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幼兒副食品的做法 [打印本页]

作者: kellylee420    时间: 2008-4-23 16:31
标题: 幼兒副食品的做法
一、果汁 (一)加餵年齡:嬰兒四~五個月即可餵食。 (二)營養量: (三)功用:可以補充母奶、牛奶內維生素C之不足,增力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預防壞血病。
(四)材料:柳丁、蕃茄或橘子,水份多的水果等。
(五)做法: (六)餵法:第一次餵量的一小茶匙(用茶匙或奶瓶餵均可)以後漸增多。   二、麥精片 (一)加餵年齡:視嬰兒是否肥胖,再決定出四個月或六個月開始餵食。 (二)營養素:麥粉100公克,含維生素B,0.4毫克,熱量340卡。 (三)功用:可促進生長,供給熱量。 (四)材料:麥精片。 (五)做法: (六)餵法:先由一茶匙開始而漸次增加。六個月時增加3/4~1碗。 (七)注意事項: 三、果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可開始餵食。
(二)功用:可預防壞血病,保護皮膚粘膜,促進生長。
(三)材料:熟軟而纖維少的水果,如木瓜、蘋果、香瓜或,他肉質水果。 (四)做法: (五)餵法:第一次只給一茶匙,之後慢慢增加1~2湯匙。   四、菜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 (三)功用:有助於身體的生長、造血,通便並保護皮膚粘膜。 (四)材料:綠色蔬菜、胡蘿蔔、馬鈴薯、碗豆等。 (五)做法: (六)餵法: (七)注意事項: 五、蛋黃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後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雞蛋一個(中)50公克,含蛋白質 5.6 公克,鐵 1.4 毫克。 (三)功用:含蛋白質、鐵質,有利於身體各部之生長發育。 (四)材料:各種蛋類、鴨蛋、鵠蛋。 (五)做法: (六)餵法: (七)注意事項: 六、麵包乾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大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 (三)功用:供給體內熱量,強健嬰兒之牙床。 (四)材料:土司麵包、鰻頭。 (五)做法: (六)餵法: (七)注意事項: 七、肝泥、肉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八個月大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 (三)功用:促進生長發育,補充鐵質。 (四)材料:豬、牛、雞等之肝,瘦豬肉。 (五)做法: (六)餵法: 八、細麵、營養稀飯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至九個月大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 (三)功 用: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四)材 料:綠色蔬菜葉或馬鈴薯或紅蘿蔔、瘦肉、粥、細麵。 (五)做 法: (六)餵法:開始由1~2匙漸增加至1~2碗。 (七)注意事項:視嬰兒個別食量情形而增加,勿勉強餵食。   九、蒸蛋 (一)加餵年齡:嬰兒十個月後可開始餵食。(但因怕引起過敏體質;醫師建議滿週歲才食用)。 (二)營養量:雞蛋一個(中>50公克,含蛋白質6.2公克,鐵1.6毫克。 (三)功用:促進身體各部之生長發育。 (四)材料:雞蛋、鴨蛋。 (五)做法: (六)餵法: (七)注意事項:蛋打散加水後再用筷子攪之,以免蛋白沉於碗底結硬塊。   十、副食品添加注意事項 (一) 副食品添加之目的: (二) 副食品添加之原則: 副食品添加之注意事項及禁忌  添加副食品是在斷奶前逐漸將母乳或嬰兒配方乳變成非主食,而慢慢地增加 其他食物為主食的一種必要過程。添加副食品,除了給嬰兒添加營養之外, 也是一種培養親子關係的活動,父母在給嬰兌添加副食品時,應該注意以下 事項及禁忌:   副食品添加之必要性  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在早年認為母乳能提供週歲以前嬰兒的營養需要,所以在公元1920前很少建議一歲前的嬰兒需要添加副食,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其後逐漸有添加副食品的觀念,最早添加於嬰兒的是魚肝油以預防佝僂病,還有柳橙汁以預防壞血病。 