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地震级别也能改?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bard
时间:
2008-5-18 21:27
标题:
地震级别也能改?
才听说汶川的地震级别从7.8级改8级,
我没有专业知识,
可这地震的级别也是能改的?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8-5-18 21:28
算了,稳定压倒一切
纠缠这个没多大意思
作者:
shinbard
时间:
2008-5-18 21:29
不是记得唐山地震后,有人指责政府隐瞒地震级别,可地震局出面澄清说地震的级别是全世界都能测量的,其能量的释放是无法隐瞒的
那我就不懂了,为啥这次能改地震级别?
难不成说是测量有误?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8-5-18 22:06
应该是测量有误,好像不少地震都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5-18 22:12
很正常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5-19 00:24
上次看过一个材料,好象地震的级别不是一下就能测出来的,具体记不清了,好象是说与测量点的多少、分布和测量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吧。
最开始,国内报导的7.8,美国报导的7.9,是有误差的吧。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8-5-19 00:26
目前,科学家开始倾向于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法,比如“地震瞬间”,把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量化。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科学家们一般会在地震之初估算出一个震级,然后在获得更多数据后更新。
查了一下,来自于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011918145.html
作者:
xfddl
时间:
2008-5-19 00:49
晕啊
作者:
Yaya58
时间:
2008-5-19 06:51
反正我是晕啦!想改就改吧,这跟高考不一样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5-19 10:05
看到了科学的态度,知错就改,支持一下
作者:
yanyi
时间:
2008-5-19 10:33
从更改的角度来看,也看到了务实、透明的态度,大家要从正面去看,不要偏激。
作者:
shinbard
时间:
2008-5-19 11:52
谢谢大家,我只是有点疑问,没有别的意思
还是谢谢大家的解答
作者:
春江小鱼儿
时间:
2008-5-20 10:47
中国地震局就8.0级汶川地震震级做官方解释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中国地震局18日发布,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
对此,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就震级修订一事做出解释。全文如下:
一、地震的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当前,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4种:地方性震级ML、体波震级(mb和mB)、面波震级MS和矩震级MW。
前3种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中的某个频率地震波的幅度来衡量地震的相对大小的一个量。ML是用1秒左右的S波(或Lg)的振幅来量度地震的大小,mb是用1 秒左右的地震体波振幅来量度地震的大小,mB是用5 秒左右的地震体波振幅来量度地震的大小,MS是用浅源地震的20 秒左右的面波振幅量度地震的大小。
矩震级MW是由基本的物理参数所计算的震级,描述了地震破裂面上滑动量的大小,一般通过波形反演的方法计算。
二、为什么对地震的震级进行修订?
从测定方法来讲,地震参数是用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多个地震台站的记录进行测定,从理论上讲,所用地震台站的记录越多,测定的地震参数越准确。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以大约6.5公里/秒的速度转播,也就是说地震波从震源到地震台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但从地震救援的角度看,需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向政府与公众发布。根据地震数据处理的规定,地震参数的测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速报,我们使用最先接收到的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并及时发布地震信息。第二阶段是精细分析,我们利用所有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记录进行地震参数的进一步分析,给出最终修订结果,该资料用于编辑《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用于以后的科学研究。大多数情况下,地震的速报参数和修订参数是有一定差异的。
我国规定对公众发布一律使用面波震级。
三、目前国际上通行震级测定过程
在国际上,地震参数的测定也是分两个过程,一是计算机自动测定与人机交互快速测定,二是最终的修订。
1、计算机自动测定与人机交互快速测定
在地震发生后,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会给出自动处理结果,并通过网站、手机短信的途径发布地震信息。随着地震台站数据的不断增加,测定的地震参数也在不断地变化。
2、最终的修订
待所有地震台站的资料收集以后,给出最终地震参数,编辑出版地震观测报告。
对于这次地震,美国初订面波震级为7.8,修订矩震级为7.9;欧洲地中海地震台网中心初订矩震级是7.5,修订矩震级为7.9;俄罗斯修订面波震级是8.0。
四、中国地震台网震级测定过程
地震发生后,大约6秒钟强大的地震波传播到离震中最近的成都地震台,1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处理系统报警,同时进行自动定位,几分钟后系统给出自动测定结果。
随后,根据国际惯例,我们利用所能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最终给出修订面波震级为8.0。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5-20 20:51
7.8和8的差别太大了,能量相差1倍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5-21 09:51
标题:
回复 #14 梦幻妖精 的帖子
我是个地震方面的外行,但知道些其他方面测量知识,我的理解是
能量的测量并不是直接测量多少瓦,而是按对数测量其相对的分贝(dB).能量差一倍也就3dB而已,对于测量来说误差并不是很大.
而且地震还需确认地震源的深度,不同的深度同级别地震测量到的能量是不同的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5-21 15:25
楼上真的是外行,一点概念都没有
7.6级---4M吨
7.8级---8M吨-----相当于广岛原子弹400颗
8级-----16M吨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5-21 15:27
每0.2级翻1倍
一级等于32倍,是2的5次方
地震强度是以里氏(Richter magnitude scale)分级。但是里氏震级有一定缺陷,现在用的是调整后的里氏震级,用能量大小来分辨震级。
第一级能量是2*10^6焦耳。
每2级能量增加1000倍,也就是说每1级增加近32倍,每0.2级增加1倍,每0.1级为1.4倍左右。
1公斤TNT的能量为4.2*10^6焦耳。
折算表格:
1级-----0.5公斤
2级-----16公斤
3级-----500公斤
4级-----16吨
5级-----500吨
6级-----16000吨---与广岛原子弹相近(2万吨)
7级-----500000吨
7.6级---4M吨
7.8级---8M吨-----相当于广岛原子弹400颗
8级-----16M吨
9级-----5*10^8吨--5亿吨
所以7.8到8级相差两倍
[
本帖最后由 梦幻妖精 于 2008-5-21 15:30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5-21 16:06
我当然知道是吨
但这个吨是TNT当量
这个TNT当量和能量单位瓦和焦耳是线形关系
能量如何测量?无法直接测量多少瓦,多少焦.只能这么测,通过能量转化的电流或电压测量,但是如果直接线性测量,测量范围不足,所以只能用对数坐标,先确定一个基准,再测它的对数相对值.
比如我们搞激光通信,基准是毫瓦,1毫瓦就是0dBm,2毫瓦就是3dBm,0.5毫瓦就是-3dBm.行业内部不会说多少毫瓦,但对外行只能转化为毫瓦
对于里式分级必然也是通过这个对数相对值来的,是对数级别,1倍3个dB,15dB为一个里式级别.但是如果给大家发布什么dB,没有人看懂,所以只好转化为TNT当量.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5-22 16:51
底数都不一样
1t翻1倍,和8M吨翻1倍,能一样吗
说db,一般中型转动设备的噪音控制分贝是90db,1db翻1倍,能和90db翻1倍,一样吗?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