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谈一谈过度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28 11:36
标题: 谈一谈过度教育
与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似乎进入了另一个误区。

想想我们小时候,纯粹而又纯粹的粗放型教养。没有家教、没有课外班,放学之后,唯一给我们的压力,也就是个把作业。玩、疯玩、一大群一样大小的伙伴或同学。我们消失在父母们的视线中,他们的视线,也无暇聚焦于俺们的头顶。

我曾经痛快淋漓地在青草地上打滚,曾经在大声的呼喊在尽情的释放对溢满胸口的畅意,曾经和小伙伴一起,从楼梯断开的栏杆处跳下二楼,只为证明自己也一样的大胆。。。

那是一片何等自由的天空。。。。

而如今,当我们有了时间、有了精力、有了金钱,我们的孩子却我们紧紧地攥在手心,我们一厢情愿地为我们的孩子提供着我们认为好的、较好的、最好的生活的、学习的、物质的条件。。。。

太多的资讯、太多的宣传,让我们一不留神就在给孩子加码。钢琴、奥数、英语、舞蹈、书法、绘画。。。就连本应畅快的体育活动,也被深深打上了学习、训练的烙印。

不少的父母,并不意识到有了过度教育的倾向,还在转着脑筋,想着如何挤出孩子们已经不多的空余时间,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也有些父母,也许知道应该给孩子更多自由的时间,但却不知如何可以刹住已经起动并快速行进的列车。

是什么让我们走进了这样的怪圈,让我们在这快车道上越走越远。是竞争的压力?过高的期许?虚荣、还是攀比?

前两天在心情驿站看了608MM转的这篇文章,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04115&extra=page%3D1,越来越多的困惑让我无法释然。

如何才会成功?如何才算成功?我们在把孩子引上怎样的道路,我们的努力是不是在错误的路上让孩子走得更远?

听语在心雨的教育上让俺十分的汗颜,而这一切让我又想起当初左右之争时狮子的当时让俺十分不爽的大棒子,此刻却已有衷言逆耳的味道。

停下来,让我驱动的列车停下来,心里一遍遍这样的在呼喊着。。。

虽然我仍然无法让车停下,甚至减慢。

此篇也许是我左右之争后,最深的反思。
作者: 哇哇啦啦    时间: 2008-1-28 13:12
标题: 个人观察, 仅供参考
我身边大部分什么都学, 时间上争来夺去, 任务上加强再加强的, 对孩子要求多而严的家庭. 大部分是移民家庭. 心里面发虚, 慌, 想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 又不知道怎么样的, 全都特别热中于上各种各样的兴趣般, 考各种证.

像我们这种土生土长的, 有大把可靠可依的人际关系的本地人, 心里面是没什么比较的想法.

所有孩子学的东西, 全当娱乐, 孩子想学什么, 任他提要求提很久, 吊足了胃口, 再去找个好老师, 好地方, 学就学点好的. 回家呢, 我们从来不问, 也不布置任何作业. 就当给孩子花钱, 过了有意义的时间. 总比蹲在家, 无聊得发麻, 或者玩游戏, 看动画片强一些.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8 13:33
楼主所言极是。。。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家长。。。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28 13:36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8-1-28 11:36 发表
钢琴、奥数、英语、舞蹈、书法、绘画。。。就连本应畅快的体育活动,也被深深打上了学习、训练的烙印。


钢琴、奥数、英语、舞蹈、书法、绘画,都是兴趣,如果兴趣变成了强制,也就失去了兴趣的本质.