其後的50年,對於6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添加米粉、麥粉、果汁和蔬菜泥,漸得到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的共識。添加副食品的理由為: 嬰幼兒營養與固體食物的添加 一、嬰幼兒添加營養食品的基本概念 無論是餵食母乳或餵食嬰兒配方,學者們都建議:對足月生產正常發育的嬰兒而言,一般在4個月內,無需添加其他營養食品。   二、主食與副食 嬰兒前數個月,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為主要營養來源,其他一切營養(含維生素、礦物質等)即為副食或添加食品。當嬰兒逐漸長大,漸漸以半流動或固體食物為主要營奄來源,迄時候母孔和配方奶反而成為副食。在二者之間有灰色地帶,其變化是漸進的。   三、母乳、嬰兒配方、較大嬰兒配方、成長配方及其他奶類食品 嬰兒前數個月,以母乳為最佳營養來源,是無庸置疑的。無法哺育母奶的新生兒,唯一的替代品是嬰兒配方,也是小兒科醫師與營養學者們的共識。較大的嬰兒時(6~12個月)是否一定要改食所謂的較大嬰兒配方或成長配方?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並不反對)。至於其他非嬰兒配方的奶類食品,是不能當嬰兒主食的,但可以在較大嬰兒階段,做為營養添加品。   四、奶類以外之嬰幼兒食品的添加 (A)何時開始? 添加時機有3個考量,可擇一而行。 一般而言,嬰兒在4-6個月時,每天攝取的奶量約為1000c.c.,體重也增為出生時之2倍,因此正常嬰兒的這3個時機是一致的。以營養學的立場來看,一個正常的足產嬰兒,如果食量正常,在4個月以前,無論是餵食母乳或餵食嬰兒配方,均可提供完整營養而讓嬰兒順利成長。而主持消化大計的胰臟,在4-6個月大才慢慢成熟,因此含澱粉、蛋白質、動物性脂肪較多的食物,以4-6個月之後,再逐漸加入為宜。   (B)選擇原則 當我們要幫嬰兒開始添加副食品時,以能提供能量的澱粉(而非蛋白質)為主。穀類食品是適當的添加物,其中又以米食為優先。   稻米在穀類食品中是最少引起過敏的。嬰兒之胃腸在尚未成熟之前,很容易因吃下某些異類蛋白而造成過敏,因此,在4-6個月後,可以酌量(但不需過多)給予肉類或蛋黃(含較少「過敏原」,但是蛋白則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不宜太早餵食。至於脂肪,現代的成年人,怕得高血壓、怕得心臟病,因此都會注意,盡量吃低脂、低膽固醇、低熱量的食品,但如因此提早給嬰兒吃低脂或低膽固醇食品,是不正確的;因為脂肪也是重要的營養來源,而且二歲以內嬰幼兒,腦部發育需要足夠的「必需脂肪酸」與「膽固醇」,因此不應限制。   很多人在嬰兒初期就餵予嬰兒果汁,尤其是柳丁、橘子汁。但根據研究,柑橘類是較易引起過敏的,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應延後給予。無論給予任何奶外營養品,都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不應同時添加多種新的食物。另外,在很多不同地區的研究,二歲大嬰兒,實際上最欠缺的營養為:鐵、鈣、鋅及葉酸(folicacid),值得大家參考。l歲以後,當固體食物逐漸變成主食時,「什麼時候可以斷奶?」是很多父母所關心的。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斷奶瓶」,而非「斷奶」。   一般而言,9-12個月大的寶寶,每天至少應攝取母乳或嬰兒配方500C.C.之奶量,才能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至於想要改吃一般成人食用的奶粉或鮮奶,建議在一周歲以後,至少在9個月之後為宜。   幼兒期以後的營養供給原則
作者: yangwei0970    时间: 2008-6-24 10:30
谢谢, 收藏了!
作者: 凉凉晶晶    时间: 2008-6-26 19:38
收藏收藏,以后备用~嘿嘿
作者: pangbo    时间: 2008-8-29 14:32
我们6个月了  正需要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