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求助!!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干物尤鲜    时间: 2008-5-5 23:28
标题: 求助!!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我的儿子七岁了,上小学二年级,近期竟然发现他偷东西,我快崩溃了!!
第一次是发现他偷拿家里的钱,跑到外面买玩具,(家里条件还算不错,但平时对他的零花钱是控制的),他爸爸认真的跟他谈了也教育了他,可这次竟然发现他跑到小区的超市偷方便面,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还唆使两个同学跟他一起偷。这次他爸海扁了他一顿,可吵过打过之后,我真担心他再犯可怎么办!!他究竟为什么这样做?
听同事说他七岁的儿子也是这样,偷家里的钱,偷了挨打,打了还偷,再打。。。。。连续三四次。晕!!  
这里有没有专家帮帮我,究竟该怎么教育?!!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5-6 06:27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
一般分两种情况:
一是家里物质极大丰富,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孩子缺少新鲜感
二是孩子正常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才会通过不正常的手段得到

教会孩子如何花钱是目前你们应该做的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5-7 09:42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8-5-6 06:27 发表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
一般分两种情况:
一是家里物质极大丰富,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孩子缺少新鲜感
二是孩子正常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才会通过不正常的手段得到

教会孩子如何花钱是目前你们应该做的


同意版主的意见!
还有一点楼主也可以考虑考虑
孩子的心理压力也可以导致他用异常的行为来宣泄和排解压力
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被关注
也许不用打就可以改正这样的行为!
家长要多学习,孩子才能提高!
作者: mamade    时间: 2008-5-7 12:19
原帖由 老等 于 2008-5-7 09:42 发表


同意版主的意见!
还有一点楼主也可以考虑考虑
孩子的心理压力也可以导致他用异常的行为来宣泄和排解压力
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被关注
也许不用打就可以改正这样的行为!
家长要多学 ...
作者: redstar4    时间: 2008-5-8 19:59
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不够,应尽量与孩子用“朋友”的关系相处,这样孩子不易对家长产生惧怕心理,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才能够及时告诉家长。
楼主必须有充分的耐心。
作者: apple555    时间: 2008-5-9 12:01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但是打肯定不会是好方法.必要的教育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和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作者: etong_1166    时间: 2008-5-9 16:34
这种问题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小时候也有过吧,呵呵,分析一下给孩子的零花钱有没有不当之处,再教教孩子理财之道,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作者: 奥黛丽    时间: 2008-5-10 22:05
比起孩子想引起大人注意的恶做剧,而是孩子欲望得不到满足比例更高,这跟家钱多钱少关系不太大,别把问题无限放大,扩大严重性,比如傍晚散步时或晚上在沙发上,爸爸告诉他这事,其实,爸爸小时候也做过 不过有一次发现觉得干的时候那忐忑太难受了,而且被人发现了面子扫地,太不男人了之类的。放任但不自流,家长在加强管理好自己的钱物同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特殊的日子、表现好的时候送他喜欢的礼物,用心关注这一敏感阶段孩子,而且家长是否要考虑平时在德育教育教育方面重视不够,体贴他,通常有这样的行为的宝宝,会在下一阶段会自行消失,家长不要过分焦虑,希望妈妈不要过多指责、谩骂,让他觉得侮辱他的人格,对他今后的成长会很不利。
作者: china_peng    时间: 2008-5-11 21:31
不能采用打的方式,要搞清楚他为什么会去偷,找到根源,对症治疗
作者: ROOSON    时间: 2008-5-12 11:19
应该严厉地打骂。让他留下记忆。

小时邻居家小孩偷拿家里钱买零食,被吊起来打,皮带都抽断了。-----长大品行再没出大问题。
也有人家对小孩小偷小摸行为不制止甚至坦护,----成人后多数品性不端,轻则不学无术,重则犯罪坐牢。

结局真的很明显。
作者: sky4012    时间: 2008-5-13 13:23
每个小朋友做某些事都是会有原因的,有的可能是好玩,有的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

