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学费暴涨的三大后果 [打印本页]

作者: tzzyw    时间: 2004-4-30 11:37
标题: 学费暴涨的三大后果
学费暴涨的三大后果 作者:吴洪森 我国从1989年开始实行大学收费制度,当时每学年学费是200元。1989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年收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1376元人民币,200元学费占平均年收入的七分之一,加上生活费和其他学杂费开支,平均以每年500元计,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占年收入的50%左右。与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和落后的)相比,这比例已经算很高,但还承受得起。十二年后,学费暴涨到5000到1万不等,涨幅为25倍到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是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增长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学费加上生活费等开支,供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支出为1万2千元。等于夫妻两人平均年收入。但是,做爹妈的自己也要吃饭活命呀。因此,学费暴涨后,家中出了一个大学生,而父母年收入只是全国平均水平,就难以承担了。 加上高中也实行收费制度,稍微好点的高中,学费和大学一般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孩子进了高中,又顺利考上大学的话,只有平均年收入的家庭,在长达7年的时间内,将处于负债状态。而大多数家庭的收入就是平均年收入水平,甚至更低。 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初衷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据一些所谓专家的测算,每个学生收费5千,200万人头,可以给大学直接带来100亿收入,间接可以带动2400亿的消费。我不知道他们这2400亿的消费是怎么算出来的。实际是,自从学费暴涨后,老百姓更不敢花钱,甚至小孩还没有出世,就开始为他将来的教育存钱了。 因此学费暴涨的结果,不但没有刺激消费,反而使消费萎缩。 学费暴涨的另一个严重后果,使广大贫困家庭子弟更无出头指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命运,几乎是贫困家庭子弟唯一希望,现在掐断了他们这唯一的希望,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美好更令人可爱吗? 通过科举考试,实现社会高低阶层之间纵向流动,是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这传统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可是学费暴涨,关闭了底层人向高层流动的途径,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就被彻底破坏了。 自从大学学费暴涨后,大学生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在实行收费制度之前,农业地区来的学生,在大学里占60%-70%,和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还比较接近,实行高额收费后,农业地区学生只占30%左右了。如今的大学,已经成了富家子弟的乐园。这些从小不知民间疾苦的学生,将来当了官,政府机构都是由这样的人把持,他们制订的政策恐怕会更加脱离社会现实。 在高收费利益驱动之下,大学年年扩招,短短几年,招生人数就翻了一倍多,2003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655万。只是为了赚钱的低质量扩招,大大降低了大学水准,由于扩张速度远远超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毕业即失业将成为3、4成大学生的必然命运。 几年前,为大学高收费辩护的官员,振振有辞地喊道“谁得益,谁投资”,那么毕业即失业,这投资不是成了泡沫投资吗?为了得益的投资,结果成了泡沫,谁来负这个责任呢?让投资者自己来负责,考大学就变成买股票了。问题在于大学是股票吗? 除了中国,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纯粹从商业赚钱的角度来看待高等教育。大学不是简单的商品和消费的关系,大学办得好,得益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本人,而是全社会。这就象喂养婴儿吃奶,如果做母亲的对婴儿喊道,谁得益谁投资,否则不给喂奶。那么儿童保护机构一定会把这母亲送到疯人院去,另找人来喂养婴儿。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最顽固的心态。学费暴涨,广大家长只好在其他方面拼命节省,攒下钱来供养孩子读大学。可想而知,含辛茹苦几十年,换来的是毕业即失业,对大学生本人、对供养他的家庭,所带来的打击是多么沉重!在这样沉重打击下,他们对我们这个社会对政府将产生怎样的心情? 因此,高收费导致的大学生供过于求,将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 因此,大学学费暴涨所带来的三大负面后果,消费萎缩还算是最轻微的后果。大学生源结构的改变、毕业即失业这两个后果更为严重,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教育部门在高收费政策中赚了钱、发了财,可是负面后果却会让全社会来承担。 当初制订政策的时候,为什么就不愿多思考一下?为什么就听不进反对的声音? 教育产业化口号最初斯坦福大学提出来的,本意是将大学的知识和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由此,斯坦福联合周边几个大学创办了硅谷,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作用。可是到了我们这里,教育产业化却变成了高收费。这种不思创业,只想捞现钱的习气,不但鼓励大学盲目扩招,而且卖文凭的风气也顿时在全国蔓延开来,严重败坏了大学的道德,使得大学日益腐败。 这表明,涉及全民利益时,只从一个部门的利益出发、只从眼前利益出发来制订政策是万万要不得的。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需要全局的、综合的、长远的眼光和头脑。只顾眼前一时需要,没有综观全局联想将来的头脑,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作者: eCat    时间: 2004-4-30 13:28
同情,但回头看看中国的所谓“义务教育”,也许心能平一些,当官的只想着口袋里的钱,只想着gdp(好升官),至于弱势老百姓的事,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考虑了。
作者: 灿若流星    时间: 2004-4-30 15:03
街坊中有个当官的,儿子前年考了100多分,居然进了本地的一所名牌大学,令其他的街坊想集体投江
作者: 逸飞    时间: 2004-5-4 01:03
乱七八糟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作者: cai813    时间: 2004-5-4 08:22
引用:<<!--quote1--> 黑色,
世道太黑。
作者: 一群猫    时间: 2004-5-4 21:04
我很幸运赶上了最后一班车不用交学费。回头想,当年的高考是无情,光凭高考成绩一次定终生也是有他的片面性,可至少给很多没有关系,家里贫穷的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而现在的高考更多的弹性不是给了真正的人才,绝大多数是给了有钱有势的人。分数线的弹性使处于劣势的农家子弟需要比有关系的学生高出一两百分才可能站在同一个校园。想当年我们那时理工类重点本科524,一般本科521,省属专科以上518,就这几分的差距是很残酷,可至少给有关系的人设置了一个强硬的门槛,即使你没有关系,你也只要比有关系的人多出几分,你就可以比他进高出一个档次的学校。
作者: 665665    时间: 2004-5-5 22:44
是,不是不知,是不为!
作者: SUN100    时间: 2004-5-17 19:54
人民的好总理--朱熔基!!!
作者: 彦宁    时间: 2004-5-18 22:26
在国外是有钱就可以读,但是能否毕业另说。
在国内是有钱就可以读(尤其是研究生),一定能毕业,但能否找到工作另说。
中国的教育乱了套了,几年间多出了那么多大学,好事,可够资格吗?
作者: 十字架    时间: 2004-7-16 12:16
哈哈,同意,世道是太黑了!
作者: whylgq    时间: 2004-7-16 16:10
世道是太黑
作者: cstgzgq    时间: 2004-7-16 18:41
孝敬父母官,从娃娃做起。
作者: 十字架    时间: 2004-7-24 13:22
大家顶!!!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