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苏珊回帖的回复: 智者不与人争强,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但通过孔子的例子来说明就明白多了。这个例子是真的还是编撰的?我不知道,也不想追根朔源。 ------光从“智者不与人争强”一句,我们的确不太容易理解领会它包含的意义。用一个事例一个故事来配合讲解,我们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咱们绕到儿童教育上来,有一些道理看来很深奥,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好像让儿童来理解很困难。但我们能不能拿出一些浅显直观的事例来讲其中的道理呢?就象孩子从没看到过大象,那可从不同的角度告诉大象象什么,今天说大象象柱子,明天说大象象墙壁,这样孩子慢慢会对大象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个大象的形象可以说是教给他的,也可以说是他自己领悟的。 ----孔子讲解“仁”“孝”等含义,他今天讲是这个意思,明天讲又是那个意思,对子路讲是这个意思,对颜回讲又是那个意思。他有矛盾吗?他每次讲有错吗?我们可以说每次讲都是对的(他从一个层次一个侧面来讲解),每次讲解又是不对的(因为不是全面的真正的)。 ------孔子讲的“仁”与弟子理解的“仁”相同吗?肯定不同,每个人均不同。但是每个人对仁的领悟都是他所在思想境界 对“仁”的领悟。每个人的层次都是不同的,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个不同的“仁”的领悟。 只觉得有些难受,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留高个子糊涂一辈子!(高个子连三八二十四也不懂却要死争,不自知不知人,连圣人也对他没办法啊。)多大的坏心和惩罚呀,这是孔子应该所为的?(孔子也有不能解决处理问题的,就象面对高个,他感到没法说服高个。这是孔子的坏心吗?如来佛祖神通广大为何不帮唐僧直接取到经,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是唐僧在取经中修炼,不是如来在修炼。)不说孔子,我只想问这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所为的事情吗?(那有爱心的人面对此该如何做啊?与高个讲理劝他改正?讲得通还会三八二十三?)矮个子失去了猎物,就该这样自我安慰吗?(这可不是阿Q!是孔子的话让他领悟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他没有争回他自己该得到的东西或者说他保护不了自己的权益,又如何称智者呢?!(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谁说他失去了,他得到了更多!得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连孔子也保护不了他的权益又如何,又如何称得上两个智者呢?(他们不是为了猎物而争,他们是为了辩三八到底是多少而争。他们在争理!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慧,失去是一种另外的获得。) 由感而发。。。。。。(也是有感而发) 自己没有能力说服别人的难受为什么要惩罚到自己和别人的身上呢? (孔子不是智慧的平息了这场争论了吗?孔子的处理不是使得高个子快乐矮个人兴奋吗?还有其他比这更好更有智慧的处理办法吗?) 争论本可以明理,可以促使进步,但最后结果却是。。。。。。。 (高个和矮个谁也不让谁,这样争论可以明理吗?可以促使进步吗?相反,争论往往在还没明理前就上升为争斗了,从斗嘴上升为武斗了。) 深深的难受 不由问这是智吗? (不由的问这不是智是什么?如果不是智,那智的处理应该是怎样的呢?) |
引用 报告 回复 ![]()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