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求助各位朋友修改下家长交流稿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0:52
标题: 求助各位朋友修改下家长交流稿
家长交流稿
      昨天接到老师信息,让我们做为班里的优秀家长代表写点东西和各位家长
分享.感觉似有千言万语要和各位交流,但是提起笔来,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
好,我就从我们家的一些家庭教育观念说说吧!
首先:我们告诉儿子,人生不是100米的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跨栏,不是
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坚持,不放弃,人生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是一定要走好的,
比如:中考,高考,工作和婚姻.看起来这是几个点的选择,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认知和
处理,不是到这几个点谨慎一点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平时就为之做好准备.我们都是
高中生的家长,就拿高考来举例吧.也许有一部分天资聪明的孩子在中考的时候,加
班突击了几个月,成绩马上就上来了,考上了比较理想的高中,在孩子心里就认为:我
很聪明,几个月的时间就赶上了别人的脚步,那我好好休息休息,等到高三再努力吧!
一定有为数不少这样的孩子--------听到这里,您想到了什么故事?有没有想到龟兔赛
跑?那怎么行?中考是个水平考试,过了线,大家都可以上高中,而高考是个选拔考试,
成绩越高,就越有可能走进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高中阶段绝不仅仅是到高三一努力
就上上去的过程.要在平时多积累,不掉队,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讲叫:不放弃!那么,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定有家长会反对我的意见,说:现在孩子多可怜啊,一天到晚的学习不休息,还让
他们健康成长不?这种观点我反对!家长们啊,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年龄,大部分的家长
都是单位的中流砥柱,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们这些优秀的行为来源于
哪里?来源于我们当年的努力,大家无论当年是否上了大学,还是招工进厂,甚至是在家
务农,我们都没有被困难压倒过,坚强的走到了今天,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而在当时,一周
一天的休息时间-------其实这一天通常还是在忙碌着家里的事情,我们被压倒了吗?没有
反而是这些经历给了我们更多动力:我一定要怎样怎样!---------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目标.
很多当时考上大学的朋友就是为了一纸城市户口,一个商品粮,甚至只是一个全民工.
而我们的孩子,他们为了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他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那么,我们
就谈谈第二个问题:目标和努力!
初三毕业的暑假,我们就和儿子谈到了目标问题!儿子的目标是浙江大学.好啊!多么
优秀的高校,多么远大的目标.我们支持他!虽然我们明白,考入浙江大学的难度,但是,如果
没有难度,一伸手就摸的到的话,那不是目标,永远也摸不到的话,也不是目标,是梦想!我们
理解:目标就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告诉儿子,有了目标就要为之奋斗!
(是逻辑不清还是关系千丝万缕?又要回到第一个问题了.我甚至告诉儿子:我从来没有听说
学习累死人的,儿子很恼火,但没有找到很好的反驳理由.)那么就要回到第一点,坚持不放弃!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目标和停下前进的脚步!我用一句话鼓励儿子:当一个人感觉有高飞的
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 你的目标要用你的汗水和努力换来!
另外,还想分享一点的是:尊重你的孩子!就象尊重自己一样!孩子们现在都长大了,他要在
高中这个阶段确立自己做为一个独立的人过程!什么样才是尊重他?在密切关注下放手!两点
要求:密切关注和放手!用不放手,永不长大,永远摔跤;不关注,就不知道孩子发展变化的方向.
我们的孩子一定都经历过断奶期,孩子丝心裂肺的哭,但是为了他能成长,必须让他学会吃
饭,现在也一样,你要让他在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青春期断奶,让他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进步带来的快乐,失败带来的懊悔,贪玩带来的悔恨,甚至感情带来的困扰.没有亲身的经历
就没有切肤的体会,今天不体会,明天他还会经历!我不认为,到了大学,到了社会再让他们经历
困难麻烦比现在经历更合适,而且,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孩子应该完成人格社会化
过程的青春期,他没有完成这一部分的转化,成人以后是困难和难以改变的.
钱没了可以再挣,房塌了可以再盖,各位家长朋友,教育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孩子的今天过去了
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们用什么去挽救,去弥补?高一马上就要过去了,时间越来越紧迫了,多
拿出一点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就是此刻最应该做的事情!否则:钱挣的再多,管当的再大,也没有用!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0:53
求助大家帮忙给点建议,两天后给老师发邮件过去!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6-11 11:04
很不错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1:06
不要表扬,要意见~~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8-6-11 11:27
你家的孩子比较大,我只有学习的份了,没有经验哎.提不出意见,真不好意思.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08-6-11 11:44
学习一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6-11 11:46
一定有家长会反对我的意见,说:现在孩子多可怜啊,一天到晚的学习不休息,还让
他们健康成长不?这种观点我反对!家长们啊,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年龄,大部分的家长
都是单位的中流砥柱,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们这些优秀的行为来源于
哪里?来源于我们当年的努力,大家无论当年是否上了大学,还是招工进厂,甚至是在家
务农,我们都没有被困难压倒过,坚强的走到了今天,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而在当时,一周
一天的休息时间-------其实这一天通常还是在忙碌着家里的事情,我们被压倒了吗?没有