首先要了解孩子是为了什麼而做这件事情,不能只是打罵

要了解小孩的心,需要一点耐心,可以试著跟他沟通看看

找出原因,若是因为好玩,可以跟他說偷东西的后果,例如新闻报导常播出类似新闻

另一点也有可能因为父母亲上班过於忙碌,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

小朋友还小需要父母亲关心,而不止在於物质上的需求
作者: mofashi006    时间: 2008-5-15 14:58
你听说过赏识教育吗?认真的去看看,学习一下,或许有些帮助
作者: tyf18881    时间: 2008-5-21 10:50
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最需要的东西,物质上的思想上的。
作者: hutianyang    时间: 2008-5-26 16:25
标题: 回复 #1 干物尤鲜 的帖子
感觉可能每个小孩子都有会抵制不住钱或者其他东西的诱惑的时候,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给他更多的爱,更多的沟通,会好起来的
作者: etong_1166    时间: 2008-5-27 10:46
我儿子快7岁了,上个星期天我发现他口袋里有钱,因为我们还没有给他零花钱,所以就问他钱从哪儿来的,他倒是很坦白地说是从爸爸的钱包里拿的,问他拿钱干什么,他说是想买东西又怕我们不给他买就自己拿钱了,虽然觉得他偷偷拿钱不对,不过考虑到他还坦白,就跟他沟通,看看孩子的需要,再跟他讲道理,讲这样做的后果,孩子也觉得自己不对,保证以后有什么需求先跟大人商量,不再自己偷偷拿钱了
作者: tenfei420    时间: 2008-5-27 23:34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作者: xiejinxi66    时间: 2008-5-28 09:16
我儿子也7岁了,上个学期周末回家后,告诉我他与同班的几个孩子一起到邻班同学的柜子拿东西吃.当时觉得他偷偷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不过考虑到他还是非常诚实,可能只是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已.我就用弟子归中的话就跟他沟通,看看孩子的需要,再跟他讲道理,让孩子分清是非.并且每个月给他20元让他自己支配,现在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作者: 散漫的妈妈    时间: 2008-5-28 10:08
不要用偷这个字眼,小孩子一般就是想到哪就做到哪,他肯定是想买玩具了或者想吃什么了,就直接拿钱去了,千万不要用偷这个词,告诉孩子这样不对,甚至可以打他一下,警告他是严重错误,但千万别总说偷偷的,本来小孩子没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小孩子可适当给零花钱(你不给,别的小孩子有,会让他羡慕),但是要告诉他零花钱怎么用,有的时候他买的东西可能会不符合你的想法,就让他按他的想法买一些东西好了。
作者: icey1972    时间: 2008-5-28 13:56
我女儿的班上也有这样的孩子。对别人的东西感兴趣,悄悄拿了,玩几天又放回去。女儿的东东老找不见,就说是别人偷的。后来我与她们老师沟通了一下,老师在班上讲了借与偷的区别,借别人东西一定要告知,不然就是偷。后来,女儿丢东东的次数少多了,几乎没有了。
所以小朋友一些事情不明确告诉他,他是没有判断力的。要正面严肃的谈。
另外要多了解一下小朋友的想法,孩子与大人想的不同。曾经我为了女儿下午打球,天天受累送饭,但女儿并不领情,她羡慕吃干方便面的小朋友(家长没时间送饭)。后来明白了女儿的心思,跟她讲为什么老吃方便食品不好,她才高兴了(其实心里还是耿耿的,小孩子的从众心理很强,不过为了妈妈的苦心,不好再提无理要求了)。
作者: Yaya58    时间: 2008-5-28 14:08
打肯定是不行的。应该与孩子 多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物质生活 丰富 了以后,可能精神生活有些匮乏,实际上他不一定需要 他所偷的东西。
作者: 娃娃好朋友    时间: 2008-6-2 15:41
偷拿东西
    最近,二年级班上(孩子们大都8岁了)第一次出现了孩子偷拿别人钱的事,刚开过班会讨论,同样的事又发生了。现在的四年级也曾在两年前,也就是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有个特点:他们的父母都不给孩子零用钱。

    一个孩子偷拿了别人的财物,一定是道德问题吗?

    我们知道,孩子最初是没有“你”“我”之分的,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直接拿或是抢。3岁时,他开始有了“我”的概念,对自己的东西格外在意,抢别人东西的现象也减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在别的孩子那儿发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会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换取。到了五、六岁,他们又学会通过竞技来“赢”东西,譬如:砸王牌、抽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小学一年级。

    七、八岁时,孩子们突然发现了“钱”的好处,发现用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开始学习使用货币,通过使用货币,他们知道了钱、物的价值。但是有的家长没发现孩子的这个变化,他们没有给孩子自己支配钱的机会,这样就会出现孩子拿别人钱的现象。

    碰到这样的事情家长通常很焦急,认为是孩子的道德出了问题。这并非道德问题,一位教育家说过:“12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李燕)

孙瑞雪:

    我们的老师是这么解决问题的——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信封,每个信封都一模一样;制作了一个非常好看、打着缎带的、蝴蝶结的招领箱,让孩子们把拿走的钱放到信封里,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将信封放回招领箱内。

    水远不伤害孩子,相信他们都是好样的。遇到问题就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一种人性的、科学的解决办法。

    这里,我们还看到了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中“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个规则的进一步的意义。“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个规则包含着“孩子的东西别人不能拿”。这个规则的严格实施,帮助儿童保护了自己的东西,建立了安全感。当儿童把这个规则变成了他们内在的秩序,把它们“肉体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时,进入少年期,这个内在的秩序就转化为道德,这是发自内心的自律,不是成人社会的“道德律令”,

