
  谈新技术:
  “在中国给美国人做假发”
  丘成桐表示,数学的运用其实非常广泛,“无论是互联网、经济、还是股票投资,都是要用到数学的。”至于一些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或者害怕学数学,丘成桐认为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教材,“是我们的课程不对,没有教好,才让学生觉得枯燥。所以课程改革是需要的,中学不能老用以前的教程,这需要一个群体来作改进。”
  丘成桐介绍说,他此次来广州推介的立体照相机跟数学也有很大关系,“这是我带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一起研发的,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他介绍说:“这种相机和普通的相机不同,普通的只能拍摄二维照片,而我们的相机能拍摄立体的图像。”
  他表示,这种立体照相机很多行业都能用到,“拍电影、制作网上游戏都能用到,甚至连定做假发、衣服、鞋子都能派上用场”;“在美国有很多人得了癌症接受化疗,需要做假发,可是在美国做假发很贵,我们就可以用这种照相机把他们的头部拍摄下来,然后把照片寄到中国,在这里按照他们的头形做好假发寄到美国。这样中国的假发就能大量出口了。再比如定做衣服,可以用相机把立体的人体照下来,这样裁缝不用看到顾客本人就可以替他们做衣服了。”
  谈科学城:
  “发展得很好,很先进”
  昨日上午,丘成桐在广州市侨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萝岗区的广州科学城,第一次来到科学城的丘成桐在参观后表示:“这里规划得很好,发展得很好,很先进。”
  丘成桐表示,他非常鼓励留学生回国发展,也希望中国能给留学生提供更多优惠条件,“留学生带回来的技术可能很好,但由于他们的产品成本比较高,加上他们在中国的关系也不多,所以推销产品时可能比较困难。他们既不像国外大公司那样资本雄厚,可以先赔点钱,也不像本地的公司那样成本比较低,所以希望政府能够了解这个问题。”
  丘成桐:33岁获“数学界诺贝尔奖”
  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后迁居香港。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大三时因才华出众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1971年,年仅22岁的丘成桐获得博士学位。27岁时,丘成桐因证明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而引起轰动。1982年,年仅33岁的丘成桐获得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现任哈佛大学数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7-10 10:48
这本就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8-7-10 10:57
jiangying的理解很僵硬。。。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7-10 11:01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梦幻妖精 2008-7-10 10:59 威望 +2 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梦幻妖精 2008-7-10 10:59 金钱 +2 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什么意思???????

我一直是坚定不移的支持应试教育,100年没变过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7-10 11:05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8-7-10 10:57 发表
jiangying的理解很僵硬。。。



我这人思想其实不僵硬.僵硬的想法应该是考试难,做题才多.我的想法可是考试简单,做题才多哈.

人家丘教授是看出问题的,记者不会总结,乱写,人家不是说了吗:"学生数理化的基础比以前差了"

偏偏我们的家长还在喊"减负减负".你不把难度加上去,基础搞杂实,杂个减负,都是负负得正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8-7-10 11:32
八根儿是个好同志.
支持一下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8-7-10 11:34
怎么说喃?
可能主要是教育目的的分歧导致“技术”方面的看法不一致吧

不要陷在教学中看教育。。。

我们和别人的差别在根本上,同样要考试,同样要做题
who在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建立价值观,是一目了然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7-10 11:41
标题: 回复 #9 八根儿 的帖子
同意你的

"我们和别人的差别在根本上,同样要考试,同样要做题
who在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建立价值观,是一目了然的。。。"

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现象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呢?

有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大家都知道,就不在这里说了

有些是有希望改变,比如,停止缘木求鱼的减负,加大考试难度,把考试由体力活变成智力活,同时按程度分班,等等,这些技术上是可以操作的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8-7-10 14:00
对的....没办法
作者: 小狗一只    时间: 2008-7-11 00:22
“现在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学生不爱看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多看点书很重要,什么书都可以看”,昨日,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来到广州。谈及中国学生的状况,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学生虽然勤奋,但他们读的书未必有美国学生读的多,“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

嗯!这些学生的认字肯定超标,但为什么不看书?
忙着教幼儿认字的父母注意,识字多寡和阅读真的是两码子的事,看看如何摆正,融为一体。
认字即阅读
阅读即认字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7-11 09:15
标题: 回复 #13 小狗一只 的帖子
请教什么叫认字超标?

识字早和识字多和不爱阅读有因果关系?

两码事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7-11 09:17
阅读一事,我认为家长起的作用比学校起的作用大,也比社会起的作用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有“书香门第”一说。

但话说回来,社会也就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所以现在的社会阅读风气减弱、学生阅读量不够的现象,首要责任在家长的阅读时间过少。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8-7-11 15:43
喜欢读书是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做家长的先爱上读书,孩子就能爱上读书.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7-11 15:48
原帖由 menghuan 于 2008-7-11 15:43 发表
喜欢读书是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做家长的先爱上读书,孩子就能爱上读书.


喜欢上网也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些天天在鼠版泡的要小心了
说不定培养出一个个小网虫、小鼠标什么的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8-7-11 15:53
嘿嘿,我一般上网都是在上班时间偷懒的呢?回家都是打游戏的,但是孩子不感兴趣,他有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呢.
作者: 小狗一只    时间: 2008-7-11 23:33
标题: 回复 #14 jiangying 的帖子
识字早和识字多和不爱阅读没有所谓的因果关系

当然也是两码子的事

现在的孩子,很多在家长的努力坚持下,小小三岁娃可能认得超过小学课本要求认得的字词。那就超标呐!没有好或不好,纯属家长喜好

要说上因果嘛
只可说是心态问题。家长让孩子认字的出发点好是不容置疑滴
但是否把认字多寡当成阅读能力呢?这就是很大的误区了。
阅读,不仅指文字上的认识,还要“悦读”。
孩子年幼,父母有责任引导阅读,假如识字是阅读,那文盲又有心为孩子扫盲避盲的父母该怎么办?
文字是阅读的一部分,会读不一定理解。幼童看图也会说故事,那也是阅读。
小时候,大多数父母安排孩子看那一类书刊,这里头或许都有为了以后应考能力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谁想孩子考试被当掉
父母应该同时鼓励孩子看课外书,不以考试、脑力和智力开发哪一类,纯属兴趣阅读。那孩子才有阅读看书的习惯。否则,孩子从小就养成“急功近利”,不考试的范围不接触,考完试不需读。这种情况是心态,无关因果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8-7-12 12:32
读书多和读书有效率是两回事,读书而能思考最有效率。美国孩子未必比中国孩子读书多,但可能美国孩子读书而能思考,因此,才有效率。。。。。给孩子思考的空间、思考的引导、思考的没有框架约束。。。可能更重要。
作者: 海浪帆1    时间: 2015-10-2 15:27
美国的中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作者: Vivi520    时间: 2015-11-23 13:11
顶一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