这段其实可以说说我们小时候一周上六天学,没有长假什么的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1:53
大的结构是不是很乱呢?
推翻重来都可以的,欢迎大家更猛烈的意见!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08-6-11 12:03
要意见,提了不许生气哦~~~~
是,觉得大结构比较乱,看了一遍"不知所云".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6-11 12:05
迎着应试教育的目标前进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8-6-11 12:30
不客气的说,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您之所以没被压垮,是因为您幸运的没在95后出生,按您的年龄算,估计小时候尽去爬房上树掏鸟窝堵烟囱、撒尿和泥玩了,哪有时间写作业?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08-6-11 12:34
是否可以采用结构更清晰,观点更明确的方式来阐述你的论点呢?/

比如: 先有个主标题告诉家长们了解你今天主要讲的是那方位的问题
          其次才是正文与关点等等
看看这样写会不会更好,
家长会的交流稿:
    迎着应试教育的目标前进
前言~~~~~~~~~~~~~~~~~~~~~~~~~~~~~~~
说实话,我们都~~~~~~~~~
~~~~~~~~~~~~~~~~~~~~~~~~~~~~~~~~~
坦白地说,在这里做交流我还是~~~~~~~~~~~~~~~~~~~~~~~~~~~~~~~

下面~~~~~~~~~~~~~~
一、        人生不是100米的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跨栏,
1、        ~~~~~~~~~~~~~~~~~~~~~~~
2、        ~~~~~~~~~~~~~~~~~~~~~~~~~
3、        ~~~~~~~~~~~~~~~~~~~~~~~~
二、        目标和努力!  
就谈谈第二个问题:目标和努力!~~~~~~~~~
1.理解:目标就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告诉儿子,有了目标就要为之奋斗! ~~~~~~~~~

2. 要求:密切关注和放手!用不放手,永不长大,永远摔跤;不关注,就不知道孩子发展变化的方向.~~~~~~~~~~~~~~~~~~~
走进孩子的世界  

最后~~~~~~~~~~~~~~~~~~~~~~~~~~~~~~~~~~~~

[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08-6-11 04:52 编辑 ]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2:36
其实真不知道该写点什么,罗嗦点什么才好1
所以才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真心感谢大家不吝赐教,真诚的意见!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2:40
其实我自己都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说点什么才好!
总不至于为学校歌功颂德吧!
表扬自己也不合适!拍家长马屁----咱根本没那功夫!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6-11 12:43
标题: 迎着应试教育的目标前进
家长交流稿
      昨天接到老师信息,让我们做为班里的优秀家长代表写点东西和各位家长分享.(感觉似有千言万语要和各位交流,但是提起笔来,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好,我就从我们家的一些家庭教育观念说说吧! )一时间真不知从何说起,仔细梳理了一下思路,觉得平时千辛万苦的努力,实际上主要只做了几件事,概括起来对家长来说就是关注与放手;对孩子来说就是理想与行动,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迎着应试教育的目标前进。
未完待老等续

[ 本帖最后由 水晶孔雀皇冠 于 2008-6-11 12:50 编辑 ]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6-11 13:00
既然是家长交流,又不是论文,就不必拘泥于体例.把教育孩子中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就最有心得的几点谈出来,能给别人以启发,就很不错了.

我觉得楼主写的这几点就很不错,作为一个孩子已上小学高年级的家长,我更是觉得有收益.已经是很不错的东东了,就是一字不改这样交稿,也很不错了呢.

如果真需要修改,那就加个小标题,把结构顺得更清晰些.比如: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关注沟通.如果再写点"讲求方法",就理论和实践都齐全了.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3:09
看来这优秀家长也不好当啊
谢谢大家参与讨论
老等受益颇多~~~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3:24
标题: 曾经对自己家庭教育的一段小总结
作为一个15岁男孩子的家长,我理解和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认为,每个人天生的能力大小和表现方面是不同的。比如说姚明和刘翔的能力表现在体育方面;华罗庚陈景润的特质是表现在抽象思维方面;而美国总统布什一上台,他的成绩单就成为美国的机密文件,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外交能力。所以,正如一位教育学家说的那样,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一个人,无论是否能上大学,只要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尽心竭力地学习、工作,达到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就是人生的成功。
  我一直认为:对孩子实施科学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特质,有的放矢。我把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贯穿在学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比如说:我会把一些家长看起来比较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他交朋友,我们从来不反对,但我会请他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以此来把握儿子的朋友圈子,了解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让他拿个手机自己坐火车回老家,一路上跟家里保持联络,这不仅尊重了他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而且锻炼了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我还和儿子利用家里装修剩下的材料做了鸟笼,放在空调的室外机上,每天加水和米观察早晨来吃食喝水的鸟儿,这不仅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也使他在和动物的交流中培养爱心。