至于那个连接中的文章.不是是偶然而已.难道所有无所事事的人都成为大老板有钱人?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8-1-28 16:09
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

看看我们家理解的素质教育有没有点可取~~~欢迎讨论!
我是一名从事20年德育教育的教师。今天,我想借贵报一角,谈谈在培养自己孩子以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先从培养自己的孩子说起吧。

  作为一个15岁男孩子的家长,我理解和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认为,每个人天生的能力大小和表现方面是不同的。比如说姚明和刘翔的能力表现在体育方面;华罗庚陈景润的特质是表现在抽象思维方面;而美国总统布什一上台,他的成绩单就成为美国的机密文件,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外交能力。所以,正如一位教育学家说的那样,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一个人,无论是否能上大学,只要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尽心竭力地学习、工作,达到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就是人生的成功。

  我一直认为:对孩子实施科学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特质,有的放矢。我把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贯穿在学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比如说:我会把一些家长看起来比较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他交朋友,我们从来不反对,但我会请他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以此来把握儿子的朋友圈子,了解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让他拿个手机自己坐火车回老家,一路上跟家里保持联络,这不仅尊重了他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而且锻炼了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我还和儿子利用家里装修剩下的材料做了鸟笼,放在空调的室外机上,每天加水和米观察早晨来吃食喝水的鸟儿,这不仅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也使他在和动物的交流中培养爱心。

  我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起码是我还没有发现。评价起来就像学生手册里老师的评语: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爱劳动、遵守纪律,在学习上还有很大的潜力。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什么钢琴小提琴几级几级跟他都没有关系,象棋围棋也没有上段位,足球篮球也没有拿过什么比赛的名次,但他爱好这些活动,这些使他在日常生活中,在学校的活动中都能积极地参与,并享受其中的快乐,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不能要求一个人各方面都优秀,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培养他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人却很重要,包括他的人格、性格、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等,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在家长的注视下和暗中支持下完成,而不是指望他上大学后再去锻炼,或者说让社会去磨炼他。中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太重要了,正像一株小树,因为,没有监督的成长就像没有修剪枝丫一样,很难长成一棵茁壮的、笔直的大树!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一天中至少一半的时间在学校里,那么作为老师,既有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更有培养他们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的责任。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强健其体魄,健全其精神,培养其技能!

  青少年的体魄强健与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大事,更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最重要的这也是他将来走向成功的基础。现在,有些学校以学习紧张为由,缩减甚至取消了学生体育锻炼,特别是学生处于“临战”状态中的班级的体育课,这是很不科学的。体育不仅锻炼学生的体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增加生活的乐趣,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

  精神文明从来都是我们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项,因为这将决定未来民族的精神!对学生精神文明的教育不仅仅是讲卫生懂礼貌,而是要把文明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让它生根发芽,在生活中有一份坚守,有一种坚持。比如说过马路的时候,如果别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红灯闯行,那你是不是可以依旧自己站在那里等候;公共场合不让大声喧哗,在别人都在大喊的时候,你是否可以独守一份沉默……这些看似简单,要想成为每一位同学行为的习惯,作教师的,却要付出很多很多。

  培养学生技能,我觉得至少要包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两方面。生活技能是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也许不是锦上添花,有时却能收到雪中送炭之效。比如防火求生演练、定向越野训练、野外生存培训等等课程,这些技能可能永远用不上,但绝对不能不知道。学习技能是贯穿学生一生的能力,我国初等教育12年的时间,课程教材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从浩瀚的资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如何归纳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如何掌握一种科学的思想和内容,这听起来更像是对研究生的要求,但在初等教育中就要这样去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学习技能,无论是否在校园,都会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也才是教育的目的。⑩


原文http://88mm.uu1001.com/read.php? ... 8%D6%CA%BD%CC%D3%FD
作者: 千里来单骑    时间: 2008-1-28 16:57
很不错的地方,刚刚来,看到这么好的贴子.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28 20:38
标题: 回复 #2 哇哇啦啦 的帖子
俺正是所谓的移民。细想来,似乎有点道理。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8-1-30 00:06
标题: 回复 #2 哇哇啦啦 的帖子
中南海的

怎么这么乐观?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8-1-30 00:07
昙花反省的好文

全党全军全坛人民共学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1-30 09:10
标题: 回复 #2 哇哇啦啦 的帖子
我不是移民.看身边就有父母曾经有能量,但子女现在全下岗的例子.

