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你们曾有对自己的孩子感到愤怒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浪花飞沫    时间: 2007-12-10 12:06
标题: 你们曾有对自己的孩子感到愤怒吗?
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时代,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愤怒情绪。我们受到的教育让我们对自己的愤怒感到内疚,在表达愤怒时有一种罪恶感。我们相信愤怒是不好的,愤怒并不只是不好的行为,它还是一种重罪。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努力忍耐,事实上,忍得太久,迟早我们必然会爆发出来。我们担心自己的怒气会伤害孩子,所以我们忍着,就像一个潜泳者屏住呼吸一样。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忍耐力都是相当有限的。

愤怒,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是种周期性复发的麻烦。我们可能不喜欢它,但是我们无法忽略它。我们可能很了解它,但是无法阻止它的发生。愤怒发生后的后果和情形都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它看上去总是那么突然,意想不到。而且,尽管发怒的时间可能持续的不长,但在当时看来彷佛会没完没了似的。

当我们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们对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哪怕是在打击敌人时都会犹豫一下。我们大喊大叫、辱骂、抨击。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内疚,我们郑重地决定,以后绝不重复这样的行为了。但是,愤怒会无可避免地再次来袭,破坏了我们良好的愿望。我们再一次猛烈攻击那些我们为了其幸福愿意献出生命和财富的人。而试图不再生气的决心不但没用,甚至更糟糕。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火上加油。愤怒就像飓风,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不得不承认,而且还要准备好。安宁的家庭,就像希望中的和平的世界,并不是依靠人性中突然的善的改变,而是依靠周密计划的程序,可以在爆发前有系统地减轻紧张情绪。

精神上健康的父母并不是圣人,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并且重视它,他们把愤怒当成一种信息资源,是他们关心孩子的表示。他们的言语和他们的心情一致,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下面这件事就说明了一个母亲在释放她的怒气时是如何鼓励合作的,而不是辱骂或羞辱自己的女儿。

简十一岁,一回到家都大叫:“我无法打棒球,我没有衬衣!”
她的妈妈可以给女儿一个可行的建议:“穿那件宽松的上衣。”或者,如果希望提供帮助,她可以帮助简找一件衬衣,但是简的妈妈没有这样做,而是决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我很生气,我真的很生气。我给你买了六件棒球衬衣,你不是放错了地方,就是丢了。你的衬衣应该放在你的抽屉里,这样,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就知道该到哪儿找到它们了。”简的妈妈表达了她的愤怒,但是没有辱骂女儿。她后来说道:“我一次也没有提过去的牢骚,没有翻旧帐,我也没有提到我女儿的名字,我没有说她是没有条理的人,也没有说她不负责任。我只是描述了我的心情,以及以后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不愉快。”

简的妈妈的话帮助简自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她马上跑到朋友家里以及体育馆的衣帽间去找放错了地方的衬衣。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愤怒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事实上,在某些时刻,不生气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反而给孩子一种漠不关心的感觉,因为那些关心孩子的人很难做到一直不生气。不过这并不说明孩子能经受得住愤怒和暴力,只是说明孩子们能够理解这样的愤怒:“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对于父母来说,愤怒是一种代价很高的情感,为了物有所值,没有益处的话,还是不要随便发怒的好。发怒不应该招来更多话,药物不应该比疾病更糟糕。怒气应该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应该能够使父母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轻松,给孩子一些启示,对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有副作用。因此,我们不应该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痛责孩子,这只能让他们的行为变本加厉,从而让我们怒火更盛。我们并不想引起或者延长愤怒、违抗、还击和报复。相反,我们希望孩子能够理解我们的观点,让阴云消散。



以上文字选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有时,我会犯这样的错误.也在不断地检讨自己.
作者: 一杯咖啡    时间: 2007-12-10 14:12
明知道要控制控制,但最终还是忍不住爆发了, 发怒是不理性的行为,自己心里很清楚,但是......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12-10 16:56