  我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起码是我还没有发现。评价起来就像学生手册里老师的评语: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爱劳动、遵守纪律,在学习上还有很大的潜力。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什么钢琴小提琴几级几级跟他都没有关系,象棋围棋也没有上段位,足球篮球也没有拿过什么比赛的名次,但他爱好这些活动,这些使他在日常生活中,在学校的活动中都能积极地参与,并享受其中的快乐,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不能要求一个人各方面都优秀,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培养他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人却很重要,包括他的人格、性格、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等,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在家长的注视下和暗中支持下完成,而不是指望他上大学后再去锻炼,或者说让社会去磨炼他。中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太重要了,正像一株小树,因为,没有监督的成长就像没有修剪枝丫一样,很难长成一棵茁壮的、笔直的大树!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6-11 13:33
我的儿子年纪尚小,很多楼主所做的事我还没有开始去做.虽然在教育理念上非常赞同,但我得承认自己做得并不够好.

看了你总结的这段文字,我更感路漫漫,更需多多求索.

谢谢你.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6-11 15:07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老等 2008-6-11 13:16 威望 +2 就在给点意见吧!帮忙写完也好~~~顺便交 ...

关注与放手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5:14
标题: 其实这段文字比较能代表我的想法,但是很多家长估计不认,学校也不知道认不认
高中阶段

    高中相比较初中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延伸,不管是在学科数量上、难度上,还是在学习的要求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个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所遇到的青春期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明显的已经从心理上更加成熟,处事上也更加理智。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再发挥以前的“一言堂”,而是应该放平姿态,与孩子平等交往,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基本有了自立能力及是非判断能力。也许这个时候的家长还有些不适应,觉得孩子还是不成熟,还是不肯放手,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吃喝拉撒都看顾着,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自理能力并引起逆反。

    高考对所有的高中生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个有责任感的高中生在高考面前往往都会承担着过重的压力,所以家长能够做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而不是增加压力,但我发现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大都把自己的焦虑变成更大的压力转嫁给自己的孩子,好多孩子因为难以承受过重压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我们在面对孩子变化的同时,也应该从方法、态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及时的调整自己,而且还要克制自己的攀比心理。其实所有的一切都不及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上的健康更重要。一个成功的人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5:25
下午不忙的再给点意见啊!
明天终稿了再发来请大家评审!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6-11 15:56
表扬自己也不合适!

针对这次活动
在批评自己的过程中表扬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6:53
在别的家长面前表扬自己
我看没那必要!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6-11 17:02
由于时间关系,只改动了开头一小段文字,仅供参考。


昨天接到老师信息,让我们做为班里的优秀家长代表写点东西和各位家长分享.感觉似有千言万语要和各位交流,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好,就从我们家的一些家庭教育观念说说吧!
一、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学家说的那样,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从事社会所有的行业,只有全面发展了,才能不被短板理论约束,在全面素质中不断发展发扬优势素质,充分发挥其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达到人生的成功。比如说姚明和刘翔的能力表现在体育方面,假如没有全面的素质作为支撑,要么在成功前功亏一篑,要么在成名成家后陷入颓废,例如艳照门、自杀、吸毒的一些明星,都是因为某一方面的短板造成的。
下面我想举例说明我们是如何培养孩子全面素质的:

