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返回首页

责商100分的个人空间 http://www.xetjy.com/?11406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你的孩子没规矩,这个世界又怎么规矩待他?

热度 2已有 482 次阅读2016-9-14 15:31 |个人分类: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

1
我常常鼓励儿子去对面的小超市给我买水。

因为他能够礼貌地去叫阿姨。

并且也会看看周边是不是有车。

因为我给他定的规矩是:

跟他人交往一定要礼貌地打招呼,然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一个是安全意识,有车经过,要等待。

他做的很好。

老板娘每次见我都会夸他,说他懂礼貌,又聪明。

我说,您夸他讲礼貌就好,不要夸他聪明。 

老板娘不解。

我说,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是我们更需要教会他们礼貌和规矩呢!

老板娘连连说是。 

其实,我们如今不就是这样吗? 

过度重视孩子智力方面的增长,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养。 

比如规则、感恩、礼仪等情商地培养。 

要知道你没规矩,这个世界就不会规矩待你!



2
孩子小,真的没有关系吗? 

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就懂事了。”这个懂事往往就是指对规则地遵守。 

所以,就能容忍孩子一次次地任性的索取。

容忍他们不遵守规矩。 

能够让孩子一次次地在公共场所打闹喧哗。 

很多人感叹在机场时,自己的孩子总是因为太兴奋而玩闹不休。而反观外国的孩子,大都安静地等待。 

这个问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有时候,不守规矩的大人更让你无奈。却又俯首皆是。 

要知道,每个大人可都是从小孩长大的。 

我们的教育观念里,有一个“让小”的习惯,对小孩过度地纵容。 

孩子小,就依着。但是你要知道,孩子再小也会长大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孩子要真正成才,如同一棵小树苗地成长一般。 

小时候长弯了,长大了要掰直,几乎不可能。 

我曾听过我们村第一个蹲监狱的人的故事。他妈妈是我们那出了名的好妈妈。

儿子早上起床,洗脸水打好,饭装好,然后背着书包送孩子去上学。

儿子在学校打架了,她就去帮忙,狠狠地教训那个跟他儿子打架的孩子。

后来,他的儿子偷了班上同学的零花钱,她知道后没有作声,因为她觉得孩子还小。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家里的钱也隔三岔五地减少。

她知道是儿子拿了,当作没看到,怕伤害儿子的自尊心。

后来,他的儿子开始翻墙偷其他邻居的东西。

她每次都包庇,说不是自己儿子干的。 

前几年,在建筑工地做事的儿子犯了事,因为长期偷公司的材料,涉及金额很大,直接被拘留判刑了。 

他就是这样一步步被这个溺爱他的妈妈给毁掉的。 

一个孩子从小没有规矩,没有对规则地敬畏之心。长大后肯定会变本加厉地去打破规则。

如果你觉得孩子小,不要去守规矩的话,你相信他长大了就会自然而然守规矩吗?


3
有很多父母为什么会对不守规矩地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有些是因为溺爱的缘故,还有一些父母会说,规矩太多,会伤了孩子那探索地自由的心灵。 

其实这就是一厢情愿地以为。 

对孩子来说,规则意味着安全,而不是束缚。 

真正的规则对“爱与自由”没有任何的伤害。

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人,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个江湖其实就是规矩。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界限,你需要安全自由的界限,就需要有东西来保护这个界限,这就是规矩。 

如果你遵守,就是保护了他人的界限。 


很多关心孩子心理成长的父母都非常看重一个词“安全感”。

安全感的构建来源父母的肯定和自我界限的感知。而不是来源你的溺爱和纵容。 

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孩子,在家里是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出了门就变成了小老鼠。 

而平时非常爱孩子的父母就纳闷了,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如鼠呢?我明明这么爱他支持他啊! 

其实是平时的溺爱,让孩子的内心对父母形成强大的依赖,没有形成自我。 

所以,在爱的同时,要理性地给予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甚至可以给予挫折教育。 

因为有了规则意识,孩子会知道:

我不打扰你,你也不会随便打扰我的。

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因为身边的人会遵守规则,不会欺负我,不会打搅我,也不会莫名其妙地讨厌我。 

而且,孩子知道自己遵守规则,会得到尊重和欢迎。就能知道该怎么做,也能更游刃有余地与人交往。 

而那些没有规则地孩子,一下子就犯错,到了一个集体就变成了最不受欢迎地那个人,被其他人指指点点。 

特别是很多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规则意识更重要。 

我见过小小鱼有一次被一个小妹妹急哭了。他们几个小孩在一起堆一个城堡,有个小女孩不懂他们玩的规矩,总是一个人很任性的叠垒,往往破坏了其他孩子的成果。 

其他几个孩子的反应过异,有的孩子把她推开,不准她玩;有的孩子直接动手了,还有的孩子就被她气个半死,想告诉她规则是什么。 

她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就自己一个人哭去了。如果她能够遵循大家的规矩,配合好其他小朋友的话,肯定会受欢迎的。 


4
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呢? 

最好的年龄是3岁前后。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所以需要及早给孩子树立规矩。 

当然,这个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变化的。不能说过一个10岁的孩子就不要规矩了。 

只是孩子很多的习惯和观念在小时候更容易形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积极影响。

在孩子三岁前。宝宝还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让他知道,爱他宠他的爸妈也会为了维护规矩对他说“不”。 

而三岁后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很强烈地自我意识。他们自己会设定一些规矩,甚至不允许父母打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让孩子慢慢地参与到规则的设立和维护,并最终成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


5
规则规则,靠父母以身作则。

在这个规则意识的培养中,父母承担一个榜样的作用。

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开车时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买票要排队,上下楼梯靠边走,吃饭夹菜注意不要翻菜…… 

就是这些你觉得让你觉得俗得掉牙地规则,往往体现你地教养和素质。 

而且你真的应该自己遵守,然后告诉孩子遵守。 

有人说,不讲规矩的孩子,迟早出事。真不是妄言。

就像上次八达岭的老虎咬人事件那样,真的出事了。没有人能承受住



【说一说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只有按照正当规矩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当然,没有人一出生就懂规矩,个体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懂规遵矩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引导与培养孩子规矩意识与遵章守纪习惯的过程,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常识,让他们知道规矩都在防止什么危险发生,教会孩子哪些事情要遵循火炉法则,哪里是沼泽地带,哪里是炭火碰不得,教会孩子既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服从规矩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所必须达成的结果。是作为一个家长应该做的基本工作!

对孩子的规矩意识培养是一点一滴地持续过程,在家庭、学校和公共场合社都需要给予孩子良好的引导。

有人或许说,孩子还小,没规矩很正常,怎么能跟小孩子计较呢?长大了就会懂了的。我想说,你对孩子的影响力再也不会有他的童年期更容易了,一旦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同伴,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再想要教会他基本的规矩就难了。

哪些孩子应该遵守规则,家长们其实更应该清楚,希望破坏规则的,不再是我们家长,也不会是孩子。时刻记得:家长是孩子们的榜样,言传身教告诉他们,遵守规则就是最基本的教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规矩不成其人”。遵守规矩的习惯需要从婴幼儿开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乐轩BB 2016-10-14 09:29
哪些孩子应该遵守规则,家长们其实更应该清楚,希望破坏规则的,不再是我们家长,也不会是孩子。时刻记得:家长是孩子们的榜样,言传身教告诉他们,遵守规则就是最基本的教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规矩不成其人”。遵守规矩的习惯需要从婴幼儿开始。
回复 lqqcy 2016-10-14 13:37
好文章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9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31 , Processed in 0.04292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