“愤怒”是压制不住的
压制愤怒的结果,是沉寂一段时间之后,迎来更猛烈的一次井喷。

简妈妈的处理方式,是基于母女这一特定情境,而选择的一种策略。

如果要从这一具体事件中,抽象出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道理,那显然还是比较不容易的。
因为,无论道理如何描述,都必将受到“接收者”的再次编码,也即“重新理解后的再定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避免的命运,除非你觉悟到自己究竟是什么
或者,至少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也就是“知道自己有选择”。


要意识到自己有选择,首先是要对自己诚实,不能捏着鼻子哄自己
或者随着自己的习惯,一味滚下去
并且为这“滚下去”寻找诸多理由和借口
作者: 水瓶子    时间: 2007-12-10 18:32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节选自<倾听孩子>吧

<倾听孩子>是本绝好的书.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2-10 18:34
昨天就对孩子发怒一次

发着低烧陪他玩QQ的飞行棋,9点了,居然是输了还要玩,气急,打之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07-12-10 19:13
标题: 回复 #4 水瓶子 的帖子
可惜我没看过,但大致内容绝对能猜到,那网泡的,不是一半天了.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07-12-10 19:1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2-10 18:34 发表
昨天就对孩子发怒一次

发着低烧陪他玩QQ的飞行棋,9点了,居然是输了还要玩,气急,打之

慰问!

我也打孩子,身体不好的时候尤其控制不住.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7-12-10 19:18
还好,咱孩子不招惹我,我也不是急脾气。
一般都是孩子对我感到愤怒,愤怒的原因常是为啥今天的晚饭没有肉呀 。这半年都在控制孩子的体重,137CM却已经39KG了
作者: 水瓶子    时间: 2007-12-10 20:23
原帖由 风中白杨 于 2007-12-10 19:13 发表
可惜我没看过,但大致内容绝对能猜到,那网泡的,不是一半天了.


这两本书呢,都还是好书.
特别是<倾听孩子>,我看了好几遍.
倾听孩子不是李网的,是美国人写的.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2-11 08:43
有过……

克制,愤怒,忏悔;
再克制,再愤怒,再忏悔,循环往复…………
作者: 青春已过    时间: 2007-12-11 09:16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2-11 08:43 发表
有过……

克制,愤怒,忏悔;
再克制,再愤怒,再忏悔,循环往复…………  

袋子你好可爱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7-12-11 11:18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2-11 08:43 发表
有过……

克制,愤怒,忏悔;
再克制,再愤怒,再忏悔,循环往复…………  


在家里,我是最不用克制的,也不用忏悔的.屁总比外面放的响,嗓门也比外面大.发火的时候不常有.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07-12-11 11:35
谢谢推荐,马上找书来学习
作者: 龙妮    时间: 2007-12-11 21:30
书我是看了,可是我还是会愤怒啊,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7-12-11 22:45
愤怒啊愤怒,想起夏天刚接手带女儿的时候,因为没经验,也没怎么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没少愤怒,现在很内疚。毕竟上面说的都是大孩子了,多少能讲道理,女儿那时候才2岁,唉,深刻反省。。。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7-12-12 03:46
我差不多有年把没跟孩子愤怒过了
反而是时常战战兢兢,生怕她跟我请教什么问题

看来偶跟袋子是坐到了跷跷板的两头
表情不同,感觉一样--------总是紧张
作者: xmf202    时间: 2007-12-12 15:51
标题: 回复 #1 浪花飞沫 的帖子
说着容易做起难呀,这跟看不看书没关系.
作者: annieqyp    时间: 2007-12-12 15:53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2-11 08:43 发表
有过……

克制,愤怒,忏悔;
再克制,再愤怒,再忏悔,循环往复…………  


也知道应该如此。可是临到事总是倒过来:发怒、克制、忏悔。唉!是爱得太深,恨得太真,悔得太痛!
作者: tao123    时间: 2007-12-13 12:05
寶寶與偶,還有偶的老公都是急脾气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