    这又一次启示我们,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在幼年期构建的,这些行为方式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就找到了建立一个文明社会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孙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作者: 娃娃好朋友    时间: 2008-6-2 15:42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不要对孩子上纲上线,毕竟孩子的觉悟还达不到成人的道德高度。
作者: ddhhnn    时间: 2008-6-3 10:40
祝福LZ早日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 mofashi006    时间: 2008-6-3 13:51
孩子教育是一个头疼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而且还有一个度的问题,每个人的把握都有自己的尺度,切记,这个度才是我们最需要掌握的!
作者: 爸爸妈妈学校    时间: 2008-6-9 10:34
再次关注一下,不知道楼主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拿”钱的情况又出现了没有?
作者: liujie0903    时间: 2008-6-10 18:14
打和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从关心孩子入手
作者: 月亮弯弯    时间: 2008-6-11 15:06
对这么大的孩子犯着种错误,就定性为偷,有点言重了,他一定是非常喜欢想得到这件东西,家长又无法满足,才想出这种办法,看来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方法错了,可以引导孩子如何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超出家长的承受能力,就要耐心的说服他。
作者: 天降小子    时间: 2008-6-13 12:33
我儿子也上一年级了,现在我们还没给他零用钱。曾经也拿了家里3块钱买了玩具,发现后没有打他,耐心地讲道理给他听。孩子看到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时,他可能已忘记上次因为拿家里的钱被痛打,我想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是有必要的。家里条件再好,也要让孩子学会合理用钱才行。
作者: 爱有双翅膀    时间: 2008-6-17 12:29
标题: 小孩子轻易不要用”偷“
小孩子轻易不要用”偷“
冷静,不要把孩子推向”偷“的道路上!
可以和孩子聊天,说说这样做的心理原因,对症下药。让孩子意识到,不经别人允许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引导孩子道歉。
作者: xiongbaobao    时间: 2008-6-18 13:24
应该适当给孩子一点零花钱
作者: 斌斌家的楠楠    时间: 2008-6-19 16:05
还是需要和孩子多沟通的
了解孩子的想法
还是要拒绝使用打的方法
适当的给孩子些零花钱
告诉他需要理好自己的财
或者
和孩子讲需要什么可以和妈妈/爸爸讲
我们来共同分析是否需要这个东西
如果需要我们肯定会给你买
作者: murielwww    时间: 2008-6-19 18:08
要好好教育!!!!!!
作者: 听风的声音    时间: 2008-6-19 19:23
原帖由 奥黛丽 于 2008-5-10 22:05 发表
比起孩子想引起大人注意的恶做剧,而是孩子欲望得不到满足比例更高,这跟家钱多钱少关系不太大,别把问题无限放大,扩大严重性,比如傍晚散步时或晚上在沙发上,爸爸告诉他这事,其实,爸爸小时候也做过 不 ...

嗯,分析的很合情理啊!
只是让孩子知道合理的使用金钱难度有一点大.
作者: 如何爱你    时间: 2008-6-21 22:03
太好了,看到这个贴子,今晚正为这事惩罚孩子,罚她站,一边站一边背单词,然后听写,这是孩子第N次犯这种错了,跟前面的家长一样,一直很小心地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不用偷字,不打,尽量不骂,也适当地给零花钱,告诉她自己管理钱的方法,让她自由支配她的零花钱,但必须记账.如果认为零花钱不够可以提出申请,通过家庭会议解决,也确实通过会议给她提高过,且节目的礼品很丰富,平时也有适当的奖励.可孩子仍是一次次地犯,零花钱提高了还是不够,但知道再提不够是不合理的,所以也不再提.干脆直接从家里拿,最高的时候偷偷花掉的钱竟有三百元,前几天刚刚认过错,自己每次都很后悔,但过后又犯,每次被发现就惨哭!!不知该怎么办了.这是第一次因为拿钱的问题如此罚她!!!唉,好郁闷!!
作者: 如何爱你    时间: 2008-6-26 20:13
标题: 我又试了一个方法
那次罚了孩子,没收了她自己偷偷买的东西,想以断了她的这些欲望来改她的这个问题,但后来一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什么都没有欲望,就不会产生相应的动力,另如果同学一起玩,她因为比同学少这些玩具而不合群也不好,不如教会她用  正确的方式获取她想要的东西,于是教她用学习,用劳动,用游戏的输赢来获取她想要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她就以她能提前完成早晨的英语读背来作为她想要一本贴纸的条件。她果然做到了,于是我答应了她,让她偿试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合理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知这种情况能维持多长时间,是不是能彻底解决她的这个问题。
作者: paul12d    时间: 2008-6-27 09:06
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与孩子好好谈心,了解真正的原因所在。
作者: eaglewu    时间: 2008-6-27 13:28
看楼主的标题,一直觉得自家的孩子没这个毛病,说以没进来看过。今天突然想进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么件小事。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成人不要冠以“偷”。
    要是成人在不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的前提下,断然用“偷”,那孩子真的觉得自己是小偷了。
2、教育是应该的。
    骂了,打了,但要分析给他听原因,告诉为什么会挨骂挨打。并请告诉他,要是这样发展下去,就不是遭父母的打骂而是会将有更加严重的后果。父母现在打骂是因为太担心所致,必须等冷静下来后向孩子道歉。说明打骂也是一种错误,必须改正,就像他现在的错误一样,要面对,要负责,要改正。
3、帮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是猎奇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但请告知孩子,不管处于什么想法,这样做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要是真想要,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向父母要钱,或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那样人们送给他的就是打骂而是表扬。
4、不要忘记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让他用正确的行动要回报爸爸妈妈的爱,那将是爸爸妈妈最幸福的时候。

切记:孩子还小,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定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