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舒云涛博士谈如何用心赞美自己的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婉如
时间:
2008-5-1 17:18
标题:
舒云涛博士谈如何用心赞美自己的孩子
舒云涛博士说1:“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
问:用心赞美自己的孩子马上让我们想到了赏识教育,和赏识教育有什么不一样?
答:赏识教育周弘,一个伟大的父亲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这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成功培养孩子以为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了,这是实用主义教育失败的地方。
最近新浪博客把培养高考状元的父亲来谈如何教育孩子,作为经验分享是可以的,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来推广就有问题了,如果按照这样逻辑懂的如何成功教育子女的话,讲家庭教育应该叫我们总书记以及总理的父母来谈。
因此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谈到科学化思维,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来对待,赏识教育的“赏识”顾名思义有欣赏的概念,这是一种以西方自我思想为主导的教育观念。
给我们的概念是我比你好,因此才欣赏你。
这种亲子教育缺少对生命的感悟和平等以及对孩子的尊重。
舒云涛博士说2:告诉孩子,你真棒
因此我建议修改这两个字,很多听过赏识教育过的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翘起大拇指赏识:孩子,你是最棒的!
无可否认,成功父母的初衷是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是当你的孩子是最棒的时候,难道别的孩子是第二棒,第三棒了吗?
答案当然不是的,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果真的要说孩子棒的话教育专家卢勤老师中的“孩子,你真棒”这句话比较中肯。
赏识教育有点象现在流行的西方成功学,中国经历了几千年有厚黑学、儒学,从来没有过成功学。
不知道周宏先生是不是学习了成功学的概念,成功学的话题是成年人话题,其中的问题就不再展开,但可以肯定成功教子以及如何当成功父母不是成功学。
舒云涛博士说3:教育孩子不能太主观
如果那成功学的来做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家长迷失自己或者说自我欲望过分膨胀的时候。
因为成功没有标准,人生应该以幸福和谐为目的,不能因为主观意识的评价而忘记了客观事实。
“生命教育”课题中如何培养一个和谐的孩子是有一定的哲学为基础,以及完整的理论和解决理论的实践方法。
谈用心赞美自己的孩子和赏识区别开来,是因为“赏识”还停留在《易经》中“理、象、数”中所说的现象上,而没有在探讨本质性的问题。
舒云涛博士说4:孩子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我们不主张赏识孩子,而是期待每一个家长可以放下自我,主动象孩子学习。
“生命教育”课题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出生也是给成功父母一个生命成长的机会,成功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生命感悟的机会。
现代家长很多听了赏识教育后加上原来就有的思想更以自我为主的欣赏孩子或者盲目的翘起大拇指赏识孩子,这对教育没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对成功教子并不利。
舒云涛博士说5: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一次一个幼儿园邀请我去给家长做培训,训练前我到了一个幼儿班级,问这些可爱的小朋友:
“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你们当中谁觉的自己很漂亮的请举手?”
这些可爱的孩子全部举起了手。
接着,我给年轻的父母演讲的时候也做了一个调查:“在座的家长,你们对自己身材比较满意的举手??”
几百个家长只有几个年轻妈妈才举起了手。
孩子的自信、简单、可爱、纯真都是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的,而我们成年人却自以为成熟却消失了这一些卓越的品质。
《论语》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21世纪的成功父母,为什么不从家庭亲子教育开始呢?
舒云涛博士6:每个孩子都是真人
在我们中国道教中,修炼到最高的是真人,而在家庭中的真人却是孩子。
丢弃赏识形式的教育,就是去换一个角度发现孩子的过程,当我们感觉到孩子真的有优点的时候自然就会自己开始改正。
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浮躁、泡沫的时代,是一个转型时期的中国,在社会上已经忙碌的家长,不应该把这一些带到家庭中来,而是更好的和孩子交流,彼此成长,找到真实、真诚、更好的应用在工作中来。
舒云涛博士说7:教育孩子应该停下来
现代家长的事业是忙、茫、盲,非常遗憾的是现代亲子教育也变的忙、茫、盲。
“忙”的左边是“心”,右边是“亡”,这可以诠释教育孩子太忙碌的原因,也可以启迪一些每天让孩子学习英语、奥数、书法等的望子成龙的家长。
在中国的山水画里,经常有亭子,这里含有一个哲学:停下来是为了享受更美丽的风景。
在市区开车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停下来的话,就会开很多张罚单,可以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中有多少张罚单?
因此成功教子首先应该让自己停下来,停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舒云涛博士说8:要懂的养鸟的方法
这也是我们不主张在家庭中用“赏识”的教育来对待孩子,用心赞美自己的孩子是一种发现。
这也是我们要放弃“赏识”带来的自我思维,而是去思考如何让孩子学习西方文明中的法制、民主等。
在庄子在《至乐》篇里讲了一个故事:
鲁国飞来了一只非常大的海鸟,鲁国国君非常的喜欢,就非常恭敬的把这个鸟请到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非常庄严的音乐给鸟听,并准备了美酒给鸟喝,宰了牛羊给它吃。
这只鸟受到的待遇好象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样,可是它的目光迷离,神色忧郁。
它不吃肉,也不吃酒,过了一段时间,它就死了。
国王说:这个鸟太难养了,真搞不懂!
其实我们知道并非是鸟难养,而是如庄子说在“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
舒云涛博士说9:成功教子不能死里夸
问:郑渊洁谈教育孩子中说教育孩子要死里夸,您是怎么理解的?