~~~
二、

~~~

三、

~~~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1 17:07
原帖由 qdylz 于 2008-6-11 17:02 发表
由于时间关系,只改动了开头一小段文字,仅供参考。

昨天接到老师信息,让我们做为班里的优秀家长代表写点东西和各位家长分享.感觉似有千言万语要和各位交流,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好,就从我们家的一些家庭教 ...


但是不想以介绍自己家的模式为主
那不成变相表扬自己了吗?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6-11 17:11
标题: 回复 #26 老等 的帖子
经验交流嘛,就是说说你的特殊做法,要是全讲理论,那岂不成了专家讲座?应该有理论、有实践。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6-11 17:14
原帖由 老等 于 2008-6-11 13:24 发表
比如说:我会把一些家长看起来比较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他交朋友,我们从来不反对,但我会请他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以此来把握儿子的朋友圈子,了解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让他拿个手机自己坐火车回老家,一路上跟家里保持联络,这不仅尊重了他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而且锻炼了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我还和儿子利用家里装修剩下的材料做了鸟笼,放在空调的室外机上,每天加水和米观察早晨来吃食喝水的鸟儿,这不仅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也使他在和动物的交流中培养爱心。



这些经验是表扬自己吗?就是自己的经验介绍。有可能两个人理念一样,但经验不一样。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6-11 18:30
请老等注意,我说的是

在批评自己的过程中在表扬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讲你以前发生的失误,以及修正的过程
这样一来,别人才容易接受
讲失误,避免别人失误
讲修正过程,才浅显易懂
对别人向您学习,
建立信心都有好处

当然如果老等可能跟俺一样,在育儿过程中没发现自己有过什么失误,就不方便改写了

[ 本帖最后由 水晶孔雀皇冠 于 2008-6-11 18:34 编辑 ]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8-6-12 06:25
看这一楼的认真劲儿,开始觉得老等也有一点可爱了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8-6-12 14:28
大人难道就不能用可爱来形容了吗?

其实人人都有可爱的一面,也都有可憎的一面,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6-12 16:38
原帖由 qdylz 于 2008-6-11 17:11 发表
经验交流嘛,就是说说你的特殊做法,要是全讲理论,那岂不成了专家讲座?应该有理论、有实践。


同意这楼的

基本上现在的家长理论都是一套一套的
作者: YONNE1026    时间: 2008-6-13 09:14
标题: 回复 #18 老等 的帖子
个人感觉这一段文字就比较真实,比一楼的那些空泛的大道理好多了。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6-13 09:15
怎么还没见定稿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6-15 01:36
确实还没定,今天接儿子又问了问老师
到底稿子是干嘛用的,有没有什么要求~~~
定稿后一定拿来让大家再帮忙看看
作者: qdylz    时间: 2008-7-8 11:01
原帖由 老等 于 2008-6-15 01:36 发表
确实还没定,今天接儿子又问了问老师
到底稿子是干嘛用的,有没有什么要求~~~
定稿后一定拿来让大家再帮忙看看



20多天过去了,还没有定稿吗?
想看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