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如何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whr075    时间: 2008-6-12 16:53
标题: 如何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儿子5见岁半了,这个月的家园手册老师的评语是:该幼儿自尊心较强,有时能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有时不能和睦相处。看完这次的评语,我有些担心。因为之前我就有发现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别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游戏时,他走过去只是看,不容易加入,即使有时小朋友问你玩吗?他也赶紧摇头。其实我能看出他很想加入,而且这小朋友都是认识的,天天都见面。再比如,和某个小朋友玩时,一味地沉浸于单一的游戏中(爱玩奥特曼的游戏,每人分配个角色),如果别人想换个游戏,就不再参加,宁可一个人玩。等等。
我不知如何才能引导孩子和小朋友们快乐地游戏,我很希望他能有很多的朋友,很好的处理和小朋友们的关系,他是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各位家长是如何引导孩子的呢?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08-6-12 17:28
原帖由 whr075 于 2008-6-12 08:53 发表
我儿子5见岁半了,这个月的家园手册老师的评语是:该幼儿自尊心较强,有时能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有时不能和睦相处。看完这次的评语,我有些担心。因为之前我就有发现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


无论在幼儿园、小学或中学,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十分多样,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具体情况。
不适应环境变化是原因之一,一般发生在入托、入学或转校时。其次就是有些孩子不与同龄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但这些好像都跟你描素的不太相同.
与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您看是不是您的孩子具有这些特点呢? 如果有,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多注意他人优点,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我看到过这样一件报道:
  有一位高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国家奖励他24万元。但是,这笔钱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由于他性格孤僻,和所有的人都无法交流,他觉得活得十分厌烦,最后只好买了一条狗,整日以狗为伴。

 这位高科技工作者就属于那种“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也就是“心理素质”较差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的结果证实:在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在一些单位里,新进来的工程师、科学家们,学识、智商都很高,然而过一段时间以后,一些人成绩斐然,另一些人黯然失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呢?答案是前一种人能主动与别人交往,能很快打开工作局面,而后一种人则不行。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实都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保证,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才能奔向成功。所以关注孩子交际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8-6-12 17:39
话题很重要。‘
和成人一样,孩子们交往如果有了话题基本就解决了。我们虽然没有早教,但是我很注意鼓励孩子主动与别人交往的,如今BB与人交往基本没有问题。

刚才BB过来也给弟弟提了一条建议:要大胆,不要害怕,要主动跟你想玩的人说话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8-6-12 17:41
家长有时也是要参与进去的,比如帮孩子们牵个线,主动问一下小朋友手里的玩具的玩法,有时孩子们的话题就打开了,你可以适时而退,也可以适时而切入。

家长的作用很重要。
作者: wendyl    时间: 2008-6-12 22:39
建议直接问问老师,看看这评语是不是你的理解,再定。
作者: dragonfly_re    时间: 2011-12-20 18:41
我觉得性格这个东西比较难以人为地改变。而且我觉得社会是万千个具有差异的个体组成的。差异是必然的,你不能要求每一人都是那么活泼开朗,那么爱扎堆。我觉得各种职业对于个体的性格要求是不同的。可能科学家就是要和大众不同吧。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1-12-23 12:38
还是回到那句老话,如果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检视。

你自己是否喜欢和别人聊天,喜欢和别人一起做点什么事情呢?这些是否能让孩子看到呢?

解决办法有一个最简单的也是有些难度的方法:
说它简单,的确是非常简单,你只要有意识的让孩子看到自己和小区的人(别的小朋友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和朋友,和他们班同学的爸爸妈妈很开心的聊天,见面很热情的打招呼,别且提醒孩子问好,但不要强迫小朋友,你如果能很好的做到,你的孩子应该会有所改变。

如果孩子天天都能看到你和他们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见面热情的打打招呼,聊几句孩子的情况,小孩子的戒备心也会少了很多。打个比方,如果你和一个家长在一起聊天,两个小家伙没事做,也许过一会就玩到一起了。

如果你自己的性格也不是很开朗,做起来会有些难度,但为了孩子,你是否愿意改变一下自己呢?起码在孩子能看到的时候?

我女儿班上有个小女孩,我见过她的爸爸妈妈和外婆,他们一家人见面对人都不是很热情,我主动跟他们说话,也就是问一句绝对不答两句的,秋游的时候在大巴士上,妈妈带了女儿坐在最后一排。
他们的女儿,据我观察,话非常少,见人的目光也很闪烁。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她所看到的父母的行为,她的父母每天给她做的榜样就是这样,而很明显,她的妈妈的性格又源于外婆,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再总结最后一句话:你想要孩子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请先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且有意识的让孩子看到这些。

[ 本帖最后由 童童ma咪 于 2011-12-23 12:39 编辑 ]
作者: gingerwu    时间: 2011-12-24 03:30
非常赞同楼上自己带孩子那位妈妈的见解 .其实,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不同性格适合不同的角色. 很多的妈妈都觉得活泼外向好, 其实 ,未必.很多做大事的人反倒是那些内向成稳的人. 妈妈们应该无条件的接受孩子. 肯定孩子. 如果硬是要孩子改,倒是可能产生让孩子不认同自己的结果, 反而造成性格不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