答:这和赏识的教育没有什么两样,显然这说法不是很科学,成功教子需要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
如果死里夸孩子就可以教育好,每个学校老师都这样做了。
在《用行为来告诉孩子》中我一直强调成功教子要做好的是自身,郑渊洁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专注写作,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创造了一个富中之富的天地。这样的成功父母行为是值得学习的。
当然谈教育的词语要比较谨慎,这个可能是郑渊洁没有想到的,这不是他的错,毕竟是写小孩子童话出身的,对教育缺少严密的思考和理解。
舒云涛博士说10:在有规则的基础上赞美孩子
当然我们不能局限于夸奖、赏识、用心赞美的文字局限化思维中,用词不当不一定所阐述内容不好。
但是无论是用心赞美孩子还是死里夸孩子还是赏识自己的孩子,都应该在表扬中做到一个原则。
我建议参看一下《改变一生的六十四个卓越行为习惯》家长版,孩子在做到一些行为规则中再可以表扬。
地球和太阳能和谐运转是有规则,人类在地球上要和谐生活也需要规则,因此在做到这六十四个规则的基础上再来赏识孩子、死里夸孩子也不晚。
如果做到了六十四个卓越行为规则,就应该大声赞美孩子,而没有做到则应该帮孩子指出来。
如果接受过赏识教育理念的家长建议补上这一堂课程,给孩子一个简单的量化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舒云涛博士说11:成功教子别忘记初衷
问:如何在家庭中更多的用心赞美孩子?
答:宋代有一个禅师非常爱盆景,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非常精致绝伦的盆景,在他和徒弟的细心栽培下,盆景更加的奇丽多彩,每一个过来的朋友都羡慕他得到了这么好的盆景。
有一次,禅师因为出远门,就吩咐弟子说:“这盆景晒太阳,浇水的任务就给你们了。”
可惜的是弟子在一次移动盆景中摔倒了在地上,不一些枝头折坏了,一次不小心的过程中,弟子非常的害怕,因为他知道盆景是师父的最爱。
禅师回来后弟子把这情况告诉了师父,可是发觉禅师没有任何的斥责。
弟子心里更害怕了,他难过的说:师父,是我大意没有把盆景维护好的,请你责骂我吧!”
禅师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扶了他起来,平和的问弟子:“你知道不知道师父为什么喜欢盆景?”
“因为盆景是师父的爱好。”弟子说
“是啊,”法师继续。“那你知道师父这么多年来栽种盆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弟子想了一下说:“师父是为了一份宁静脱俗随缘自在的心情。”
师父点了点头,哈哈大笑,既然我栽种盆景的目的是为了这份心情,那么我为什么因为你不小心把它摔坏了而破坏自己的心情??!
当初孩子的出生就是为了一个完整和谐幸福的家庭,现在很多家长都感觉到培养孩子很累,这就很少会用心赞美孩子了,这个故事是值得启迪的,成功父母不能因为教育孩子辛苦或者碰到困惑而忘记初衷。
舒云涛博士说12:说孩子不好就是自己不好
答:“生命教育”是一个感悟成功父母自我生命成长的教育,再来看第二个禅宗故事
《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坐禅的对话》。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师父辩论,都输给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胜利了。”苏东坡说时,喜形于色!
苏小妹问:“哥哥!你是怎么样胜他的?”
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哪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 “哥哥!你又输了!”
“我输?我骂师父是一堆牛粪,师父给我骂得一句话也答不出,这怎么是我输呢?”苏东坡感到困惑。
“哥哥!万法(万事万物)唯心,心外无法,这道理你是知道的。”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粪,所以你看师父像一堆牛粪。师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
说孩子不好的时候,其实也是说自己不好。
赞美孩子,也是赞美自己。
那么为什么不在家庭亲子教育过程中多一份赞美呢?
作者:
xcguan
时间:
2008-5-6 11:37
很受启发,谢谢楼主!!!
作者:
marryy
时间:
2008-5-7 12:10
深受启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教子过程中的问题。谢谢
作者:
linyuan
时间:
2008-5-7 16:18
谢谢 。。。。。。。。。。。。
作者:
luosiyuan
时间:
2008-5-7 17:43
看过好多遍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这个有禅意。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8-11-21 15:43
很值得看看。。。。。。。。。。。。
作者:
Fonhangao
时间:
2008-11-25 01:08
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教子过程中的问题。谢谢
作者:
ccfj0802
时间:
2008-11-25 15:33
看了,受启发.谢谢!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11-25 17:37
谢谢楼主,值得学习和思考!
作者:
rube73
时间:
2008-11-26 09:03
赏识教育周弘,一个伟大的父亲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这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成功培养孩子以为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了,这是实用主义教育失败的地方。
最近新浪博客把培养高考状元的父亲来谈如何教育孩子,作为经验分享是可以的,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来推广就有问题了,如果按照这样逻辑懂的如何成功教育子女的话,讲家庭教育应该叫我们总书记以及总理的父母来谈。
我认为这句话太主观了。
我认为成功培养孩子就可以说找到教育真谛了。就象一个军人,不管你有没有理论,只要一直打胜仗就是军事家,孙武是军事家,韩信也是军事家。赵括理论够强吧,就不是军事家。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并培养成功,我反倒认为是真正的教育家。反而那些天天比着教育书籍照本宣科,不结合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的,才是典型的本本主义。
作者:
dodo9863
时间:
2008-12-1 13:48
呵呵,我是真的认为孩子很好,才夸!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