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王教授与李敖对《论语》一段话的解释不同所引起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8-4-16 00:20
标题: 王教授与李敖对《论语》一段话的解释不同所引起的问题
请教王教授-在四海未提问完的问题     
內文:在四海的面对面会上,我还想提一问题,就是关于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您当场对这段进行了说明。但,我有次在电视上看到过台湾学者李敖先生也对这句话进行过他的分析。大意是:颜回自已苦,自己可以忍受,如他有了孩子,孩子生了病,没钱看病,他就得向别人低人,借钱,那时,他就没有那么大的志气了,并且颜回就是营养不良饿死的。
所以,我认为钱多好,钱越多越好。王教授怎么看这些话?谢谢了。
日期:  2007/05/17   發言人:  子君   
主題:  Re:请教王教授-在四海未提问完的问题   
內文:
既然已经贫困,难道还要选择苦闷的心情过日子吗?那岂非更加短命?

孔子又没有提倡大家要过贫困日子,也没有说安贫乐道就是不爱财。有钱赚,可以正当的赚钱,当然很好啊,但是没有这个机会的时候,李敖先生难道一定要苦哈哈的过日子吗?

难道一个人在贫困的时候仍然心情快乐,就一定是故意贫困的吗,就一定是故意不让家人过得物质丰足的吗?难道这会跟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矛盾的吗?

如李敖先生,看问题太喜欢直线思维,而不全面考虑。李敖先生怎么不想想,自己也为了追求自由而入狱的伟大勇气呢?难道追求自由和生活幸福是矛盾的吗?人生的境遇有时是无可奈何,但是道是自己可以坚持的。   
日期:  2007/05/05   發言人:  赵升君   
主題:  Re:请教王教授-在四海未提问完的问题   
內文:
李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根本不懂论语,孔子所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是讲君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行道.颜渊正是在贫贱中行道的典范,颜渊是安贫乐道,颜渊是乐道,不受现实穷通祸福所限.此亦庄子之无待.钱越多越好,这是废话,现在就是问你在贫贱中如何自处,照李敖的观点只能是小人穷斯滥矣了.所谓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况一个人随现实的穷通祸福而转,那有乐可言.
生命的长度不可控制,难道有钱人就不夭折吗?孔子所谓富而好礼,贫而乐.现实中我就问你在贫贱中怎么做,那李敖说要等发财了再说,那李敖现在有办法消除人类的贫贱这一现象吗?不能的话,这不等于废话吗?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8-4-16 00:21
日期:  2007/05/06   發言人:  讀經工人   
主題:  Re:请教王教授-在四海未提问完的问题   
內文:
當李敖說:顏回自己苦,自己可以忍受一句時,
馬上可判斷,李是個睜眼說瞎話的人,白紙黑字,明明告訴你顏回是「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還說什麼自己苦,自己忍受,正說明你李敖不堪其憂,以自己之苦與忍,杜顏回之樂也。

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是一個象徵,象徵世間一般人以為的一切清苦之事,面對人間清苦之事,顏回能樂在其中,不是以清苦之事為樂,而是有道在身,道使顏回樂,顪回已與道合而為一,通身是樂體,以樂道之心,行清苦之事,道該借錢,則樂以借之,道該低頭,則樂以低頭,天理實事,道理所在,該怎麼作就怎麼作!何苦來哉!何忍來哉!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8-4-16 00:21
日期:  2007/05/08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请教王教授-在四海未提问完的问题   
内文:
以上两位回应得甚好。
孔子云:「文武之道未坠於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如今文武之道,既坠於地,则自有如此解者,回想三数十年前,更不如今还有呢,无足怪也。
所可為者,努力推广读经而已。经教既兴,群妖自伏,如春阳之融冬雪,如秋风之扫落叶也。不如此者,闻言而嘆,而欲与之辩,盖有日计不足者矣,皆浪费时间耳。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