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文之所有對讀經之疑,皆因耿耿於「理解」與「應用」。以我所知,古人經典的教學順序,雖自誦讀蒙書開始,但亦不講,背誦至於四書于經,亦不求了解。往往待到有數十萬字的背誦量之後,當時年齡也稍長大了,方才「開講」。今日吾人讀經,背誦時即專門背誦,與講解時機分開,亦大同於古人也。蓋因古人此法合乎人性,即合乎所謂「兒童發展心理學」也,故吾人不礙與之略同也。 二,大文以為讀經之內容,必效古來自「三百千千」等蒙學開始,又需加入一「文字聲韻訓詁」之小學,方才讀四書五經等。吾以為兒童既以背誦為主,則應背最高明之典籍,因為對兒童來說,蒙書與經典兩樣教材,客觀上雖有深淺,但在兒童主觀上,卻同樣都是不懂。則其學習用力相同,但背蒙書與背經典,所得效應卻極不相同。故吾人讀經不依古人之法,蓋因古人慮事未周,不合人性,即以成人之心理視兒童,不明兒童真正之心理也,故吾人不礙與之相異也。 三,大文提出「經典文化教育」之名,甚偉甚佳,吾亦以為凡談教育者皆當有此志氣。然吾人所謂「讀經,讀經」者,是就其主要教育思理而言,標舉兒童學習之主軸。以為以此簡易之法,專養內核功力,中心既守,而外圍雜學,皆易得也,故並不排除其他學習,唯有本有末耳。若用「經典文化教育」,總覺範圍太廣,意義太泛,未能直指當前教育之急務。且我自忖,以我本人之能力,若能為此民族文化紥下一點根苖,作為他日受教之根基,即已足矣,我未暇及於廣大高明也,故有待賢者如沉先生者焉。唯望根苖之既育,隨後有廣大高明者繼以任養之,切勿以廣大高明之期盼而誚根苖之何以未熟也。 |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