人际关系,只能在小事上依靠.毕竟现在的人即没有一起抗过枪,也没有一起坐过牢
作者: 千里来单骑    时间: 2008-1-30 09:23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30 09:10 发表
我不是移民.看身边就有父母曾经有能量,但子女现在全下岗的例子.

人际关系,只能在小事上依靠.毕竟现在的人即没有一起抗过枪,也没有一起坐过牢

这个,我们有句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所以教育很重要呢.
听说,现在的白领有三种:
一是很会教育,也很有时间,属于上等.
二是很会教育,但没时间,属于中等,
三是不会教育,但也没有时间,属于中下等,
四是不会教育,但又有时间,属于下等.
而且很多白领是属于四等.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过度的乱教育,还反而不如什么都不管.有时父母的教育不当,反而是一把乱刀呢.
作者: arben    时间: 2008-1-30 10:00
是的,左右为难,不想孩子们童年时竟没有足够时间游戏。于是就决定还是让他们以玩为主,顺其自然了,读书学习的机会,日后太多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8-1-30 10:13
抓我一典型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30 12:52
标题: 回复 #11 千里来单骑 的帖子
“会教育,还是不会教育”,这个其实挺难界定的。

俺在这坛坛耳濡目染的,也应不算一点不会之类,可教育理念的偏差,越是有时间,越是自以为会教育,努力的结果却不见得会好。

俺觉得教育是一定的,难把握的是度。
作者: 千里来单骑    时间: 2008-1-30 12:57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8-1-30 12:52 发表
“会教育,还是不会教育”,这个其实挺难界定的。

俺在这坛坛耳濡目染的,也应不算一点不会之类,可教育理念的偏差,越是有时间,越是自以为会教育,努力的结果却不见得会好。

俺觉得教育是一定的,难把握 ...

是的,什么东西,都是任其自然,最好,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
初来乍到,向大家多学习.
班主,这里的表情图未免太少了些哦!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8-1-30 13:02
标题: 回复 #15 千里来单骑 的帖子
是少了点,管管没空理这些“小”事。

咋你也看错了,俺见过眼神不好的,可一天连着见上几个,俺还没试过。俺不是班主,俺是话痨。
作者: 千里来单骑    时间: 2008-1-30 13:11
晕,眼神不好着呢,人老眼花捏.
作者: yanjiang    时间: 2008-2-2 03:59
俺辞职在家做所谓的教育孩子工作,今儿一对照,发现沦为了下等公民。 苦了俺家娃了。过几天俺就去找份工作,给俺家孩子一些自由,俺也上升一个等级。
作者: 羊羊的妈咪    时间: 2008-2-2 16:59
学习了,都是心里话呵!!!
作者: HPPH    时间: 2008-2-5 14:06
喜欢这个话题,是得思考思考。。。
作者: 全慧升    时间: 2008-2-8 18:30
标题: 回复 #1 ealain 的帖子
过度教育还是欠缺教育要看在什么样的坐标系。如果放在未来的坐标系,过度教育的问题就会变成选择和优化教育的问题,即对各种形形色色的教育资源的辨别和筛选。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8-2-8 20:38
其实是没有明确目标的问题。

那些能够在较早的时候显露出能力倾向的孩子,家长不会那么迷惘;
那些家庭背景有一定明显优势的,家长也不会那么迷惘。
他们都会集中精力在一个点上集中在认准的一个目标上。
而大多数的普通孩子,能力上没有哪个足以发展下去的倾向,因此也就没有方向,因此也就。。。。。。
真的是能力差的——要么是孩子明显地笨,要么就是家境明显穷——那也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因为可以选择的不多。
累的是那些普通的孩子,既说不上笨,也说不上有哪个可以突破的口子,因此就遍地撒网。

这是个人生经营的问题。要的不是一般的智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