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返回首页

bell_ks的个人空间 http://www.xetjy.com/?4867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

热度 1已有 1122 次阅读2014-12-13 15:13 |个人分类:01-诗词之旅| 中国, 文学

http://www.yizw.net/111/701970.html
“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贯穿中国近三千年文学史,包括《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四卷。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目录:
  :
  第一讲《诗经》:初民的情怀
  从“诗”到《诗经》
  诗无达诂
  《氓》:最初的欢愉,最后的哀怨
  风、雅、颂与赋、比、兴
  农业时代的静美与乡愁
  耽溺与流逝中的爱及青春
  《黍离》:诗比历史更真实
  《蒹葭》:如水素淡,不弃不怨
  《绵》:周人的建国史诗
  《女曰鸡鸣》:与子偕老,莫不静好
  第二讲《楚辞》:南方的激情
  《楚辞》中的宇宙
  激越华美的生命力量
  第三讲汉乐府:田陌市井的歌声
  野性与浪漫
  《上邪》:刚烈的誓言
  来自民间的诗与情
  《公无渡河》:质朴的情感呐喊
  《江南》:劳动的诗意
  文学即是生态
  《陌上桑》:尊严与世俗
  《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第四讲《古诗十九首》:文人的忧思
  重新回到民间
  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文人阶层与文人诗
  《行行重行行》:思念与离别
  《西北有高楼》:看不见的佳人
  《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庭中有奇树》:含蓄的情意
  《迢迢牵牛星》:一水间的哀伤
  《驱车上东门》: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第五讲魏晋文学:多元时代的归宿
  《短歌行》:孤独的诗人,孤独的霸主
  不同生命经验的对话
  篡位者的心灵故乡
  《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名都篇》:青春像花开一样
  《洛神赋》:作为独立个体的女性之美
  竹林七贤与文人的自我完成
  书画中的魏晋风度
  第六讲陶渊明:生命的出走
  《饮酒》:闹市中的田园梦
  《形影神赠答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杂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桃花源记》: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归去来兮辞》:追寻生命最自然的快乐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目录:
  :
  第一讲韩愈与柳宗元
  重建古文的传统
  《祭十二郎文》: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送李愿归盘谷序》:隐士的生命空间
  《柳子厚墓志铭》: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送孟东野序》:不平则鸣
  《钴潭记》:清淡山水后的激情
  《捕蛇者说》:民间的声音
  第二讲元曲与关汉卿
  散曲与杂剧
  《天净沙?秋思》:生命的落寞与流浪
  《天净沙?秋》:岁月时序,永远如此
  留白创造伟大的时刻
  关汉卿: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单刀会》: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窦娥冤》:感天动地的力量
  第三讲《水浒传》:小说与历史
  说书人在讲故事
  “定稿”之前
  说唱文学的传统
  生命的美学形态
  不断丰富的口传文学
  来自民间的叛逆
  用小说讲真话
  第四讲游园惊梦
  写情
  生命中的温暖和知己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青春的渴望与闲愁
  第五讲唐寅、徐渭与张岱
  唐寅:不损胸前一片天
  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
  生命的不同形状
  张岱:“真气”与“深情”
  文学的性情
  第六讲《红楼梦》:青春王国
  文学史的期末考
  此系身前身后事
  “青春”是《红楼梦》的美学基础
  如果有一首诗,写出了生命的结局
  大观园:写实与象征之间的世界
  宝玉是一个最善良的人
  生命中爆发的力量
  刘姥姥的“颠覆”
  晚清小说的社会意识
  第七讲民国文学
  重逢“海上花”
  “呐喊”与“彷徨”
  “边城”来的人
  按住时代脉搏的文学
  第八讲台湾文学
  书写最熟悉的地方
  文学使人靠近
  《蒋勋说唐诗》
  目录:
  :
  第一讲大唐盛世
  诗像一粒珍珠
  唐代是诗的盛世
  新绣罗裙两面红,一面狮子一面龙
  菩提萨埵与水到渠成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人的孤独感
  游牧民族的华丽
  唐诗里的残酷
  侠的精神
  唐朝是一场精彩的戏
  第二讲春江花月夜
  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
  生命的独立性
  与道德无关的生命状态
  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宇宙意识
  牵连和挂念予生命以意义
  愿逐月华流照君
  归宿
  交响曲的结尾
  交响诗乐章
  第三讲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无人”
  山水中生命的状态
  《洛阳女儿行》:贵游文学的传统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相逢意气为君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四讲李白
  诗歌的传统与创新
  角色转换
  青梅竹马
  定格
  浪漫诗的极致
  盛放与孤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最贵重的是生命的自我反省
  诗存在于生活中
  “诗仙”和“诗圣”
  柔情与阳刚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忧伤与豁达
  我本楚狂人
  美到极致的感伤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第五讲杜甫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社会意识的觉醒
  记录时代的悲剧
  人世间不可解的忧愁
  离乱与还乡
  晚年自伤
  第六讲白居易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文学中有对生命的丰富关怀
  《长恨歌》——本事
  《长恨歌》——梦寻
  《琵琶行》——音乐
  《琵琶行》——深情
  第七讲李商隐
  唯美的回忆
  幻灭与眷恋的纠缠
  繁华的沉淀
  抽象与象征
  深知身在情长在
  更持红烛赏残花
  人间重晚晴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生命的荒凉本质
  寻找知己的孤独
  典型情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泪与啼
  晚唐的生命情调
  最深的情感
  《蒋勋说宋词》
  目录:
  第一讲李煜
  唐诗何以变成宋词
  前半生的醉生梦死,后半生的亡国之痛
  富贵繁华都幻灭了
  命运的错置
  俗世文学自有其活泼与力量
  有如流行歌曲
  对繁华的追忆
  唐诗的规矩被打破
  人间没个安排处
  无奈夜长人不寐
  《浪淘沙》:李后主在美学上的极品
  第二讲从五代词到宋词
  诗和词之间的界限
  词长于抒情
  词是视觉性非常高的文学形式
  从风花雪月到《花间集》
  “自恋”的美学经验
  以一朵花或一枚雪片的姿态体会宇宙自然
  文人的从容
  包容之美
  深情存于万事万物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第三讲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
  “分裂”的知识分子
  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宁静
  超越感伤和喜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感伤与温暖并存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中国文学中的夜晚经验
  庭院深深深几许
  白发戴花君莫笑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富有而不轻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天赋与轻狂
  行人更在春山外
  率性令生命优美
  第四讲柳永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慢词”自柳永开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酒醒何处
  第五讲苏轼
  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
  不思量,自难忘
  偷窥——中国文学少有的美学经验
  融合儒、释、道
  可以和历史对话的人,已经不在乎活在当下
  绵中裹铁
  文学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第六讲从北宋词到南宋词
  具备美学品质的朝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音乐性与文学性
  文学的形式有时代性
  形式上的完美主义者
  阳刚与阴柔没有高低之分
  一旦讲求形式,也就是没落的开始
  向两极发展的美学品格
  第七讲秦观、周邦彦
  优雅文化的发达
  桃源望断无寻处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最爱用的那几个字
  “大典故”
  耽溺之美
  再造美学空间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南朝盛事谁记?
  第八讲李清照
  李清照与苏轼
  知己夫妻
  李清照有点儿“野”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懒懒的情绪是南宋词的重要特征
  多少事、欲说还休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文人的生活空间
  第九讲辛弃疾、姜夔
  辛弃疾与姜夔——南宋的两面
  “江南游子”
  辛弃疾的侠士空间
  却道天凉好个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村居老人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杯汝来前
  悲壮美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3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6 , Processed in 0.038170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